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2|回复: 2
收起左侧

[原创]【玉笥洞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4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下府岸人在 2006/11/18 06:52am 第 1 次编辑]

【原创】玉笥山行纪
文/下府岸人
玉笥山,
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原名群玉山,道佛同驻。
汉武帝南巡来此群玉,受攸西王母《上清宝篆图》,见天降白玉笥(笥,古盛衣物方形竹器)在太白峰,乃改称玉笥山。唐贞观年吉州刺史吴云偕弃官驻此山修道,唐玄宗为其建云偕寺,宋真宗赐额“云腾飚驭”,玉笥山自此声远,凡“两宫两祠三庵三园,六宅十一亭十二台三十六坛”之鼎盛。玉笥西濒赣江,大小32峰竞秀争胜,百壑千崖,苍翠欲滴,浮青拂绿,花野缀红,奇瑰无比。
玉笥山石灰岩岩溶地貌,故怪石遍布,峰奇、石怪、洞异、泉清。故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赞之不为语过,昔曾闻名遐尔。紫霄石拔地数千仞,泰石据蟠数百亩。有温涧石泉流石底,鹤石矫首引吭如鹤,龟石伸头低伏曰寿。有举火相照争骇怪,金鸟碧鸡出化工之誉赞。现已修复 “飚驭祠”、“先觉楼”等胜,友人常君欲复兴扩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1-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玉笥洞天】

    玉笥山位于江西省峡江新县城西面3公里处,原名“群玉山”,相传因汉武帝南巡时天降玉笥而得名。元代大诗人在《承天宫记》中写道:“天下称名山,曰匡庐、曰玉笥,玉笥又为天下绝境。”自古以来,玉笥山就是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
    玉笥山山峦起伏,奇峰林立,争高竞秀。著名山峰有32座,人称“三十二奇峰”,即大白峰、元皇峰、降真峰、三会峰、双龙峰、秦望峰、挂冒峰、复箱峰、芙蓉峰、乱石峰、翳石峰、上方峰、下方峰、紫虚峰、石桥峰、观音峰、太阳峰等。各峰形如其名,维纱维肖;峰峰苍翠欲滴,浮青拂绿。
    玉笥山的怪石更令人叫绝,山上到处怪石林立,进入其中,仿若走进了一座巨大无边的石头雕塑园,奇形怪状的石块,或大或小,竞相模拟着自然万物,如“拔地千仞”的紫霄石,“掘蟠白亩”的泰石,“矫着引吭”的鹤石,“伸头低伏”的龟石等。面对这些“石雕”,你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神工。山中溶洞别异,曲折幽深,迂迥错落,引人入胜。其中已经探明的溶洞就有大秀洞、郁木洞、元龟洞、云储洞、归去洞、白云洞、何君洞等。溶洞之中凉风习习,其境幽幽。爬山后气喘嘘嘘的游客在此稍息片刻,满脸倦容随即消逝,顿觉精力充沛,轻松异常。神秘的溶洞又使得你禁不住要领略一番举火探洞的情趣,那可真能体验到别有洞天滋味。
    在峰林怪石之间,流泉飞瀑,溪涧遍布,水声清脆,这又给玉笥山增添了几分活力,几分灵气。玉笥山号称有“三十六涧”,其中以仙人泉最为著名。仙人泉泉眼深不可测,泉水清可鉴发,冬温夏凉,其味香冽,不下无锡惠山泉。三十门涧珠途而同归,各溪流在玉笥山西麓合流,汇成“玉涧水”,夺山而出,直奔赣江,其势如白虹贯日,锐不可挡。
    玉笥山原有两宫、二十一观、三十六坛、十二台、九亭、六宅、三庵、两祠、三园、两桥、一阁、一池,可惜于无末至正壬辰年(135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后世屡兴屡废,至今仅存一祠(云腾飚驭祠)、一阁(环玉阁)、两桥(百花桥、宫门桥)。
    目前当地居民已将玉笥山变得林木葱郁,成为峡江县境内的一块天然次生林,并修复玉笥山文化遗产,使唐宋古迹“云腾飚驭祠”及“环玉阁”得以重见天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玉笥洞天】

    玉笥,位峡江新县治西境五里。西临赣江,南接吉水,北毗新干,东笥屏驻。县治历驻巴丘。避君讳,改巴邱,巴邱亦通巴丘。避水患,迁水边,水边乃非水边。若于玉笥,盖山为道教第十七大秀法乐洞天,第八郁木福地矣!仙山,胜域,道为旨,佛有奉,儒而致。
    玉笥,原名群玉,道佛同驻。元有诗者著《承天宫记》曰:“天下称名山,在大江之西者有三,曰匡庐、曰阁皂,曰玉笥,而玉笥尤为天下绝境。” 人文述之,肇自汉远,仆固先师,九铖知县。昭明太子,吴先太医。御修洪先,环玉大成。历世辞颂赋志,南唐徐铉,唐杰方千。乡邑幼孜,阳明胡俨。晦翁山谷,解缙刘龠。自古而玉笥方士道隐山深,杜真梅真萧真,孔真吴真许真。皆远近闻晓香火宫盈之胜地哉。至若前哲独秀,夫子继留。嗟夫!参物序,制记言,性旨远之洞灵奥区。咏颂圣承,谱仙域之俪曲述训;组织辞令,席天流而珍世衍响。
    是矣!玉笥峰不为奇,古植尽失。木尚竞秀,势逢气揽。山峦起伏,平缓际漫。无雕不饰,盖自然耳。谓有奇峰三十二座,太白元皇、双龙秦望、降真三会、挂冒复箱、乱石翳石、上方下方、芙蓉紫虚、石桥太阳、观音诸诸。凡尔峰姿各态,名如其形。浮拂被植盈妆绿,苍翠欲滴仰层新。九霄易象惟先及,华封紫耀卧古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6 16:21 , Processed in 0.0691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