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8|回复: 1
收起左侧

茅屋破漏堪忧虑 百姓饥寒更挂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2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愚悟者 于 2009-4-22 08:59 编辑

茅屋破漏堪忧虑 百姓饥寒更挂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过许多爱国忧民的好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其中的一首。肖涤非先生认为“这是杜甫有名的一首诗,对后来大诗人白居易和大政治家王安石及其他广大的读者都起过很大的教育作用。是上元二年(761年,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秋天写的。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所以尽管自己的茅屋破了,却希望广大的穷人都有坚牢的房子住,并不惜以自己的冻死为代价,充分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热爱。”(肖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北京第一版P.180)这是对本诗客观公正的评价,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诗人的充分肯定。
    全诗可分四节。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描写茅屋被大风吹破的情形:“风怒号”,风并无怒与不怒之别,此处乃人格化的写法,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秋风好像故意跟这个颠沛流离的老汉过不去似的,以下几个动词,“卷”、“飞”、“洒”、“挂”、“飘转”等就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的无情。渡江之茅,奈何隔江千里;高挂之茅,诗人无法弄下;塘中之茅,即使能捞上来,也不好用:这叫诗人如何是好。令人惊诧不已的是,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对这一节诗的内容却作出不同的诠释。他在《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11月北京第1版)一书相关章节中写道:“诗人说他所住的茅屋,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屋来还要讲究。”按郭老的观点,“茅屋”要比“广厦”好,诗人何须盼“眼前突兀见此屋”呢?事实上,从诗人“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这类诗句来推测,所谓“三重”,是不会很厚的,否则,风雨过后,怎会“床头屋漏无干处”呢?
    第二节写孩子们不谙事理,不免有些恶作剧:把惟一能收回来可再用的茅草给抱进竹林,诗人年老无力,加之隔江相呼,小家伙却不当一回事,实在可叹啊!对于第二节,郭沫若先生也有自己的见解:“使人吃惊的是,他骂贫穷的孩子们为‘盗贼’……自己的孩子却是‘娇儿’。他在诉说自己的贫困,他却忘记了农民们比他穷困百倍。”诚如是,则“安得广厦千万间”一节又作何解释,杜甫的爱国忧民之心被郭老彻底否定了,这至少是一种曲解。
    第三节写屋破偏遭连夜雨的苦楚:秋天黄昏时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正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苦痛伤悲。被如冷铁,足见其陈旧;娇儿恶卧,更难以保暖。突然大雨如注,屋子里无一干处,又何以捱到天明?这时,多年来郁积在心头的家国深忧和着凄风苦雨一起折磨着诗人,他急切地盼望天明。
    第四节写诗人在风雨不眠之夜产生的愿望:由当前的痛苦想到过去一连串的悲惨遭遇,继而想到普天下穷苦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从而化为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是诗人长夜不眠经过苦苦思索,从切身痛苦中体验出来的极其伟大、极其宝贵的思想感情。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读者,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郭沫若先生却不以为然。他武断地认为“诗中所说的分明是‘寒士’,是在为还没有功名富贵的或者有功名而无富贵的读书人打算,怎么能够扩大为‘民’或‘人民’呢?农民的儿童们拿去了一些被风吹走的茅草都被骂为‘盗贼’,农民还有希望住进‘广厦’吗?那样的‘广厦’要有‘千万间’,不知是要费多大的劳役,诗人恐怕没有梦想到吧?”进而得出结论:“所谓‘民吾同胞,物为吾与’的大同怀抱,‘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契稷经纶,只是一些士大夫们的不着边际的主观臆想而已。”——这实在不但刺伤了杜甫,也嘲弄了历代的诗论家,更是误导了读者。诚然,诗人所指的“寒士”是读书人而并非广大劳苦大众,肖涤非先生则认为“寒士”“可以而且应当理解为‘寒人’,从杜甫全人以及‘穷年忧黎元’,‘一洗苍生忧’这类诗句看,作这样的引申是合乎实际的,并非美化。”但是,郭老先生为什么不能这样看呢?原来他也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时候。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他已将杜甫定性为“地主”成分,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他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统治阶级的立场,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甚至连“三吏三别”也被认为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写成的作品,因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经过严密的阶级滤器所滤选出来的驯良百姓,驯善得和绵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果真如此么?不知郭老先生对诗人56岁(大历二年)秋天写的《又呈吴郎》能否说上几句好话,可惜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他避而不谈,因此也就不得而知了。
    分析作品是不可以戴有色眼镜说话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因为郭沫若先生贬抑而失色失味,千百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杜甫那种“茅屋破漏堪忧虑,百姓饥寒更挂牵”的伟大精神更是深入人心,不容诋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20 09:03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4-2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2 13:30 , Processed in 0.0700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