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华夏戎狄 于 2013-1-11 19:23 编辑
古体杂咏七首 其一(发花) 风流驮经马,老去夕阳下。 长鬣仍如雪,高蹄已磨花。1 瞳仁翳浑浊,胸肌勒皮甲。2 隔钟批竹耳,濡草伶仃牙。3 恭敬小学僧,扶持以求法。 大德皆徒子,供养应奢华。4 诸国刻嘶鸣,乐土曾蹴踏。5 师兄成舍利,独自忆流沙。6 其二(梭波) 淫雨霏霏鬼啸歌,金戈铁马渡辽河。 意气但为君王死,功业不许凭天说。 猿臂鸣弦枭鸟落,红旗玄甲遮朔漠。7 短兵接得刺咽喉,虏首牛羊摘生果。8 当初风雪白登山,尔之军阵分四色。9 雉后不肯嫁公主,民女清泪如血热。10 凝恨岂能总成冰,报复岂能皆是唾。 诸狄猃狁发抖吧,瀚海狼胥我来了!11 其三(乜斜) 邓林飘粉屑,风作桃花劫。12 幽兰承露华,歌咏一时歇。 巍峨麒麟冢,寥落铜驼街。 何代无英雄,月魄有圆缺。 鱼龙格斗去,酣眠老鼋鳖。 其四(一七) 西施尝清酒,纯醪饮夏姬。13 摄魂谁最似,海伦作前驱。14 娇身颇辗转,横祸多狼藉。 可夫尽俗子,豪杰生觊觎。 武库来窃玉,上国赋无衣。 大夫七奔命,士卒填沟渠。 倾国何足道,翻覆天下棋。 其五(姑苏) 蒸鹧鸪,炙野猪。 人不来,泪扑簌。15 骑矮马,绕青竹。 阿娇好,作金屋。16 试冕旒,谢阿母。17 心竟变,情竟疏。 团扇歌,长门赋。 恨小三,卫子夫。 人不来,寻巫蛊。18 其六(怀来) 香漫瑶台杏花开,列仙雍容云上来。 青龙彩凤击鸣鼓,姮娥素女耀金钗。 火树放得星如雨,银鲸切取脍雪白。 长庚舌蹇因中酒,羲和厌饫总托腮。 女娲酸言甩王母,刑天举首说悲哀。 刘彻小子颇恭顺,暗把灵丹袖中埋。 第七(灰堆) 少妇梳云鬓,美女拟蛾眉。19 忧思忽漂转,化作彩鸯飞。20 飞飞井陉道,雁门战云堆。21 途远无气力,怯近羽翮垂。 新尸伏数万,白骨半成灰。 不见夫君影,良人问阿谁。 翩翩来鹦鹉,巧喙自幽微。 卿卿即是我,旧盟莲子肥。 壮节嗤反走,烈马陷长围。22 捐躯已三载,游魂总含悲。 地仙怜苦楚,晚赠翎血髓。 惬意即逢汝,青丝同所归。23 失手菱花镜,迷梦悸难追。24 纾解西洲路,春色等闲窥。 众鸟炫春曲,一鸟独啄葵。 逡巡言欲止,依依去又回。 最是惊心者,绿衣何憔悴。 韵依十三辙之发花至灰堆。余雅爱长吉,遂多妄拟。呕心之后,再自检视,神似者不敢称一句。非得孤愤与长吉略同,才可效法其歌诗欤?2012.12.14.华夏戎狄附记。 【题解】: 第一首写的是玄奘已圆寂,独留驮经白马回忆昔年。按《西游记》的说法,白龙马是唐僧的徒弟,我这里则解为兄弟。长路艰险,生死与共,似乎兄弟更好些。 第二首是霍去病征伐匈奴的宣言。自己最满意的两句是“当初风雪白登山,尔之军阵分四色。”昔日匈奴之强,亦如今日之米国,咱们走着瞧。 第三首写的是花易谢而歌易歇,虽英雄苦斗,又有何意趣。 第四首写的是夏姬。美人祸水,当然是胡说。然西有海伦,东有夏姬,算可是征服男子的魁首,西施等人都爆弱了。 第五首写的是陈阿娇失宠后的哀怨恨毒。于形式,参考了李长吉的《苏小小》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第六首模仿的是长吉的《天上谣》与《神弦》诸作。天上一如人世,神仙们拌嘴诉苦等项,估计也是少不了。 第七首写少妇闺中怀征人。其于梦中化为彩鸯寻夫,正遇着战死化为鹦鹉的夫君。等到梦醒游春,看到一鹦鹉憔悴似欲有言,自然心惊。至于那鹦鹉是否真的就是伊人,我是不忍做结论。 【详注】: 1长鬣:白马之颈毛。高蹄:良马蹄厚。磨花:磨砂貌。 2瞳仁翳浑浊:老年性白内障。胸肌勒皮甲:皮包骨之状。 3良马耳如批竹,杜甫《房兵曹胡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老而耳聋,所以能隔绝钟声。伶仃牙:剩不下几颗牙了。 4学僧仰慕,大德供养,言此马之老资格。 5刻嘶鸣:旧有余音绕梁之典,仿其意用“刻”字。乐土:天竺。 6成舍利:言圆寂也。 7猿臂:长臂者善射,《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枭鸟:指代匈奴。红旗:汉之旗帜尚赤。 8摘生果:死不得其时,如果实之生摘。 9刘邦轻敌冒进,被匈奴单于围困在白登山。《史记·匈奴列传》:“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 10《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彊,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柰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適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適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柰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11诸狄猃狁:皆指匈奴,其种亦驳杂。瀚海:贝加尔湖。狼胥:狼居胥山。《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三,取食於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12邓林:桃林。 13夏姬:故事好长。夏姬是陈国司马的夫人,司马死后,她和陈国国君以及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夏姬的儿子夏征舒感到受辱,干掉了陈君。楚国就乘机干涉,出兵讨伐,杀掉夏征舒,并吞了陈国。楚王要纳夏姬,申公巫臣劝阻:“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司马子反要纳夏姬,巫臣就说夏姬“不祥”。最后夏姬嫁给了连尹襄老,襄老在楚晋邲之战中,被荀首一箭射死,夏姬又和襄老的儿子黑要搞在了一起。最后,巫臣和夏姬暗通款曲,携着她投奔了晋国。子反等人气不过,就灭了巫臣和黑要的族。巫臣是狠角色,写信给子反等,说我要让你们“疲于奔命”。他向晋国建议扶持帮助吴国,并直接负责其事,吴国从此成为楚国的大害,春秋后期的“国际形势”,因此而发生了深刻变化。 14海伦:引发特洛伊战争的大美女。 15是想象的场景,并无史书记载。 16《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17景帝的姐姐刘嫖,很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可是刘荣的母亲栗姬不同意。这时,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就主动与长公主联络婚姻,阿娇遂嫁与刘彻。刘荣被废被杀,刘彻上位,与此有大关系。 18《史记·外戚世家》:“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於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19“少妇”即是“美女”,此为“互文”。 20入梦。 21飞飞:徐陵《鸳鸯赋》:“飛飛兮海濱,去去兮迎春。” 22言何以死。 23青丝同所归:化用“白首同所归”。 24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