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5|回复: 4
收起左侧

[推荐]壮族文化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冷牧在 2004/04/08 12:52pm 第 5 次编辑]

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
壮族的农业萌发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壮族祖先,已从山地穴居走向平地河岸,聚成村落,发明石锄、石凿、石铲等农业劳动工具,过着农耕的经济生活。
秦统一前的西瓯、骆越时代,壮族先民们耕种"骆田"。顾名思义,"骆田",就是骆越人耕种的田,骆越人分布的地区都有这种田。
唐、宋以后,壮族地区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唐代新泷州,俚、僚的垦田技术水平已相当高。他们选择平荒之处,用锄锹开为町哇,春时储水,放鲩鱼苗于田水中。一二年后鱼儿长大,将草食尽,栽上水稻,既收渔利,又能促使水稻生长。他们种田,不仅使用猪牛粪等农家肥,而且学会煅烧石灰作肥料。南方土质酸性重,以碱性的石灰作肥料,起中和作用,使酸性土转为中性土,并可提高水温,兼能除虫防病,促进作物生长,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发明创造。宋代,中原战乱,经济重心南移,加上官府的鼓励垦荒和轻赋措施,壮族地区农业迅速发展。
桂南的钦州俚、僚地区,利用天时地利种植水稻,无月不种,无月不收,或二月种,四五月收(早禾);或三四月种,六七月收(中禾);或五六月种,八九月收(晚禾);甚至有十一二月种,次年二三月收的(月禾);一年二至三造,并逐步向北推广。
壮族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并有其辉煌的时期。有的工艺制造技术高超。
古代的壮族地区是铸造和使用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从采矿、冶炼到铸成铜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高超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候,骆越人就铸造铜鼓,东汉时马援南征,曾得到骆越铜鼓,铸成"马式"。
出土的各式古代铜鼓,其造型的多样,纹饰的精致复杂,甚至现代人都难以仿造,可知其铸造工艺的复杂和艰巨,工匠们不仅要掌握冶炼技术,而且须掌握造型、绘画、雕刻技术和声学知识。

铜鼓






壮族的手工纺织和印染业不仅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时至本世纪的50年代,广大农村还是机声哒哒,捶布冬冬。从事手工业者仍拥有土地,耕田为主,农忙之余便进行手工业生产。特别是手工纺织业,多数是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提供其家庭自身的需要,有剩余时才出售于市场。
壮族所织壮锦,色彩斑斓,达官富商都把它当成贵重之物,明朝时作为贡品上贡朝廷。现在已闻名于海内外。大家还记得小学课文里的"一幅壮锦"吗? 就是壮族的神话传说中很精彩的一篇.




绣球





壮族民间文学的另一个流行形式为民歌。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歌王"、"歌匠"、"歌手",到处都有,聚众唱歌形成习惯,"歌仙"刘三姐便是其中的典型。壮家人能触景生情,随编随唱,辩驳对歌,几天几夜,总之,他们有编歌、唱歌的高超本领。而民歌内容极为丰富,许多民歌是用壮族"土俗字"记录传下来的,更多的是以口头传授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包含着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农工技艺、世俗民情、婚恋嫁娶、从征打仗等等,内容无所不有,既叙事,又抒情。
壮族美术的重要表现除了壮锦图, 铜鼓纹, 还有崖壁画。崖壁画的制作几乎与铜鼓处于同一个时代,为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数量之繁多和分布之广阔,可以说是国内独布,世界少有。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凭祥等县市,秦、汉时期的骆越人,用精红色的颜料在河流沿岸的悬崖绝壁上,以涂抹法绘出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人物图像,以及鸟兽、刀具、铜鼓符号等等。
位于宁明县西北部明江北岸的花山崖壁画最为典型,画面高达40米,长达220余米,各种人物图像和其他图像多达1800余个。人物为裸体状,大的高约2米,小的30厘米。高大人物腰挂环首刀。正面人两手曲肘向上呈倒"八"字状,下肢曲蹲。许多画面是小人物向着大人物,列队曲肢起舞。其内容,有说是祭神庆丰收,有说是誓师打仗,各说不一,其神秘之处还待人们深入探索。但崖画画面的恢弘巨大,人物动作的生动粗矿,绘画崖壁的高削险绝以及绘画颜色经过2000余年风雨浸蚀仍保持着鲜明调子,无不使来参观者、考察者惊叹不已。
此外,壮族的蜡染图案也很漂亮。据调查,天峨县向阳镇一带的壮族,先用溶蜡在白布上画荷花、牡丹、牵牛花、蝴蝶、喜鹊、凤凰等花卉及动物图案,然后沿着画线折叠,用针线缝紧,浸泡于蓝靛液中,视需要颜色的深浅,反复染几次后,拿出将线拆开,煮漂去蜡,便呈现出蓝底白纹的各种图案,色泽对比鲜明,精美素雅。女儿结婚时作为嫁礼,并可制作成床单、被巾、围兜、门帘、裙子等,此种染法至今仍然兴盛。
蜡染图案




壮族的文化艺术,多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经过无数无名艺人的不断努力,才创造出来,再逐步加以改进,才达到今天这个水平,它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生活土壤,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历了千年百代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艺术,不但不会泯灭、萎缩,相反,它将随着壮族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日益趋于更加完善,更加美好。这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之花,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壮族文化简介

舵主辛苦了
这帖介绍得很翔实
各为朋友也来看看
走进少数名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壮族文化简介

忘了问一句, 柳兄是壮, 汉, 抑或苗, 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壮族文化简介

嘿嘿,倒想是少数名族的
可惜······
但想想什么人也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能开心自由和平的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4-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壮族文化简介

下面引用由柳清2004/04/08 06:22pm 发表的内容:
嘿嘿,倒想是少数名族的
可惜······
但想想什么人也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能开心自由和平的活着
同意柳清弟弟的说法!大家都是一家人嘛!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8 08:43 , Processed in 0.0831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