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0|回复: 8
收起左侧

[绝] 七律·题云南蒙古族少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8-9 06:21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元拓土彩云南,湖畔山关血脉传;


    游牧已离成旧梦,农渔渐盛做新餐;


    江山易改风俗变,本性难移传统延;


    扫宇雄师无觅处,马头琴奏凯歌旋。




    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 统一了云南。

    1254年,忽必烈班师回朝,留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继续征服其余未降部落。1255年,兀良合台先后攻取了滇东北不花合国、阿合因、滇东、滇北及通海、建水一带。元朝统一后,留下了众多蒙兵屯守,一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的白阁村后凤凰山上。

    1283年在通海境内曲陀关建立了“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在河西镇的曲陀关、大寨及今九街乡的鞑靼营成了蒙古军的主要驻 扎地。元朝中后期,蒙古族中的一部分人迁到河西城等地居住,一部分人则迁居凤山脚下。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西大军进入云南,元朝政权彻底溃败,住在云南的蒙古军被击溃,四散各地,纷纷隐姓埋名,变服从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镇守通海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尽办法逐步会聚在杞麓湖西岸,成为一个蒙古族聚居区,繁衍生息到现在。[3]散居的蒙古人多改为汉族,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住在河西城、鞑靼营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则搬迁到凤山脚下,渔户村(今兴蒙乡)成为云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

    元朝以后,远离大草原的云南蒙古族居民,离开了马背,过着上山而樵,下水而渔,缘田而耕的生活。他们利用杞麓湖丰富的水产资源,捕鱼捞虾,以发展渔业而著称,并打桩垒埂,移石筑坝,把湖边大片沼泽地变成了数干亩良田,使蒙古族聚居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以上据百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6 19: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2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已有,寡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8-9 06:21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子姑奶奶 发表于 2013-7-29 17:29
    这诗写清楚了事情,律写得有板有眼,诗味嘛似乎少了点点,问候木易

    记得沙奶奶是样板戏《沙家浜》里的啊,您真是老资格了;

    谢谢您的点评;

    说到诗味,可能各人理解不同,风花雪夜是味,高歌长吟是味,深沉含蓄也是味,总之,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不故作姿态,媚俗取宠,也就到达写诗的目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8-9 06:21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斛离殇 发表于 2013-7-29 19:52
    格已有,寡味

    谢谢您的点评;

    本人喝酒不写诗,写诗不喝酒,所以可能没酒味,没风骚,没有故作姿态,没有无病呻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6 19: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7-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周易天 发表于 2013-7-30 09:17
    谢谢您的点评;

    本人喝酒不写诗,写诗不喝酒,所以可能没酒味,没风骚,没有故作姿态,没有无病呻吟, ...

    这个与喝不喝酒无关,无病呻吟了也不叫诗味,如有得罪处,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30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味儿,与图中那蒙古族少年其实很衬了。

    个人献朵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8-9 06:21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垢 发表于 2013-7-30 12:55
    这个味儿,与图中那蒙古族少年其实很衬了。

    个人献朵花。

    谢诗友欣赏点评;

    写这诗的时候,就是根据这少年的动作、表情来琢磨的,诗友是知己啊,问好,更谢谢你的花。{: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7-30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周易天 发表于 2013-7-30 13:50
    谢诗友欣赏点评;

    写这诗的时候,就是根据这少年的动作、表情来琢磨的,诗友是知己啊,问好,更谢谢你 ...

    谢谢木周兄。^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1:34 , Processed in 0.0822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