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3|回复: 7
收起左侧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举杯邀明月在 2006/01/09 12:30pm 第 3 次编辑]

  之所以要说说陶渊明,因为陶渊明的一生是大多普通人的缩影:少时立大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博览群书。青年时期“万里觅封侯”,在宦场跌打磕碰,终于心灰意冷。中老年看破红尘浊世,归隐于野,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生活~
  当今世界,有大多数人都能从陶渊明中能找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共同点!只不过陶渊明的流芳,是因为其表现更为突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文学作品~
  南粤各位朋友,大家可畅所欲言,聊表感慨~。明月一直以为,只有不同思想的冲击,才有智慧的火花~   呵呵:)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
   陶渊明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问好明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赠缎蓝
迎新辞旧又一年
回顾风波终平安
喜看元夜缎如灯
万彩丛中独好蓝
凑一首~   问好缎蓝~
蓝色是明月喜欢的颜色~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谁说的
缘分要前生注定
还要在今世苦苦寻找
一个微笑
一句问候
陌生的你我
展开熟悉的微笑
这就是相识的缘
呵呵~~
邀明月
举杯频
对影不再成三人
歌一声
舞一曲
唯祝心想事皆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华在 2006/01/11 09:20pm 第 2 次编辑]

晋代名士是中国唯一的辞官职还就桑田的人,真是不容易做到啊!对比现在的做官热可见中国的官僚体制还是蛮吸引力人的啊!做官可能伸手要吃有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过神仙日子。鲁迅曾说过陶潜明是名士之师。不为三斗米而折腰是常人不能做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态,也不是人人都能学到的。
田园诗人是浪漫的头衔,其实也有其不可言语的内心之苦:那就是少年壮志终成一空梦,到后来只剩下洁身自好,留得芳名气节与后人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欢迎楼上的各位~~~~~~~~~
终于能打开唐宋网页来看看大家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南粤各位朋友,大家可畅所欲言,聊表感慨
明月兄辛苦,请茶!!
http://220.181.29.157/boardfile/agu/200537/20050910164903.gif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赛翮思远翥
四十无闻,斯不足。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之遥,孰敢不至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
这些诗句也许就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真实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完美缩影?东晋名士—陶渊明

下面引用由风华2006/01/11 09:06pm 发表的内容:
晋代名士是中国唯一的辞官职还就桑田的人,真是不容易做到啊!对比现在的做官热可见中国的官僚体制还是蛮吸引力人的啊!做官可能伸手要吃有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过神仙日子。鲁迅曾说过陶潜明是名士之师。 ...
深有同感啊~。。。世界上没有完全超脱的凡人~超脱的都成仙啦~呵呵:
问好风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30 04:34 , Processed in 0.0833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