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声影100年
用“流金岁月”或“火红年代”这样的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主流应该是符合实际的。用王蒙先生《青春万岁》中的经典台词来形容就是: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我们用青春的缨络来编织你们。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电影业从创业建厂、拍片主题、演员培养到放映发行渠道,都在走一条前无古人的崎岖之路。就像这个国家旺盛的建设激情一样鼓涨,电影人力图用胶片再现刚刚结束的正义战争,和平时期的劳动生活,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亲善。开国年代当然要具备充足的激情,这在欧美诸国的早期电影里也屡见不鲜。励志,无疑是这一时期电影的重要功能。在这段燃情岁月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影片、导演与明星。曾经评选出来的22位“新中国人民演员”,最早开创了中国的明星制,至今仍辉映着人们的记忆。让我们一起缅怀那段美好时光……
中国电影百年专之二
燃情篇
火红年代 ——李向阳的游击队包围了松井躲藏的杨家大院。松井高举东洋刀冲向破门而入的李向阳,李向阳威严地高声对他说:“放下你的武器,中国的地面上,决不能让你们横行霸道!”然后扣动扳机,把那颗为小宝子和众乡亲报仇的子弹射进了松井的胸膛…… —黑暗笼罩的椰林寨,被反动派绑在树上的洪常青昂头在大火中高声喊道:“中华苏维埃万岁!打倒国民党统治!中国共产党万岁!”火光映红了琼花那写满仇恨和悲痛的脸…… 不止一个年龄段的人,在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初创作的电影时,会情不自禁地浮现起这些曾把自己感动得热血沸腾的片段和口号。新中国的电影人,正是以影片中所洋溢着的那种火般激情和斗志,创作出《白毛女》、《上甘岭》、《李双双》、《林家铺子》、《青春之歌》、《女篮五号》、《小兵张嘎》、《烈火中永生》等一批永远铭刻在几代人脑海深处的经典杰作。当年文化部确定评选的赵丹、孙道临、谢添、舒适、于洋、崔嵬、陈强、张平、王心刚、李亚林、庞学勤、白杨、秦怡、张瑞芳、王丹凤、上官云珠、于蓝、谢芳、田华、王晓棠、金迪、张圆、祝希娟等22位“新中国人民演员”的大幅肖像更是悬挂于全国各地的影院门厅,令广大观众时时流连忘返。 对于中国电影史而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的17年间,虽然被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浪潮不断冲刷着它的娱乐功能和艺术光芒,然而这仍然是一段火红的燃情岁月。
三起三落十七年
综观建国前十七年,新中国电影在1950、1956和1959年呈现三个创作高峰,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北京和上海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基地相继建成,确立了电影市场上的国营主导地位。新的时代为电影人带来了旺盛的艺术创造力,他们和十多家民营电影公司一起,短短三年就生产出故事片101部,其中仅1950年就生产了60部,形成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创作高潮,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开篇。 然而从1951年起,对《武训传》的批判及提前结束私营电影制片业等政策方针的错误,致使电影创作跌入了一个低谷,直到次年下半年才有所缓解。1953年,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拍摄完成。随后,戏曲电影的拍摄达到了一个高潮:1955年拍摄的京剧《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盖叫天的舞台艺术》,黄梅戏《天仙配》,评剧《秦香莲》等,1956年拍摄的评剧《刘巧儿》,粤剧《搜书院》,京剧《宋士杰》,昆曲《十五贯》等,都深受观众欢迎。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电影工业体系日渐完备,影片数量逐年增加,艺术质量也稳步上升;此间问世的《柳堡的故事》、《祝福》、《新局长到来之前》、《渡江侦察记》等作品,以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样式的多样性,展示出了新中国电影的初步繁荣景观。当年的故事片产量相当于前两年总和,显示其进入了艺术高峰时期。 1958年底,电影界围绕国庆十周年献礼,以提高影片艺术质量为主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纠偏措施,这时,出现了《红孩子》、《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狼牙山五壮士》等充满革命激情的优秀影片。 1959年,新中国电影攀上了空前的创作高峰。这一年的九、十月间,《林则徐》、《林家铺子》、《红旗谱》、《青春之歌》、《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等35部优秀影片展出,它们以鲜明的民族审美风格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显示出了新中国电影成熟而迷人的艺术风姿。进入60年代后,经过文艺政策的调整,电影界在1962年—1963年出现了一个小高潮,拍摄了《红日》、《李双双》、《农奴》、《早春二月》等作品。 在这十七年中,战争题材、现实生活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是三大成就较高的题材类型。
《柳堡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
《英雄虎胆》
《林则徐》
《红旗谱》
《青春之歌》
《五朵金花》
战斗英雄是这样成长的
十七年的电影创作中,留给我们最多的莫过于战争题材片。《平原游击队》、《董存瑞》、《林海雪原》、《渡江侦察记》、《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从李向阳、董存瑞、琼花、张嘎等战斗英雄的经历来看,可以发现他们几乎都遵循这样的成长规律:寻找组织——接受指令——小试身手——经历失误——陷入敌手——获救——再次战斗——成为英雄。 这个模式几乎可以套遍十七年的战争片,这是一个关于个人从稚弱到成熟的成长故事,最后不仅身体获救,更意味着思想上的救赎。
《平原游击队》
《小兵张嘎》
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新生活
在这个时期,许多中国电影艺术家将镜头对准了新中国朝气蓬勃的新生活,对准了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出现了《桥》这种歌颂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作品,还有取材于抗美援朝中英雄事迹的《上甘岭》和《英雄儿女》,反映城市青年生活的《上海姑娘》、《水上春秋》和《冰上姐妹》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而新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风格、样式上更为多样。《老兵新传》里自愿到北大荒办农场的转业干部钱长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一群立志改变农村面貌的青年、善良热情的农村妇女《李双双》……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基调热烈而轻松。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少数民族题材频传佳音
诞生于1905年的中国电影,真正关注少数民族电影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十七年里,既有像《内蒙人民的胜利》、《鄂尔多斯风暴》反映在时代变迁时期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也有《回民支队》、《金玉姬》反映各族人民为求解放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的,还有《冰山上的来客》、《神秘的旅伴》等反映粉碎敌特破坏阴谋的,以及《阿诗玛》、《刘三姐》、《五朵金花》那样的神话传说或爱情故事,以其诗情画意最受观众喜爱。在艺术形式上更是多种多样,人物传记片、音乐风光片、抒情喜剧片、歌剧片、舞剧片都一应俱全。 这时期少数民族电影所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荣获了许多国际电影奖:如《内蒙人民的胜利》、《边寨烽火》在卡罗维·发利电影节上分别获得编剧奖、青年演员奖,《五朵金花》在埃及亚非电影节获最佳导演银鹰奖及最佳女演员银鹰奖,《蔓萝花》在瑞士洛迪诺电影节获荣誉奖状。 有趣的是,到了80年代,《农奴》与《阿诗玛》在问世18年后分别获得菲律宾马尼拉电影节和西班牙桑坦德尔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奖项,充分证明了优秀影片旺盛的生命力。
《阿诗玛》
中国电影的第一(1949——1962)
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 1949年,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10月2日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了。它摄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故事片《桥》,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图为《桥》的电影海报。
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
195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王苹因拍摄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其主要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东方红》(与李恩杰等联合导演)等。她还因《槐树庄》的成功荣获第二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1954年获第八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获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最佳故事片为《红色娘子军》,该片导演谢晋获得最佳导演奖,女主角祝希娟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而最佳男演员奖由《红旗谱》的男主角崔嵬夺得。
新中国第一部合拍片:
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公司合拍了新中国第一部合拍片《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