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羊之羽 于 2011-11-27 16:08 编辑
帖一篇袁中道的文字:
游荷叶山记 予别丘墓三年矣。今年夏,始与二弟至里中拜于松楸,而憩于先居。先居傍有荷叶山,乔木千章。今日诸叔偶不见召,日暮无事,乃与二弟步于山中。择高阜处,藉草而坐。因思儿时常骑羊来此,每一至,不啻如四五十里外,而今视之,数步耳。山之苍苍,水之晶晶,树之森森,自少至长,习而安之,不见有异。今偶游焉,而觉其幽静蓊郁,爱玩不能舍去。久矣夫,予之在城市也!
俄而月色上衣,树影满地,纷纶参差,或织而帘,又写而规。至于密树深林,迥不受月,阴阴昏昏,望之若千里万里,窅不可测。划然放歌,山应谷答,宿鸟皆腾,噫嘻!予生于斯,长于斯,游戏于斯,二十余年,而犹有不尽之景乎?徘徊欲去,而有声自东南来,慷慨悲怨,如叹如哭。即而听之,杂以辘轳之响。予乃谓二弟曰:“此忧旱之声也。夫人心有感于中,而发于外。喜则其声愉,哀则其声凄。女试听夫酸以楚者,忧禾稼也;沉以下者,劳苦极也;忽而疾者,劝以力也。其词俚,其音乱,然与旱既太甚之诗,不同文而同声,不同声而同气。真诗其果在民间乎!”语终,而天风夜起,歌声渐近。二弟无言,予亦嘿嘿。声之悲怨,有加于初;向之欢适者,化为凄怆矣。遂相与踏月而去。 ——在前面的回复中提到袁中道的游记小品,这里帖上一篇。撇开文字的清简秀丽,前人的游记小品往往或夹杂议论,或旁征互言,并不一味当个画匠。论坛里的许多游记类文字则大多以一己参照山水,且不及其余,似乎总想把眼前风物丈量仔细,像画画一般写得精彩,这或许是受了由来已久的应试文、范例文的荼毒。却不知游记之文字,且游且记,除了山水,更有人物,还是互动,还有思考,还有宏议,还有细语等等,这些才是保持文字灵动的所在。山水自不能言,人与山水相彰,游记则活。重要的是,当试图以近于纯粹的景语来构成一篇游记,那也就是尤其考验才力的时候了,而且这样的文字容易重复。对于当今散文大家来说,我个人觉得台湾的余光中早中期的一些游记散文是这类文字的翘楚,其文字汪洋恣肆,文白相融,大段大段流衍成文,精细处如工笔,粗犷处如写意,几乎也不可模仿了。便是余光中本人,若要想再出这样的文字,估计也不是易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