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6|回复: 10
收起左侧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1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光在 2006/09/18 10:37pm 第 1 次编辑]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直将东海吞胸次,如饮流霞酒一杯;
想像郑公冠剑影,白云同礼水操台。
   (书法作品见:http://www.qianming.cn/viewthread.php?tid=13990&fpage=13,原件为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收藏)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9-1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二四句,可谓有奇杰气象!
    此作如削铁之短匕,锋芒毕出。我喜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1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吞胸次 次何解?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9-19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下面引用由无可奈何天2006/09/18 11:34pm 发表的内容:
    吞胸次 次何解?
    胸次,一个词。嗯,大抵相当于胸襟的意思吧。也不是很准确。心怀,胸怀,更准确些。
    宋人张孝祥有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这个挹江的举动,就与这首第一句的意思及气象相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19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胸次--心裡、心中。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明˙于謙˙觀書詩: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1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下面引用由一光2006/09/18 10:33pm 发表的内容: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直将东海吞胸次,如饮流霞酒一杯;
    想像郑公冠剑影,白云同礼水操台。
       (书法作品见:http://www.qianming.cn/viewthread.php?tid=13990&fpage=13,原件为鼓 ...
    有气魄,好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直将东海吞胸次,如饮流霞酒一杯;”
    今日领导,应有此气魄,台湾回归一统有望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潘公生平简介:
    潘受先生原名潘國渠,福建南安人,生於一九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九三零年十九歲南渡新加坡,初任《叻報》編輯,一九三四年起執教於華僑中學、道南學校及馬來亞麻坡中華中學,及任道南學校校長六年(一九三五~一九四零)。他自己並沒有受過正統大學教育。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抗戰軍興,走避新加坡,任「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主任秘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輾轉到陪都重庆避难,勝利後再返新加坡。一九五三年參加籌辦南洋大學,任南大執行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南大校長林語堂離校,受委出任大學祕書長,渡過一段沒有校長主持校務,最艱苦的四年,直至一九五九年第一批四百三十七名學生畢業,才辭去職務。
    潘受精研書法,早年師法顏真卿、虞世南,後轉習魏碑,於楷書、行書有很深的造詣,最後自成一家。一九八二年出版書法集三冊,新加坡國立博物館於一九八四及一九九一年(慶祝八十歲大壽)兩次為他舉行書法展覽。他的書法廣受各界喜愛與尊崇,除東南亞各地外,在山東曲阜孔廟、西安碑林、武漢黃鶴樓等地都可看到的墨寶。潘受也愛好寫作及詩歌創作,他曾於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參加中國「全國拒毒論文比賽」榮獲第一名(北大蔡校長元培為主任評選),早年喜寫白話詩,青年時期才致力於古典詩詞的創作,已出版《海外廬詩》(1970)、《雲南園詩集》(1984)、及厚八百頁的《潘受詩選》(1997),其中共有詩詞一千三百餘首。
    潘受的書法與文學造詣,受到國內外文化界重視。一九八五年獲巴黎「法國藝術沙龍」(Salon Artists Francais)金質獎;一九八六年獲新加坡政府文化獎章;一九九一年又獲法國國家藝術與文學(Officer des Art et des Letters)勛章;一九九四年獲新加坡卓越功績勛章(P.J.G.);一九九七年獲亞細安文化獎(ASEAN Cultural Medal);一九九八年獲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榮譽獎章,同年南洋理工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榮銜。
    潘受獻身他熱愛的中華文化,數十年如一日。他在中國書法和詩詞上的優異成就,為東南亞華人的精神文明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資產;他在藝術和文學方面的高深修養,更成為傳統中國知識份子的典範。一九九五年,新加坡政府為肯定潘受的對國家文化與教育的卓越貢獻,正式宣佈他為國寶。去年,潘受於得知南洋理工大學將授以名譽文學博士之時,特地請見新聞及藝術部長楊榮文准將,表示不能肯定自己是否應該接受這項榮譽,因為他的貢獻是在「南洋大學」,而非「南洋理工大學」。楊部長認為南大精神仍然活在南洋理工大學校園裡,鼓勵他接受。在頒授典禮中,潘受主張恢復南洋大學校名,可見他對南大感情的深厚。他的呼籲,獲得東南亞華人社會熱烈的反響。〔取材自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學名譽文學博士榮銜時,呼籲當局恢復南洋大學校名一節。頃接新加坡消息,潘老先生已於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壽八十九歲。
    潘受先生原名潘國渠,福建南安人,生於一九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一九三零年十九歲南渡新加坡,初任《叻報》編輯,一九三四年起執教於華僑中學、道南學校及馬來亞麻坡中華中學,及任道南學校校長六年(一九三五~一九四零)。他自己並沒有受過正統大學教育。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抗戰軍興,任「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陳嘉庚)主任秘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輾轉回到中國內地從事金融與工商業,勝利後再返新加坡。一九五三年參加籌辦南洋大學,任南大執行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南大校長林語堂離校,受委出任大學祕書長,渡過一段沒有校長主持校務的艱難時期,直至一九五九年第一批四百三十七名學生畢業,才辭去職務。
    潘受先生精研書法,早年師法顏真卿、虞世南,後轉習魏碑,於楷書、行書有很深的造詣,最後自成一家。一九八二年出版書法集三冊,新加坡國立博物館於一九八四及一九九一年(慶祝八十歲生日)兩次為他舉行書法展覽。他的書法廣受各界喜愛與尊崇,除東南亞各地外,在山東曲阜孔廟、西安碑林、武漢黃鶴樓等地都可看到的墨寶。潘受也愛好寫作及詩歌創作,他曾於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參加中國「全國拒毒論文比賽」榮獲第一名(蔡元培為主任評選),早年喜寫白話詩,青年時期才致力於古典詩詞的創作,已出版《海外廬詩》(1970)、《雲南園詩集》(1984)、及厚八百頁的《潘受詩選》(1997),其中共有詩詞一千三百餘首。
    潘受的書法與文學造詣,受到國內外文化界重視。一九八五年獲巴黎「法國藝術沙龍」(Salon Artists Francais)金質獎;一九八六年獲新加坡政府文化獎章;一九九一年又獲法國國家藝術與文學(Officer des Art et des Letters)勛章;一九九四年獲新加坡卓越功績勛章(P.J.G.);一九九七年獲亞細安文化獎(ASEAN Cultural Medal);一九九八年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榮銜。
    潘受先生獻身他熱愛的中華文化,數十年如一日。他在中國書法和詩詞上的優異成就,為東南亞華人精神文明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他在藝術和文學方面的深厚修養,更是傳統中國知識份子的典範。一九九五年,新加坡政府為肯定潘受的對國家文化與教育的卓越貢獻,正式宣佈他為國寶。去年,潘受於得知南洋理工大學將授以名譽文學博士之時,特地請見新聞及藝術部長楊榮文准將,表示不能肯定自己是否應該接受這項榮譽,因為他的貢獻是在「南洋大學」,而非「南洋理工大學」。楊部長認為南大精神仍然活在南洋理工大學校園裡,鼓勵他接受。在頒授典禮中,潘受主張恢復南洋大學校名,可見他對南大感情的深厚。他的呼籲,獲得東南亞華人社會熱烈的反響。
    潘公作品,可打开以下网页:
    http://www.hsm.com.cn/node2/node ... object6ai42217.html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20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下面引用由一光2006/09/19 01:33pm 发表的内容:
    “直将东海吞胸次,如饮流霞酒一杯;”
    今日领导,应有此气魄,台湾回归一统有望焉!
    说得好!也别忘钓鱼岛和南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20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下面引用由一光2006/09/19 01:33pm 发表的内容:
    “直将东海吞胸次,如饮流霞酒一杯;”
    今日领导,应有此气魄,台湾回归一统有望焉!
    潘受好诗,一光的话有理——今日领导,应有此气魄,台湾回归一统有望焉!
    欣赏后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9-2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受老师《甲子鼓浪屿重登水操台怀郑成功》

    下面引用由悟之山房2006/09/20 03:37am 发表的内容:
    说得好!也别忘钓鱼岛和南沙。
    说得好!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12:33 , Processed in 0.0815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