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4|回复: 8
收起左侧

[诗歌] 小光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还没亮,草在墙根只是几抹

屋里传出婴儿啼哭

天泛出光亮

婴儿的啼哭被乳头打住

刚才的几声啼哭干脆穿越窗玻璃

天泛出的小光亮在窗玻璃里略微蹒跚

女人坐在炕上奶孩子,抬眼望向外面。婴孩闭眼吸吮

偶尔睁眼

外面完全放亮。婴孩也是满眼亮光

到处是光亮

似乎心里满是光亮时,一开口就能亮出肺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2 14:34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2-1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场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非常细腻、生动的画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2-1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画..........这是我读过的,姜了最好的一篇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6-18 17:30
  • 签到天数: 25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2-16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生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美景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说姜了的《小光亮》
      
      
    寒枝
      
      
      姜了是勤奋的。差不多在全国每一个诗歌论坛都可以看到姜了的诗歌,跟帖的不多,也在一些诗歌大家的关注之外,但是,这不妨碍姜了一如既往地把新近诗作贴上去。他极少发言,只管写,一扔就算,这种态度犹如蜜蜂,只管采花酿蜜,而不管市场营销。这是对的,蜜蜂的存在就是这样谦和而认命,她的意义只是吃蜜糖的人赋予的,一只蜜蜂本来就可以不管不顾。这相反让姜了的诗歌可以沿着自己的路数写下去,而不被时尚,被左右,这种坚持,让姜了变成了一个独特的言说者。寂寞成了分内之事,这恰恰让诗歌发出了今日的小光亮。
      
      这种光亮试欲比较诗歌大势而成为特别的一束。姜了的诗歌手法比较靠前,往往从生活中抓出一个意象进入,不写到头就不放手,一个句子牵带另一个句子,一个句子激发另一个句子,直奔结句。这种闪亮的光彩附着在一根逻辑的链条上,被拉出来。他的语言是口语化的,直白的,富于活力的,正是链条的润滑剂,让满涨的力量不至于在拉动中受阻,从而生涩隐晦,给阅读增加过于的压迫。我所接触到的姜了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故意忽略语词,忽略抒情,甚至忽略立场,只剩下一个方法——这就是循环复沓的修辞,他的诗歌基本就是依赖这种方法争取内置,劈空意义空间,从“一”走向“多”,从“我”走到“他”,给阅读留下尽可能的外延与内涵。这种近于呓语的诗歌让很多的读者不习惯,这也许是姜了诗歌被阅读冷处理的原因。
      
      许多的读者只知我国诗歌传统有赋、比、兴,而不知有循环复沓。事实上这种方法与我们传统诗歌相依相伴如影随形地存在,《诗经》就是很好的例子。《诗经》最优异的是民歌,都是直接从民间采集的原生态,它满足了一个信息无法即时上传的时代统治阶级对于民间的关注,也满足了作者、阅读者,或者既是作者又是阅读者的传播需要,易于记忆,可以咏颂,便于流传。于是,一种在形式上讲究双声叠韵,字数大致整齐,反复咏叹的诗歌形式出现了,其中,反复咏叹就是核心,它在诗歌中,以叠韵、顶针、反复、比喻、排比为特点,在结构上,以开首起兴手法首先言及他物,之间以比拟手法不断发散,又找来赋的手段不厌其烦地素描。这之间,都循环复沓地围绕。每一次循环都会给诗歌带来新的情绪波动,增加冲击力。它的反面是重复,而重复是一种语病,是诗歌极力要避免的东西。
      在对于循环复沓做了这长时间的回顾以后,我们知道姜了的手法其实很正宗,很传统。诗歌史告诉我们,许多诗歌在形式上的革新,都是复古。这就好比敦煌那些飞天,每一个动作都够一个现代舞蹈大家痴迷一生,而从衡州古窑里出土的一笔大雁翎毛,让一个有着深厚学养的船山书僮痴爱不已。
      
      《小光亮》这首诗是另外一种尝试。它借鉴了戏剧创作的某些手法,近似分镜头的拍摄脚本,请看:“天还没亮(特殊时段,以此处的暗反衬下面的亮),草在墙根只是几抹(镜头特写,暗示荒凉,或者离茂盛尚早)屋里传出婴儿啼哭(婴儿象征新生,从画面推出声音)天泛出光亮(时间感,第二次提及亮字),婴儿的啼哭被乳头打住(一个动态镜头特写,让婴儿的”“啼哭”与“亮”进一步产生材质上的关联),刚才的几声啼哭干脆穿越窗玻璃(拉强声音,同时完成事物之间的转喻),天泛出的小光亮在窗玻璃里略微蹒跚(进一步的亮,玻璃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意象),女人坐在炕上奶孩子,抬眼望向外面。婴孩闭眼吸吮,偶尔睁眼(无声等待高潮),外面完全放亮。婴孩也是满眼亮光,到处是光亮(加强,抵达诗歌次中心),似乎心里满是光亮时,一开口就能亮出肺腑(在高潮中结束,这时的光亮是另一种光亮了,它赋予光亮以另外的意义,完成从无到有的到达)。
      
    这是一首歌颂光芒与新生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2-1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1_2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6-18 17:30
  • 签到天数: 25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2-1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姜了


        呵呵!以前的著作不是说不好,只是感觉里缺少了点灵气,和活力,这首小光亮是你的诗歌中的一次跳跃,崭新的一面,充满了朝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6 21:24 , Processed in 0.0765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