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9|回复: 1
收起左侧

答友人菜市疑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译者 于 2011-12-10 18:39 编辑

      一庖姓老友数日前特意通报我:“电视和报纸上都说了,郑州周边县市,现胡萝卜量大价贱,已伤菜农,中牟县更是到了——百斤胡萝卜仅值一碗面钱......”       昨我俩结伴往陈寨蔬菜市场。归途,他谈了多年来积出的几点疑惑:
       一是于菜农这方,但凡遇某种菜(相对于菜农而言)已是量大价低,出现卖难之困局(甚至烂于地),按常理说市场也应反映出这种菜的价格会随之大幅下滑,而依他数年的买菜经验,这种供方卖难,则售方价低的等号在都市的菜市场里大多没成立(或不明显);
      二是于市场这方,但凡是已被沦落为过剩蔬菜,出现的是其价格没有大幅度下滑同时,反倒是出现了经销该品种蔬菜的商户却没有平时的多了,量似乎也没有平日里大了......
      老庖的疑惑,也是近几年来早已隐约于我意识中之困惑。只是没有仔细、认真地调查、考证其所以然。
      我平时就是爱操闲心的,与老庖分道后,就一直在琢磨这个现象,也似乎理出了少许眉目,但不经事实考证,也觉得似是而非,不宜妄下结论。今晨练结束,便顺道趋菜市场探究了。为了获得详实的答案,不避人嫌,不省唾液,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遭受个别商贩冷遇(碍其销售了)后,遇到了几位热道衷肠的商贩,他们全是多年的蔬菜经销户,分别来自省内各地。这些经销户给出的答案是:
     一,对于“供方卖难,则售方价低的等号大多没成立(或不明显)”,这是实情。
     原因是:对于蔬菜这个行档,以郑州为例,现今的流通渠道出现了多环节。一般是:田间(即菜农)——代购——一级批发——二级批发——销售商——消费者。此诸环节,也不是固定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多有少,各不相同,但从田间到餐桌这个过程,已不是简单的单极式走向,其间诸环节都要发生费用,这就是消费者明知某种菜都到了菜农卖出难(或将烂于地里)的局面,而没有体会(或体会不明显)到零售价大幅降低的实惠。
      二,对于“已被沦落为过剩蔬菜品种,出现的是其价格没有大幅度下滑同时,反倒是出现了经销该品种蔬菜的商户却没有平时的多了,量似乎也没有平日里大了......”,也是真实体现。
      原因是:对于蔬菜流通的各中间环节之从业者,引导他们选择经销哪些品种、数量等,依据的是“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多寡”来取舍的。而绝非一味顺应社会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此为花最少的钱,购满意的菜),这样就会出现如问题所提的那种“反倒是出现了经销该品种蔬菜的商户却没有平时的多了,量似乎也没有平日里大了”之气象。多年来蔬菜经销行档中早就形成了“啥多(相对过剩),啥赔,啥缺(相对缺少),啥赚”的行业经。故出现“被沦落为过剩蔬菜品种,经销该品种蔬菜的商户却没有平时的多了,量似乎也没有平日里大了”,这反倒是经销商智慧的体现......
       调查结束了,心绪却不轻快,倒觉得似是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菜农辛苦劳作,心中渴盼着能获得丰收,以期能有多的收入;可事情绝非就能遂了菜农心愿,假或是同期上市量大了,最难心的“菜贱伤农”之悔便如魔来缠......,往日那与菜农呼兄称弟的经销商,此时便看不到“兄弟们”之难了,遛之大吉......,另外消费者那边,却未必就不需要这种菜,也未必人人有能力消受得起市场上那般零售价。
       我在想,这个怪圈,也只是困惑了我这等愚人罢了,而老天爷早就看到了多种“菜贱伤农”事——菜农愁、商人躲、穷人碗中菜不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12-1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写就的一篇直接关系民生的杂文评论,现实性较强,具有一定说服力。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1:35 , Processed in 0.0771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