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3|回复: 12
收起左侧

[散文] 车过尼亚加拉瀑布 (流水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1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开中餐馆的同乡老板娘
  
  2008年2月份“因公”去了次次加拿大,目的地是多伦多(Toronto)南郊。虽然是因公,车旅费不用自己掏,但是费城离美加边境的布法罗并不遥远,大约也就六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们决定租辆minivan开过去;如果乘飞机的话,去机场、候机等也得好几个小时,而开车还可以欣赏沿途各异的自然风光,特别是那心仪已久的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其时虽然是冬天,瀑布水量比盛夏时小很多,但我却是第一次看大瀑布,水流量每秒多少立方米都足以给我惊喜,所以并不介意。
  
  因为是第一次去加拿大,所以出发前自然经过了较为仔细的行程安排,包括出关、入关的细节和注意事项,特别是护照、签证等证件。那时气温明显回暖,在费城只需穿一件较厚的上衣就足够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都还是约定带上了大衣或者羽绒服。
  
  因为时间有限,为了匀出时间看瀑布,那天我们天刚刚蒙蒙亮就启程出发了。毕竟是冬天,出得费城后,沿途高速的车流就逐渐稀少了。越往北,人烟越发稀少,高速公路旁边的山麓也能慢慢看到零星积雪,当到达纽约州北部时,就能见到大片甚至厚厚的积雪了,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到因纬度而造成的气温梯度。随即绕过罗彻斯特(Rochester)的南郊,到达一个称为巴托维亚(Batavia)的小镇,此处离海关布法罗(Buffalo)已经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了,于是我们计划出高速路,在该镇找个诸如麦当劳或者Burger King之类的快餐店将温饱问题解决,然后将汽车油箱加满(据说加拿大的汽油比美国的贵),做好了出关/入关的准备。
  
  巴托维亚实在是小,还不如我们常见的一个小县城那么大,90号高速公路就只有一个出口通往巴托维亚。尽管如此,巴托维亚却是在罗彻斯特和布法罗之间的一个主要小城,有一个小机场,也有一个Community College(相当于我们的职业技术学院之类,一般只开设两年制的专科课程,一般由县政府或者比较大一些的小城市开设,但是受州政府控制),附近的农家那些学习不太好的或者家境贫寒的,往往就在这里的CommunityCollege就读,学费很低廉。几条公路在小镇交汇,居住了大约几千人或者一万人。整个小镇被覆盖在一层冰雪之下,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除了几条公路外,也几乎见不到车辆,眼见的只有一片洁白,让人四顾茫然、莫辨东西,顿生一种孤独感。
  
  下得高速公路,沿着那条大马路南行,沿途所见的,很多都是餐馆和旅馆。小镇的经济,除了依赖附近的农产品外,就依赖这类和旅游、餐馆旅社来维持,大公司和联邦政府、州政府是很少来这里投资的。不久就到了小镇的中心,看见一家快餐店,开过去,下得车来,只觉冷风飕飕,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寒颤。即使在这样的“闹市区”,也难以见到几个行人,宁静安详之中也能体会出几分孤单孤独。像这样的小城,还有比它更小的小镇乃至农庄,似乎远离了尘世间的繁华和喧嚣,世代繁衍,冷冷的北风也不能将它吹没,它有的是那种顽强和忍耐。同车的另外两人都是老美,一男一女,见我盯着马路的斜对面发呆,就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然后笑道:“New China Chef (注:餐馆名字)?去吧,中餐我们也喜欢吃呢。”
  
  美国的中餐馆太多了,大城市自不待言,像这样的小城市往往也有好几家。说是中餐馆,其实绝大部分中餐馆早就不是纯粹的中国风味,像那种正宗的湖南辣味和四川麻辣风味,这里很难找到了。生意难做呀!中餐馆为了生存,大抵都搀和了普通美国人喜欢的那种酸甜味道。我吃过的最辣的还是泰国风味的菜,那种辣,出乎意料的厉害,比我们那种朝天辣椒还厉害,让我记忆犹新至今,害怕至今:)
  
  入得 New China Chef,陡觉光线黯淡下来,拐角处的柜台走来一个和气的、略胖的中年妇女,笑脸相迎。她见到我,略一愣,也许在他们这种小地方,很难见到一个异乡同胞了吧?这时正是午饭时分,也许受天气影响,生意显得很清淡。中年妇女显然是老板娘,为了节省开销,将带位、接听电话、结帐等活一肩挑,也许是因为职业缘故,脸上堆满了笑,但是你如果透过那份笑容,也许你能品味出几分沧桑和无奈,我都恨不得想定下两份食物,这样结帐时能多付给她一些。当然我知道这种想法很幼稚很蠢,于她的餐馆经营全然没有任何帮助,但是我确实愿意那样做,哪怕被别人笑话。记得我以前在家里帮父母去买菜,我时不时地因为可怜那些菜农而故意买些黄叶子或者发蔫的菜回来,以至我母亲都骂我太蠢,而且屡教不改。
  
  我向两位同行告了个罪,就跑去前台和老板娘搭讪。没几句话就得知大家原来都是同乡,真是巧合,大家相视一笑。和老板娘突然说起长沙话,因为久疏乡音,开始竟然觉得很不习惯。老板娘说,她们一家原来都在芝加哥地区开了家Buffet(自助餐馆),开始赚了些钱,后来(大约是指911事件)遇到经济萧条,餐馆也倍受打击,再加上那些墨西哥人和老黑,都是胖胖的,吃得很多,自助餐维持不下去了,于是将餐馆卖掉,来到纽约州北部的这个小城,经营了目前这家餐馆。以前这个小城就两家中国餐馆,一东一西,相安无事,倒也各自能赚些辛苦钱,可是前年又冒出了第三家中国餐馆。小镇就一万来人口呀!这下分去了生意不说,大家似乎都卷入了恶性竞争。尽管农产品涨价了,汽油和运输费用上涨了,他们的菜谱可不敢随意提价,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挤垮。目前餐馆只能依靠低价吸引顾客,在死撑。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酷爱棒球,目前就在小城的Community College读书,学费都是他自己挣的。小儿子尚在读中学。
  
  吃完饭,三人结帐下来,包括税,共三十多块钱。我用信用卡结罢帐,给了老板娘一张20块钱的现金,作为小费。岂料老板娘摇头道,今天能见到老乡说几句家乡话,已经是老天爷恩赐了,我本要免费请你们吃饭的,岂能收小费呢?我笑道,收下吧,小意思,其实我也挺高兴的,这小费吗,我回去后能找老板报销,可惜今天我们还要过海关去加拿大,不能多呆了......说完我就将这张纸币丢在柜台上,转身就走。不料刚推开门,老板娘就追了上来逮住了我,边说边将小费塞在我的手心里,道,我真不能收你的小费,如果你一定要给,就是你看不起我......真希望你回来时还能上我们这里来吃饭......其实这怎么可能呢,今天大家只不过是萍水相逢而已......老板娘说着说着,竟然有些语无伦次。
  
  吃罢午餐,心里觉得热乎乎的,感觉踏实多了,大家于是鼓把劲,抓紧上路。毕竟,如果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要是老天爷下起了大雪,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路上不由自主地想起老板娘,眼角有些酸酸的,竟然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觉;再想想,大家原本素不相识的,我这是不是自作多情?暗暗有些后悔没有问及老板娘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不是吗?尽管大家萍水相逢,此生此世估计很难会再次相见,而且似乎也没有再见的必要,但是若说要刻意将这普通而平凡的老板娘从心痕里抹去,不留一丝痕迹,那我未免会有一种犯罪的感觉;但是若说刻意记下老板娘的姓名,却也未免太着痕迹了。痴人般的患得患失呀,不是么?
  

  2)尼亚加拉瀑布
  
  布法罗俗称水牛城 (Buffalo 本身就是水牛的意思),位于美加边境,也是纽约州仅次于纽约市的第二大城市,纽约州立大学(SUNY - State Univ. of New York)的几个分校中以布法罗分校最为有名。北郊的卫星城尼亚加拉瀑布城(Niagara Falls)被尼亚加拉河(Niagara River)一分为二,西半部分属于加拿大,东半部分属于美国,都称为尼亚加拉瀑布城,依照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而命名,小城内餐馆和宾馆星罗棋布,这也是其经济的主要来源。尼亚加拉河有时也称为“尼亚加拉海峡”,因为它很宽阔,只有50多公里长,连接着北美五大淡水湖中的两个: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伊利湖的湖水流经尼亚加拉河,在尼亚加拉瀑布城附近由于巨大的地质落差而形成了著名的自然景观: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城的积雪)
  
  布法罗和尼亚加拉瀑布城附近有三座美加边境界桥,其中以布法罗的和平桥(Peace Bridge)海关最大,这也是美加边境仅次于底特律的第二大海关,我们就是从和平桥进入加拿大的。因为天气寒冷,加上不是周末,所以入关很顺利。据说在夏季的周末,这三座海关桥上通常都塞满了车。出美国海关时根本没有看到海关人员检查什么。在桥上隔老远就看到边境处一幅巨大的广告画:Welcome to Canada,心里不由一丝激动,尽管美国和加拿大相似,但我这毕竟也算踏入了第三个国家的领土。同行的是两个老美,他们只需出示护照,无须签证(以前连护照也不要,只需驾照即可),而我也有入加的签证,所以三人坐在车上,将三本护照递给海关人员,不消一分中就打发走了,连车上装什么都没有检查。我有时很蠢的想,如果我在车里某个隐秘处藏支枪,或者一包毒品,难不成他们一定能检查出来吗?要知加拿大是禁枪的国家。
  
  车子驶入加拿大境内,我立马就感觉到它的地广人稀。安大略湖区是加拿大的精华部分,但是即使这样,除非你到了多伦多或者日渐衰落的蒙特利尔,你能感觉到的就是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愈发觉得自己的渺小。高速公路上终于看到了久违的SI国际度量衡单位(例如我们走的这条高速限速100公里/小时),那种久违了的熟悉,像重回手心的一捧清泉。不像保守的美国,至今沿用英制,而英制的祖师爷英国都早已不用英制而用国际SI系统了。
  
  在高速公路上开了约40公里后终于看到了“To Niagara Falls”的标志。顺着标志,汽车驶入一条称为McLeodRoad的宽阔大街,然后大家齐心合力盯着路口的指示牌,生怕遗漏掉路标而迷路。街上到处都是餐馆和宾馆,只不过现在是旅游淡季,宾馆生意清淡而已。街上积雪明显,有些不平整的小街上还要肮脏的积水。这样拐了几个弯,忽然觉得行人多了起来,心想这一定是到了尼亚加拉瀑布景点附近了。
  
  
    (我们所住的宾馆,离瀑布不远)
  
  待我们找到停车的地方(要出钱的,呵呵),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多。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更短(不是吗?要是到了北极圈以北,就能见到极夜/永页的,对不对),所以我们决定赶紧去看瀑布。同行的两个老美身体好,不怕冷,因此,尽管我的大衣就在尾箱盖里,我却是不甘示弱地紧跟过去,连大衣也懒得去拿。这大衣之类的我极少穿过,我就不信加拿大的冬天能将我怎么样。所以,我披上上衣,带上围巾,就朝人多的地方奔去。停车场离瀑布近景点差不多有一里路。
  
  最先看到的是宽阔的尼亚加拉河河水。这里离瀑布大约只有一百多米,尼亚加拉河河床很明显有好几度的倾斜。
  
  
  
  汹涌的河水随即变成了壮观的大瀑布。瀑布分为两部分:马蹄形瀑布(大部分在加拿大境内)以及美国瀑布,马蹄形瀑布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主体部分,也是其中最为壮观的。以下几张图片除非特别说明,都是马蹄形瀑布的:  
  
  
  
  
  
  
  
  
  看到巨岩下那栋房子了吗?那栋房子是水帘洞的出口。
  
  
  
  
  
  尼亚加拉瀑布之“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属于美国,这个瀑布比较小(冬天更加显得水量不足)。下图对面那些建筑,属于美国境内的尼亚加拉瀑布城。瀑布底下不当水直接冲击的地方,以及远处的河水上,因为潮湿和寒冷的气候原因,覆盖有一层很厚的积雪。据说有的积雪深达十米。
  
  
  
  位于尼亚加拉城之间的边界海关桥:彩虹桥(Rainbow Bridge)。左边属于加拿大,右边属于美国。自然,我们也可以不走布法罗的和平桥,而走此桥过海关。
  
  
  
  我这里截取了一个卫星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在瀑布附近,“山羊岛(GoatIsland)”将尼亚加拉河一分为二,左半部分(西面)因为河面宽阔,所以水量也比较大。由于地势的原因,西边的瀑布(主要属于加拿大)呈U字马蹄形形,所以被称为“马蹄形瀑布”,落差大约50-60米。当然,就高度而言,那是没法和安赫尔瀑布相比(落差几乎一公里),但是其宽度(约800米)和水量却是世界上很少有其它瀑布能相提并论的---当然,非洲的那个维多利亚瀑布除外,那是个异类。在盛夏旺季,马蹄形瀑布每秒水流量在5000立方米以上(长江年平均流量约为每秒30000立方米)。相比之下,右边的美国瀑布就只有300多米宽,落差也只有约20米,气势上比马蹄瀑布小多了。
  
  
  
  尼亚加拉这个词语在印第安语中就是“雷神之水”的意思。要是在夏季,远在一公里之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瀑布的轰鸣之声,花十几块钱可以坐船到达瀑布谷底下,披件雨衣,让水花溅得浑身透湿,在极度兴奋之中忘情地尖叫;或者登上了望塔(不过了望塔在美国境内,加拿大这边没有,因为最大的马蹄形瀑布主要在加拿大这边,在美国境内不太容易欣赏到全景),等,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美国东海岸的山脉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所以自然景观远不如西海岸。密西西比河以东只有六个国家公园,但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如此雄伟壮丽的瀑布堪称人间奇景,竟然没有开辟为国家公园(只有纽约州在瀑布旁的山羊岛上开辟了个州立公园:Niagara Reservation State Park),岂不怪哉!究其原因,原来美国这面靠瀑布的地方原是一块私人领地。后来地主把土地捐给了纽约州政府,条件是不能有商业开发。因此,美国这边的瀑布区就成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州立公园。
  
  
  
  由于空气潮湿,时气温在零下好几度,加上北风袭袭,天空还飘飞着小雪花,所以没有呆多久我就感觉受不了了。遇上阵风吹来,我都只能转过身去,用背迎着北风,感觉几年来都没有那么冷过!这样忍着刺骨的寒冷,好不容易沿着瀑布又走了十分钟,忽然见到马路边有一块巨石,见图中说明。这块巨石长61米,宽18.3米,曾经位于马蹄形瀑布的瀑布口,后来由于出于安全考虑,巨石突出的部分用炸药炸开,这块巨石就是被炸下的突出部分。  
  
  自然,没有过多久我就灰溜溜地钻回汽车里了,在车里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还好,老天爷保佑,没有感冒。
  
  美元在加拿大通用(至少在边境的地方通用)。由于美元贬值,那时一加元大约能兑换一美元(之前一加元大约能兑换0.7美元),这样也好,如果你购物、上餐馆或者住旅店,店主说多少加元你就给多少美元就是,少去很多计算。但是如果加元-美元按照1:1兑换的话,那么很明显的,加拿大的物价要比美国贵,因为在加拿大吃顿麦当劳套餐需要八、九加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5-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没机会亲自去了 只能跟着荆棘鸟就这么神游了一遍尼亚加拉瀑布 图片拍出来还是很壮观~~身处其间的感觉会更加不同吧~~一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至今怀念那位同乡老板娘:)

    某位老乡是这么留言的,ZT 如下:
    -----------------------------------------------
    尼亚加拉瀑布的形成,除了两湖之间的落差,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那里的地表被岩石覆盖,深层一点的地方,反而比较松软。尼亚加拉诃的冲刷,将瀑布底下的河床掏空,使得瀑布口的河床隔一段时间就崩塌一段距离。多少年下来,瀑布已经从安大略湖附近,退倒了现在的位置,但瀑布口始终保持着对河床的垂直。据估计,若干年以后,当瀑布退到不同的地质区以后,这种崩塌--退却的过程将停止,代之以从上到下的坍塌。那时,人们有可能有看到一个“尼亚加拉险滩”了。不过,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我们的有生之年,不用担心的。

    另外,加拿大瀑布,也叫马蹄瀑布,大半对着加拿大方向。在加拿大那边看瀑布,有更好的视角。同时,加拿大那边,瀑布附近商业也发达得多。美国这面靠瀑布的地方,原来是一块私人领地。地主后来把土地捐给了纽约州政府,条件是不能有商业开发。因此,美国这边的瀑布区就成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州立公园。

    清晨散步,听着河水赶路时的喧嚣,看着一层薄雾飘在喘急的河面上,再想想水花们义无反顾地从瀑布飞身跃下,成就了那让人叹为观止的雄伟,多少世俗的烦恼,都可以忘却。大瀑布边上绝对是最佳散步场所之一,尤其美国瀑布的上游那一段,加拿大那边看不到的。

    同学们有机会到大瀑布,早上在美国这边散步可不要错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则留言可能代为解释了,为啥  Niagara Falls 没有被开辟成国家公园。美国的国家公园大抵集中在中西部,东部很少,Niagara Falls 尤显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萍水相逢……
    谢谢分享。^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看片片就可以想象一下了,太壮观了!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2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楼主《开中餐馆的同乡老板娘》这篇文字,在遥远的异乡,能够遇见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雨晗烟 发表于 2012-5-22 02:58
    很喜欢楼主《开中餐馆的同乡老板娘》这篇文字,在遥远的异乡,能够遇见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搭谢含香、清雨。
    说几句那个老板娘,她在那样的小镇,实际上颇有点与世隔绝的味道。人是以群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搞的,木打完就发了:((((
    那样的小镇,几乎是没有中国人的 (因为太偏僻,没有什么好的工作机会),她们那样的人,除非是第二代移民 (她不是),一般英文是不好的,融入当地社会谈何容易。他们要谋生,挣点钱真的不容易。

    我不能说同情她,否则没来由倒莫明其妙地看低了人的尊严。当时我还是个学生,薪水有限,给个 $20 的小费也不容易,呵呵。她果然不肯要。萍水相逢,这是道风景是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5-2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们有机会到大瀑布,早上在美国这边散步可不要错过。


    这个建议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8 12:0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5-23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壮观!不能亲临其景,却也心旷神怡,谢谢啊荆!{: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曲版和水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06:38 , Processed in 0.0834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