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4|回复: 1
收起左侧

七律-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蝉禁西风怯谩嗟,
纷纷多事乱如麻。
离人心上愁分解,
霜迹桥头月并赊。
梦谶怀黄偏落叶,
妆思镊白又添华。
怜谁夕下悲兼喜,
老树丹枝不让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人心上愁分解——好句子!以“霜迹”对“离人”,对得略宽,是否再酌一下?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10-1-12 00:20


十分感谢茜纱窗下版主雅赏指点。

您说的很是,“霜迹”对“离人”是不够工整。这处我斟酌过,但是换了几个都觉得不妥,最后算是凑合用了这个。既然您提到,真心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和与您探讨。您若方便可以在这里直接回复我,给我站内短信也可。

“离人心上愁分解”是化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而来,隐含秋字,铺叙承接上一句“纷纷多事”的今秋和离人内心对远方的思念。“霜迹板桥月并赊”是化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而来。这一句是说我比不了之前的诗人,虽然起的很早,但鸡声霜桥毕竟是回乡之路,而我心中那霜雪的板桥和内心的“明月”只能一并赊欠了。有了这一句,后面的“梦谶怀黄”“妆思镊白”才更能较好的反差出异乡人创业的艰辛和人过中年岁过秋的慨叹。
为了更好的让读者联想到这句引自“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用词不宜自创或者偏离太远。如果将“桥头月并赊”先固定下来,那么最能体现原句含义的词还有围绕“鸡声”、“茅店”和“清霜”的几类词。由于后面的一个实词是桥头和月,围绕“鸡声”会造成声音与景象之间的不合,而“茅店”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虽说读者可以更清晰的将文意定向,但现时代引用是失实的,也不好。下来便是围绕“清霜”,这个词既能体现原句“板桥霜”的着力点,又能很好的突出时令上的“秋”,因此我决定用“霜”来写。“离人”是形容词+名词形式的词组,如果严对应该是“X+霜”的结构,但文中这两个字从声韵上来说应该是仄仄或平仄,这样的结构是用不成的。权衡之后我用了“霜迹”这个词,虽有瑕疵但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了,呵呵。

请您给点意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7 00:06 , Processed in 0.1241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