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3|回复: 3
收起左侧

[杂文评论] 评“人民日报:媒体过分渲染腐败加剧公众焦虑情绪”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六楼旧主 于 2012-3-13 08:24 编辑



        评“人民日报:媒体过分渲染腐败加剧公众焦虑情绪”


      看到“人民日报:媒体过分渲染腐败加剧公众焦虑情绪》一文,大体同意。但也觉得有几个地方还需商榷:
    一是对诸如所举狂年少轻者打伤他人,父母到医院探视致歉,“八成是仗势欺人给对方施加压力”;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总能引发不少人的围观——“看哪,又一个贪官自寻短见了”。这种并无根据的揣测甚至推而广之,变成一些人对某些特定群体的预判:“不查孔繁森、一查王宝森”,“品质好的人肯定没法在那里边混”……”之说,言之凿凿地做结论是导致:在信息公开不断推进但又不足以完全赢得公众信任的转型期,人们的一些猜测想象由于不时得到“印证”而加深,逐渐固化为条件反射式的成见。如果这种成见不断生长蔓延,理应融洽的社会关系便有被割裂和极化的危险。”觉得有失偏颇:所举实例皆出自市井极少部分“缺乏理性、思想不成熟”的轻薄儿臆测,不足以为证;其不尊重事实的言辞,并不代表着成熟、理性的主流判断;更不会误导富有理性、思想成熟者,相反,会被视为不负责任的非理性主观臆测。这就仿佛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不会成为杀人犯,但却不能阻止个别人犯杀人罪。相反,视杀人者为不齿!
    二是对“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甚至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就不可避免地加剧公众的焦虑情绪,激发更多“腐败猜想”,让人产生“越反越腐”“无力回天”的错觉。这提醒我们,在报道敏感度很高的反腐新闻时,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把严肃的反腐新闻变成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不能为了迎合猎奇心理,把反腐报道情色化,以耸人听闻的手法满足低级趣味;”这个说法有较大异议:“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主要是被引为“做为佐证腐败者其腐败劣迹日记及其性腐败堕落的情人”等腐败细节,一是进一步揭露着贪腐者之丑恶嘴脸;二是可以提醒广大“手中握有公权者”,引以为鉴、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三是昭告庶民:“此行为丑也,君子不齿”,引导人们睁大眼睛,从腐败易发的环节,来有效地发挥社会的监督职能。绝不可以简单地概之为“把严肃的反腐新闻变成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不能为了迎合猎奇心理,把反腐报道情色化,以耸人听闻的手法满足低级趣味;”。诚然,社会固复杂,也不排除这类细节的确会满足一部分浅薄之士的“猎奇心理、低级趣味”;但事实是真?或假?以及是否的确反映了腐败事实,是否起着警示、教育作用,此才是判定取舍的主旨所在!不能因“有小疾而废之”!再者,增大真实反映腐败事实的报道面,不但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而且会极大地消除“腐败猜想”的生发。故当持“疏”而非“堵”的态度。
    吾观今天的社会,早已绝非往日之气象,社会之中流砥柱是30岁至70岁的这个年龄段的人们,这群人思想成熟、作风老练,大多不会“人云亦云”;即便是相对缺乏实践经验的80.90后,但这却是一个普遍具有着较高文化、科学知识、富有创新朝气、积极进取的新鲜群体,我们有理由树起相信民众觉悟的信心!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因噎废食”!时刻尊重“镜子”,多从自身找问题,多从矛盾生发的根源找问题,进而正确地解决问题。


附2012年3月1日人民日报:《媒体过分渲染腐败加剧公众焦虑情绪》全文如下:
     进入新媒体时代,言论闸口日渐拓宽,信息来源变多变杂,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也给舆论引导增添了难度。

年少轻狂者打伤他人,父母到医院探视致歉,“八成是仗势欺人给对方施加压力”;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总能引发不少人的围观——“看哪,又一个贪官自寻短见了”。这种并无根据的揣测甚至推而广之,变成一些人对某些特定群体的预判:“不查孔繁森、一查王宝森”,“品质好的人肯定没法在那里边混”……

在信息公开不断推进但又不足以完全赢得公众信任的转型期,人们的一些猜测想象由于不时得到“印证”而加深,逐渐固化为条件反射式的成见。如果这种成见不断生长蔓延,理应融洽的社会关系便有被割裂和极化的危险。这样的情势下,媒体应该怎样作为,才能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

驱散“腐败猜想”,绝非埋起头来当鸵鸟,无视客观存在的腐败现象。恰恰相反,只有充分正视这一现象,才能恪守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团结更多人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有人担心,媒体曝光的贪官,会不会让人产生“腐败越来越严重”的印象,会不会影响党的形象,消解社会信心?这些担心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证明,那种捂着盖着怕揭短的心理,只会令群众失望。在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今天,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手段。事实是,在公众、媒体、纪检监察部门的合力作为之下,一些腐败官员被绳之以法,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主流媒体及时准确地报道郑筱萸、赖昌星等大案要案,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表明了我们党“有腐必反”的决心。

人们对腐败的印象,大体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本人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二是新闻媒体“重构情境”传递的信息。媒体分寸把握得好,有利于达成反腐共识、遏制腐败现象、增强反腐信心。相反,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甚至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就不可避免地加剧公众的焦虑情绪,激发更多“腐败猜想”,让人产生“越反越腐”“无力回天”的错觉。这提醒我们,在报道敏感度很高的反腐新闻时,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把严肃的反腐新闻变成八卦新闻、娱乐新闻;不能为了迎合猎奇心理,把反腐报道情色化,以耸人听闻的手法满足低级趣味;更不能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

在这一点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制定的“法律打击、预防控制、教育绝缘”三管齐下的反腐战略可资借鉴。一方面,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要以客观理性充分的报道揭露腐败激浊扬清;另一方面,媒体一定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传播的社会效果,拿捏好报道的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消减和驱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想”,凝聚起“与腐败斗争到底”的共识和力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3-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将题目改为:是腐败过分严重还是过分渲染腐败加剧公众焦虑情绪。另外,本论坛实不是与党报辩论的场所,仅仅是文学论坛。建议作者将此文发《红网》之类的网也许更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楼上斑斑把楼主的分类改一下吧。
    再有,对政府的不信任不是网络搞出来的,是政府自己只放正面消息。
    是人都知道不可能“无错”,自我吹嘘导致自我膨胀,不要只怪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译者 于 2012-3-4 07:52 编辑
    qugaolin6 发表于 2012-3-2 13:19
    建议将题目改为:是腐败过分严重还是过分渲染腐败加剧公众焦虑情绪。另外,本论坛实不是与党报辩论的场所, ...

    谢谢你的赐教,斗胆测你:不谙世事!你之于对诗的理解,与我有本质上的差异(上回我发的5篇你视之为“非诗”)。诗者乃出自于心、情、理、法、德之音也,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其作用是多重的,而最最重要、最具意义的作用即在于其歌颂真善美、鞭笞恶邪丑;在于其的警示、世方面;而绝非仅在于滋润眼球、抒发个人自私圈子的情趣,如是,则诗之悲也!君不见:李太白之诗,多不押韵乎?而其堪呼诗仙也!还有泰戈尔、雪莱、歌德等名垂史册。鄙人认为:最具诗之要义者,当属利国、利民、利德、利理、利情、利时、利事、利世之作也!而非为诗必当“押韵、风趣、幽默”诸类矣!拙见辞微、且意浅,得罪处不胜至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2-22 13:21 , Processed in 0.0739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