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就想对自己有个精确的描叙,一直在想我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最近接触了一些朋友,看了一些书,感受很深。 年轻的时候我很恼怒别人对我的轻浮,痛恨别人轻佻的话语、肤浅的挑逗。于是我在心里暗那发誓,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被别人尊重的人。 于是我就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什么时候开始质的改变我不知道了。只是知道前夫越来越厌恶我,他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只有傻子才会要求去做神。 我并不指望自己可以成为神的代言,我只是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不要让自己后悔。我只是希望对于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问心无愧。 我很喜欢周国平老师的作品,他的每一句话,每个想法、每个灵感仿佛和我不谋而合。我没有想把自己放到和大师一样的高度。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平凡女子。 我无谓去诠释高贵和素质的定义。我还必须在生活的压力下迎合所谓的“知己”。周国平大师的只言片语像一把炽热的火苗,燃烧我、激励我在人文哲学上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但是有些话语又像是一杯清凉的泉水,直润心田。有时候更像是一盏明灯,在我矛盾和犹豫当中替我指明了一个方向。 呵呵,我感觉周大师的唯识研究的不错,不同的是唯识研究看见物质是否存在,大师看到的是人性两端的中间之道。在他的观点中,我发现有和唯识异曲同工之处。 周大师在人性的定位上,是是非非中看出一条不同于寻常人的路,那就是随性而为。做什么样子的人?定什么位置?确定什么方向?没有定义和概念。骨子里面的东西自然的流露。 其实更多的我觉得周大师更好的理解孔子“君子不器”的说词。 我一直是这样,施施然行走在人生旅途中。 直到太多人评论我气质已经达到“国母”级别,我才反应过来。我是不是需要改变?以迎合世俗观点,融入人群之中? 前几天认识一个女律师,我很佩服她的口才和观察力。也很欣赏她可以把一个小妾做的那么理直气壮,有滋有味。 我很平静的和她一席而坐。我感觉她的攻击力。她直言不讳的说:“你的气质和财富不匹配。” 她的话震动了我?是的,我一直是这样的,我一直要求做我自己,颜回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为什么要那么功利的去追名逐利? 我一直很满足的活在我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 我是不是太脱离社会了。诚然以一个财富的多少来定论一个人的价值,我不足一提。但是我很充实。 无所谓别人对自己的定位和角色要求,感谢周大师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人生的过程有很多种,不必要像塞涅卡说的: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 我们不妨尝试周大师的观点和方式:和命运结伴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