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1|回复: 5
收起左侧

[诗歌] 杭州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2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历来都是山水之优雅柔润冠绝天下。所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以及贯穿全城的钱塘江构成了杭州的江南水乡风景;而三面环山,天目山,白际山,和龙门山等,使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杭州东临杭州湾,每当潮至时分,从钱塘江大桥上望去,磅礴壮观的钱塘江潮更是慑人心魄。

我去过两次杭州,觉得流连于杭州的山水之间,往往意犹未尽,直希望此生能有机会长住于杭州。

初次去杭州,是因为久慕名胜。后来有次心血来潮,觉得杭州很近,却从没有去过,所以就打算和女友去游玩一趟。

我们坐上了去杭州的火车。车子晃晃悠悠的开了三个多小时后,在杭州东站停下了。那是一个小车站。出了东站,我尾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一个广场上,问了一下,这里离杭州西湖还是挺远的。于是我搭乘了一班开往市区的公车。

到了武林广场,想象中的西湖毫不搭边。我就买了一份地图,和女友在路边仔细的研究了起来。看了半天,我们决定先到西湖北面的那些地方去找寻旅馆,然后才好出游。于是搭乘另一班公车,我又来到了天目山路附近。顺着教工路,一直往上走,走了很久很久,最后在浙江工商大学的对面,找到了一个价格便宜,环境还算可以的招待所。

我躺在旅馆柔软的床上,半天都没缓过神来。刚才找旅馆时走的路,超过之前我五天所走的路,真是累死我了。

等我们休息好了后,就在旅馆外面的一个小餐厅里吃了点东西,然后琢磨着下午该去哪里逛。毫无疑问,来到杭州观光的第一站肯定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秀美的风景人所共知,悠然令我神往。站在杭州陌生的街头,我突然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这里就是白居易诗词中“最忆是杭州”的地方吗?这里的月中桂子,枕上潮头,如今还能依稀在街头巷尾的梦影中寻觅么?

对面浙江工商大学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我很有礼貌的向一个漂亮的MM问了一下路。她告诉了我该坐哪一路车到西湖附近。当时的天空阴霾密布,似乎山雨欲来。我们在小旅馆附近挤上公车,去传说中的天堂,此时此刻,一种久违的悸动的情绪然而生。

到的那个地方叫做岳庙下了公车,我的双眼被满目苍翠充盈着。中间小桥流水,潺潺如斯,游客如人行画中。然而令人不安的是,这个时候,细雨随着清风,飘飘扬扬的洒落了一地。我信步闲庭,在那么多的水榭亭阁里,跻身于那并未因细雨而散去的人群中,捕捉我心中对西湖的第一感觉。

好多的车停在岳庙的停车场内,其中不乏名车。我们也不知该向何处去,就这样跟随其他游客,随意的走了一会儿。一路上遇见了好多盘根纠结的杨柳,看那树根浮在水面上,真不知是柳生水中,还是水柳下。

渐渐的,在灰蒙蒙的尽头,似乎水天交接之处,我终于看到了广袤的西湖。远远的望去,西湖就像一位含笑温婉的姑娘,光华内敛的等待游人去品鉴,涉足,和爱慕。而一道长长的堤,分西湖为东西。游人如织,大理石碑上镌刻着铄金的两个字——苏堤

来到了这里,长久以来压抑的心情此刻变得不再那么苦闷。朦胧的西湖,带着几分蒙娜丽莎的美,给我赏心悦目的感觉。身旁有人嬉笑着穿过。

苏堤上的道路极为整洁,其实我刚到杭州时,唯一讶异的就是这里的环境,那么一尘不染,到如今回忆起,还仿佛是雨水下繁华喧闹外的一方净土。苏堤真的好长,我一直往前走去。

湖上游船很多,我看到了其中一艘精心雕饰的很奢华的游船, 上面全是仿古的装饰,看上去俨然是古时的画舫。站在船上四望湖景,应该是东西南北好山好水尽收眼底。

苏堤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小小的拱桥,桥身上的栅栏,一直延伸到桥下。在水草萦迴处,有一两尾绚丽的金鱼在其中藏身,在你不经意的刹那,摇曳出一道道彩色的波纹。

沿着湖边是葱绿的草地,还设置有一些长椅供游人休憩。路上不时有一列列游览车,载着满满的一车人,走马观花般的一掠而过;也有一些人悠闲的踏着车子,如云彩一样在苏堤上飘过。即使并非花团锦簇的烟花三月,这里,依然绽放着鲜艳的色彩。

似乎看不到尽头,却终有尽头。我们终于步行到了苏堤的另一端。而山外青山楼外楼,岚雾缭绕,看不透重重叠叠的阁楼里,曾经流传着怎样神奇的曲音和歌舞。一抹金黄中,整葺过的雷峰塔截然矗立。塔前竖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记录了兴建雷峰塔的始末。以前的雷峰塔久经沧桑:战火,风雨,以及人祸,废屺已久。现在的这个塔是在原址重新兴建的,感觉建筑很新,也很辉煌,可惜,少了几分年代的痕迹。本想进去登高望远,但是左右想了想,打算回去,还是以后有机会再来。

到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转身回望来路,真是漫长而又痛彻心扉。再走回去,实在是腿脚发软。附近有一个公车站点,我看了一下,有一路车是到灵隐寺。我们就在原地等车。

过了一会儿,那路车来了,居然装扮的如同一个花轿,真是挺有创意的。我不太熟悉这里的道路和地名,结果就在半路下了车。下车后欲哭无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是一处荒郊野岭。回去的过程总之艰难苦恨难以尽言,累得半死后,总算是回到了住地。途中看到了灵隐寺,也没能去拜拜佛。

晚上到旅馆旁边的一个小餐厅吃了些杭州特色小吃,感觉味道一般。

第二天,晴空万里,偶尔飘过几朵浓密的白云。我们坐车到了武林广场。因为是周日,广场上有很多促销活动,还有人吹着肥皂泡到处飞扬。其中的一个彩色泡泡还被我用相机拍了下来。当时杭州正在破土动工修建地铁,坐车途中看到了很多路上都围起了墙。在武林广场也没什么好玩的,我就想起了去吴山脚下的广场。

吴山,在维基百科里有如下的描述:吴山又名城隍山或胥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

吴山广场离西湖也很近,我先坐车到了河坊街,从那颇似江南千年古镇的河坊街一路逛来,就到了吴山广场。

吴山广场依山而建,没有恢弘的气势,却有旺盛的人气,连我这样惯了市井贩夫走卒的人,至此也不得不傻了眼。人潮涌动的广场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各色小饰品小玩意小杂技琳琅满目,让我觉得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赶庙会的情形。

吴山广场的西边,有一条林荫路,沿着路边走,就可以看到很多洋溢着异国情调的小酒吧小餐馆鳞次栉比。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情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当然如果有一家小餐馆名叫加州旅馆就好了,可惜没有。

我们凭感觉挑了一家看上去环境优雅,服务态度应该不错的餐厅。我很潇洒的带着老婆敲门而入,准备先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再去进行极度消耗体力的徒步西湖游。

小餐厅的生意很好,进去还得等空座,在我们之前已经排了三四对人。等到我饥火如焚,眼放绿光的时候,才轮到我们。落座拿到了菜谱,我已经有气无力了。具体吃了什么记不清了,反正就是一些价格昂贵,又不怎么好吃的饭菜,吃饱了就忘了什么味道了。

午饭后小憩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已是温馨的下午茶时分。偏西的阳光,从稀疏的枝叶间透射下来,照在了我们的身上。

西湖在晴朗的天空下分外壮阔。西湖边上,不少游人在堤岸上三三两两的赏玩秀色。此时的西湖,再无半分羞涩,远山依约,环抱一波微漾,而暖风撩人乱发,绿柳迎风起舞,勾引多少人如痴如醉。伫立于湖畔,昨天看到的雷峰塔,在西湖南高出于群山,笔直的镇守。我牵着女友的手,步履从容的漫步,听凭身旁风行水鸣。在那一瞬间,时间宛如停顿,让我细细的品味西湖的风景。

沿湖有很多横贯于水面上的小桥,也有一座伸入湖央的小亭子,名曰集贤亭。亭旁梁柱上两联字迹潦草,一看就不像名家手笔,我也就懒得摘录了。还看了一处碑文,上面书写了一些杭州的今古事迹,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朝时杭州是巡抚衙门驻地,有八旗兵驻守。

遥想那个时候,如果游西湖碰到了满洲人,还真是煞风景。西湖有一处水域开辟成了音乐喷泉,在和谐而并不悦耳的乐曲声中,高达数米的水柱倏然冲天而起,然后交织喷涌,然后慢慢沉寂,重复着规律。

其实西湖方圆有三十里,风光旖旎中,不觉得疲倦,但是一旦累起来,那真是骨头架子都散掉了。绕着西湖走了大半圈,我们到了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景色素有盛名,却不是雪的季节,只有断桥。在桥边休息的时候,看对岸高楼巍然,现代化的城市边上,镶嵌着这一颗珍贵的明珠,真是由衷的羡慕杭城人的生活。

时日飞逝,流连于杭城,第三天早上我们就离开了。只剩下满满的回忆,还遗忘在了西湖那山水之间。之后每每思及杭州游,总是在眼前浮现了那满湖的春水,久久不能忘去。

过了大半年以后,适逢公司组织去秋游,于是我再次有幸去杭州了。之前一年的秋游是去无锡,游玩了太湖。太湖虽大,却不及西湖小家碧玉,惹人怜爱。车子顺着高速公路几乎一路没有颠簸,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杭州

我们集体入住了一家疗养院。那所疗养院风景不错,构建在一个半山腰上。周围林木茂盛,苍翠欲滴,尤其是秋风秋雨之后,婆娑的树影之下,点缀着几朵或黄或白的野花,让这个季节不再单调寂寞。

车子途经钱塘江大桥的时候,烟雨朦胧里,我看到了著名的观潮亭。堤岸边有一些标记提醒游人潮涨时这里很危险。

下午公司组织做了一些培养团队精神的探索游戏。其间下了几次小雨,中断了我们的活动计划。几年后的今天,追忆起当时的情景,唯余苍茫的雨色,和躲避纷纷秋雨的那一群人。

晚上我们到山下的一个度假村里吃烧烤。从疗养院下山的路异常崎岖,且灯火阑珊。途中经过了陈布雷的墓。我对陈布雷这人不太感兴趣,本打算也就匆匆经过了。后来想想毕竟睡在人家的坟墓附近,万一对他不敬,他从墓里钻出来可就不太好了。于是我心怀虔诚的朝墓前的石碑上看了几眼,然后跑的无影无踪。

烧烤开席后,大家都很开心,我也就跟着开心一下。喝着啤酒,吃着自己亲手烤制的肉串,真是人生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情。觥筹交错间,谈了些什么,吹嘘了些什么,也记不清了。只不过这样的雨夜,这样的痛快淋漓,带着人生几多概叹,随风远逝,从此不可再现。

夜里,听着雨滴敲窗,酣然入眠。

次日用罢早膳,就直奔西湖。西湖从来都不缺乏慕名而来的游人。我们这一群同事聚拢在一起,由一名临时的导游带着,步行去苏堤。

苏堤热闹如旧,堤外烟波浩渺。只不过时隔那么久,我还能感受到那份凄冷和萧索。

没有满天的枫叶,没有“微霜凄凄簟色寒”,也没有孤灯明月因为前途茫然,除了混迹于那一拨人当中,我听不到其他的嘈杂,我看不见其他的景色。身处西湖风景之中,最可叹的莫过于两相惆怅,一壶漂泊。

宁静的西湖,和我一起怅然若失。

周敦颐称赞荷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惜我对心仪的风景人物从来不浅尝辄止,总觉得要凑近亵玩一回才比较尽兴。西湖也不例外。我们决定乘船去湖中的小岛上,那里有著名的三潭映月。

所谓挂席临风,别有一种畅快。船徐徐前行,慢慢靠近了湖心的小瀛洲岛。

登上岛以后,我们随着导游,听她讲解一些有关小岛的故事。这个岛南湖上有三座石塔。石塔最初为宋代苏轼所建,演变为景观塔。据说晴夜塔中点燃的灯烛与月色映照,景色尤美,即“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圆晕”。

小瀛洲最大的特色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穿过彭公祠,站在门前的空地上遥望对岸,风掠湖面,微波粼粼。绕过九曲桥,岛中的湖静如处子。身临亭亭亭,还可以看到御碑题字。

岛间桥栏相接,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中金鱼嬉游,岸上金桂婆娑,柳暗花明风景诱人。岛中心“竹径通幽”,漏窗竹影,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遐想。

从岛上回来以后,在杭州城里一家酒店吃了午饭,可能因为走路太累了,结果中午吃的非常开心。下午回到上海,天色已经很晚了,回去的班车经过龙阳路的时候,又碰到因为世博会而进行的道路拓宽,堵车堵得人心烦意乱,不由得让人又思忆起杭州秀美风景。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20 银子 +50 收起 理由
文学印记 + 20 + 50 欢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清新自然,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自有一种同行之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在晴朗的天空下分外壮阔。西湖边上,不少游人在堤岸上三三两两的赏玩秀色。此时的西湖,再无半分羞涩,远山依约,环抱一波微漾,而暖风撩人乱发,绿柳迎风起舞,勾引多少人如痴如醉。伫立于湖畔,昨天看到的雷峰塔,在西湖南高出于群山,笔直的镇守。我牵着女友的手,步履从容的漫步,听凭身旁风行水鸣。在那一瞬间,时间宛如停顿,让我细细的品味西湖的风景。


大约在10年前,我与友人共同携手西湖之行.时间蹉跎,看完你的文字,依然幻醒当年愉快之旅.

记得在西湖畔,有一间餐厅,小而精.品尝到了西湖醋鱼,东坡肘子两道名菜.美景,美味衬映美丽心情,中秋之夜真是感慨啊~

谢谢你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垂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2-29 13: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9-2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可惜,没到经典之地,你还得来,这2趟杭州算白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2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雨西湖,缠绵,凄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22:16 , Processed in 0.0810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