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2|回复: 14
收起左侧

[精华区] 七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秋

金波滟潋古今同,千叠云山望眼空。
半阕清词吟未得,轻风托过一灯红。

注:
一灯红——孔明灯,相传为孔明所创,今人用以祈福、许愿。

秋山访寺

枫里红墙有若无,岭头一卧白云孤。
清风渡上无人揖,几杵钟声送过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6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好诗。。。。
先红置顶。评说明天,今天真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更好,有高致
然不知“无人揖”是否有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好诗。。。。
先红置顶。评说明天,今天真累了。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10-15 16:22


拙作粗浅,谢红尘斑斑抬爱,还请多指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更好,有高致
然不知“无人揖”是否有误
虫二 发表于 2009-10-16 14:10


问好虫二君,多谢临帖!
此题写了两绝,其一为访,因自觉粗浅不堪,尚需斟酌,故未发来;其二即此绝为归,则“无人揖”当不难解。
特将其一贴来,请多指正:

鬼斧劈开千丈峰,溪云湿挂半崖松。
青灯明灭寻无处,一径霜枫落晚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好,特喜第二首。
推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给钻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斧劈开千丈峰,溪云湿挂半崖松。
青灯明灭寻无处,一径霜枫落晚钟。
喜欢这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好诗。。。。
先红置顶。评说明天,今天真累了。
落寞红尘 发表于 2009-10-15 16:22

评的呢?还等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2 14:34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0-28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好诗。第二首更好,意境好!已看三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16:11
  •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0-2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首皆精,第二首更胜,议精不为过。欣赏学习!另:“揖”是否“楫”之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首均好。尤喜两结,用笔不露痕迹而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1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rry821101 于 2009-11-2 02:41 编辑



    应该做揖别。古人常作揖告别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

    其实三句和四句“清风渡上无人揖,几杵钟声送过湖。”

    安排得非常紧密,无人揖到钟声送过湖,这一借托手法是唐诗中经常可以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6 03:30 , Processed in 0.1715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