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6|回复: 5
收起左侧

[建议] 【转贴】分析QQ群和社区论坛的‘纠’与‘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10-3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有论坛的站长可能都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QQ群和论坛到底改怎么样去整合,怎么样各取所需良性发展。 discuzQQ的结合,是更好的服务我们站长还是只是控制用户的一个手段?

      先来分析一下QQ群和论坛的优劣势

      QQ群的优势:

      1.能实现即时通讯聊天,发表话题快捷。如发表聚会通知QQ群的效率要比论坛高很多,重要消息可以群邮件发送。

      2.发图方便,可以发送较多的QQ表情。

      3.有效的给对方留言。

      4.可以传输文件

      5.可以音视频

      6.实时互动可以凝造群内氛围

      QQ群的劣势:

      1.QQ群无法引起大众广泛重视,不能在网络上形成影响力,QQ群是一个无规则的网络产品。

      2.信息储存能力不够,很多同样的问题有时需要在群里提出好多次。刚解答完又有网友问

      3.只要在线,如果不屏蔽消息,那么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人家是不是对你说的,你都会看到,如果屏蔽了消息,又怕漏掉了跟自己有关的重要信息。

      4.Q群里发比较长的文章会影响阅读

      5.群的人数上限

      6.不能发送大量的照片,QQ群空间技术并不成熟。



      论坛的优势:

      1.论坛在网络上有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引起各界友人和商家的重视,权威性强一点。

      2.你可能没有QQ号,或者公司不给你上QQ,甚至你连论坛的一个ID还没有来得及注册,没关系,论坛就在这里,丝毫不影响你的阅读。最重要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常常面临很多信息,在论坛,你可以选择性的浏览自己喜欢的栏目

      3.网络资源共享。你可以用论坛的搜索引擎搜索相关新闻。社区相册可以上传很多你愿意跟网友分享的照片;对别人发表的见解你可以委婉地通过表情符号表明自己的立场。

      4.可以发送储存大量的信息和文件,如果网络上论坛还存在或经的起病毒的考验,那么这些信息和文件永远不会丢失。(注:事实上论坛分享文件能力也有限,要么附件很小,要么下载要收费)

      5.多功能的短消息消息系统。论坛管理员和板猪可能会给你发个短消息,提醒你最新的活动;某个网友或许给你发个短消息请求“私聊”;不定期你会收到一些公告,还有,谁谁谁回复了你的帖子,最重要的你可以直接点你想发送的ID号就能发送你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很强大的私密性连管理员都无法查到……

      6.文档的备份性强。你发的一个信息帖子在不被删除的情况下可以保存很久,随时可以翻出来看一看。

      论坛的劣势:

      1.由于论坛功能齐全强大,门类众多,因此你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熟悉学会使用这些功能。

      2.响应文明办网的号召,你不能随心所欲地骂脏话。受国家新闻总署的管理,一些敏感的字句在某些特定的段必须接受审核。

      3.浏览大量的信息和文件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

      4.浏览有些版块和资源也许你还要注册。

      QQ群和论坛矛盾和互补:

      QQ群和论坛矛盾:

      很多站长在建好社区之后,都会建立一个或多个的基于网站交流的QQ群,发展的会员都通过论坛上贴的群号加入进来。可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往往随着会员更多的加进QQ群以后,QQ群内反而变的更活跃。有些问题或者论坛会员自己遇到的事等等信息都被发在了群里来咨询或者讨论,原本这些应该是放在论坛上的缺被忽略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增加论坛的粘性,却发现为他人做了嫁衣,提高了别人用户的活跃度。随着有的站QQ群越来越多,会员流失现象更严重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用户是重在培养的,一块施了肥的地你下的是土豆种子种出就是土豆,下的是青椒它不可能长出土豆。

      QQ群和论坛互补:

      QQ群和论坛本身就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一个是线上的线上,一个是线下的线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论坛上挂这QQ群的宣传,QQ群上挂着论坛网站的地址。可以看到很和谐的一面。自从腾讯收购discuz后,QQ群对discuz的整合也做了一点。比如云平台的QQ群应用,可推送论坛网站最新信息到群应用上。QQ本身也对论坛的一键登录做了开放。论坛举办的线下或者线上的活动可以透过QQ群来实时宣传,QQ群还可以及时的让论坛用户跟管理者面对面的交流提意见让网站更好的发展。可以说找到了利用QQ群和论坛综合发展的点,对网站的用户服务性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怎样才能有机的结合QQ群和论坛:

      QQ群要比论坛方便,大家在群里可以很直接的进行思维碰撞,论坛就有它自身的局限性。QQ群相当于一个即时聊天的工具,聊过后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论坛虽然上贴有些慢,但留下的终究是留下的。所以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区别就是文字存档的不同。打一个简单的比喻:QQ是快餐店,聊天的内容就是快餐,而论坛是大饭店,谈论的话题是自己精心烹制的大菜。快餐店没法出大餐,而大饭店如果去做快餐,恐怕是没法和快餐店相比的。而现在却是一个快餐文化繁荣的社会环境。尽管现在快餐文化繁荣,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会静下心来慢慢的享受盛宴。在QQ群,如果一群人在聊天,热火朝天,这时一般只要在线,都会忍不住去发表几句。但论坛自身局限性,有时候发一个帖子很多人浏览过也不会回应。总之,QQ群和论坛是互补的,很多知名的论坛醒目的地方挂了十几个QQ群,反之群公告都挂了论坛的地址。但QQ群并不适宜于前沿作者们使用,崇尚最前沿的探索,致力网络影响力强大!当属论坛!

      我曾看到一个机械技术的论坛推出的一个QQ群和论坛的有机结合方案。他的大致做法是:QQ用户群里提出技术性的问题QQ群里去解答,解答完毕后把解决的过程或者直接是聊天记录发到论坛上,类似于做一个技术存档,也可以方便以后碰到此类问题的人去查阅。论坛管理着可通过提问题后发布过程到论坛的一些会员给予积分类的奖励,给予前三名解决问题的会员给予适量奖励。 ; 个人认为这个方案确实不错,既丰富了论坛内容又不失QQ群的作用。

      现在很多地方站也都有论坛和QQ群,针对这个问题就突出的更明显了。因为同在一个城市的人彼此间话题更多!把用户放在一个QQ群里他们聊天的话题更多,而且都会是实时型更多一点。有了QQ群谁还去论坛登录发帖?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一个例子在结合地方站的特点,多举办线下活动。QQ群内宣传活动、讨论活动,论坛上有活动的报名,活动后影像的保存等等。有效的结合让论坛和QQ群的活跃度共同提升,各司其职! 抓主特点:QQ群的实时性和互动性论坛的存储性和分享性。在针对自己论坛做出一个好的结合方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二娘你认为论坛的寂寞是qq群之祸?我不这么认为,qq群还是闲聊的多,顶多小范围的交流,比不了论坛。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汝今能持否 发表于 2012-11-1 13:05
    看完了..................二娘你认为论坛的寂寞是qq群之祸?我不这么认为,qq群还是闲聊的多,顶多小范围的 ...

    丫头,看帖也不看标题,转贴,里面没有我任何观点,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3:}偶酱油惯了,二娘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汝今能持否 发表于 2012-11-2 13:07
    偶酱油惯了,二娘辛苦

    丫头,知道二娘辛苦,还不赶紧上茶滴说~~~{: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1-3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QQ群与论坛 终是各有所爱的事儿~~ 不用纠结 爱哪哪吧^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6 02:31 , Processed in 0.0811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