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2|回复: 11
收起左侧

路边草(7)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9-1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塘晨韵(今音)
    新芽似箭朝天阙     嫩叶含羞面半开
    残月留连迷去路     露珠就势献微才
    殷勤翠鸟欢呼至     未醒黄蜂带梦来
    最是顽皮蛙戏水     偏蹲叶面放歌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的田园诗。个人感觉律诗写这些东西总有点说不出来的别扭。
    绝如剑,律如棍。剑可走偏锋或者轻巧,而棍就有点别扭了。
    当然以上是个人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速客 于 2009-9-15 07:00 编辑
    很有趣的田园诗。个人感觉律诗写这些东西总有点说不出来的别扭。
    绝如剑,律如棍。剑可走偏锋或者轻巧,而棍就有点别扭了。
    当然以上是个人感觉。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9-14 14:55

    欢迎版主光临,谢谢留言。感觉别扭,那是这个写的很另类。唐宋诗坛多温文儒雅,透着浓浓的书卷气的佳作,而这却像一张写实素描,不带一点个人情感,老老实实地把清晨荷塘的景象写下来,也没有用起承转合的程序来写。可他没失粘失对,需要拗救也会安惯律进行,因此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点题外话吧,每个开始学习格律诗的人都会面临今韵和古韵的选择,我选择今韵(在唐宋博客,我的日记第6页有一篇“我用今音写格律诗”已阐明因由),这个选择其实是表明一个人对格律诗今后发展的见解,我固执地认为,等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来到诗坛时,一定会用今韵。我写的格律诗多浅显易懂,我只希望那些从未接触过格律诗的人看后,会得出:“这么容易,我也会!”于是拿笔来尝试一下,这样,我的愿望也就实现了,也许,这段多余的话是我在遮掩自己的无才不学,敬请路过的仁人君子,就当听一段蹩脚票友的蹩脚唱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看法,古今韵并无高下之分,也就没有适不适合的问题。
    诗词也无非就是一体裁,可以容任何东东,只要放得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主看法,古今韵并无高下之分,也就没有适不适合的问题。
    诗词也无非就是一体裁,可以容任何东东,只要放得下:)
    羊之羽 发表于 2009-9-16 08:01

    欢迎先生光临,谢谢您的同意票。
    的确,格律诗就是写作一体裁。是我们中国人用独一的方块字,按照一定的格式,程序用来描写事物,阐述情感,记录世事,说明道理的一种方式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0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韵代表格律诗的前程。文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古韵固然好,但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了。
        况且有许多字音都不存在了。依照古韵写诗,在某种程度上舒服了手脚。因为古韵分的过细,本来
         是同韵却分成了好几个韵部,例上平14寒-15删下平一先,如果按今韵可以都算an韵了。就不存
        在忌临韵的问题了。
             而今应该提倡用今韵,但应该在了解古韵的基础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

    本帖最后由 不速客 于 2009-9-22 04:34 编辑
    今韵代表格律诗的前程。文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古韵固然好,但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了。
        况且有许多字音都不存在了。依照古韵写诗,在某种程度上舒服了手脚。因为古韵分的过细,本来
         是同韵却分成了好几 ...
    木林森 发表于 2009-9-20 10:03

    欢迎先生光临留言讨论,放眼现今诗坛,古韵是主流,仔细想去,在诗坛行走的,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对四声的掌握的确不尽人意(特别是温州人,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普通话之说),因此对现存的古韵,用来会得心应手些。可是,诗坛必竟会属于后来者,就拿我们的孙辈来说,他们受过精心的培养,他们看到一个字,就知道这个字属第几声,什么韵,而写格律诗又非易事,要校律选韵,还要言之有物,当他们这代人来到诗坛,会放弃今音从头学习古韵吗?我想不会。因此,我选择今音,并非弄潮,实乃拍孙子的马屁,亦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文学上的革命,都伴随着一个划时代大师的出现,这个大师从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两个层面去影响整个文坛,从而带动起整个文坛的震动和改变
    我们期待这样的大师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文学上的革命,都伴随着一个划时代大师的出现,这个大师从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两个层面去影响整个文坛,从而带动起整个文坛的震动和改变
    我们期待这样的大师的出现——
    荒原 发表于 2009-9-21 08:30

    同样期待着。
    希望这大师会路过唐宋,让我们可以目睹他的风采。
    握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韵代表格律诗的前程。文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古韵固然好,但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了。
        况且有许多字音都不存在了。依照古韵写诗,在某种程度上舒服了手脚。因为古韵分的过细,本来
         是同韵却分成了好几个韵部,例上平14寒-15删下平一先,如果按今韵可以都算an韵了。就不存
        在忌临韵的问题了。
             而今应该提倡用今韵,但应该在了解古韵的基础上。
    木林森 发表于 2009-9-20 10:03

    恐怕很多人把今韵和今语弄混了,以为要用新语写诗,就一定要新韵。
    古韵确有限制太严的时候,新韵又太宽。
    不过其实除了入声,新韵和旧韵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邻韵这回事一样可以有的,比如,如果规定an 和en作邻韵,照样会有人拿来通押。
    至于寒删先这些情况,古代这些读音本是不同的,所以并不是分的太细的问题。楼主如果久居温州,想来辨识这些音应该很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2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的存在虽然有利于保存一些地方文化,却不利于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所以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普通话,机关单位、教育机构等行政文化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语委进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古韵也好,方言也罢,正渐渐被普通话所融合和替代,不就的将来这些必定会被完全淘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2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那么容易,中国一直就是书同文而言不同,其实该修改的是现在的这种普通话方案
    譬如你平时说的是“普通话”吗?那是要经过培训的,即使北京人平时说的那也不是普通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0:12 , Processed in 0.1499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