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0|回复: 3
收起左侧

[灌水]游伏波山(国庆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伏波山(国庆节)

临江近路自繁华,
更逢佳节锦上花。
昔日将军诗吟处,
还珠试剑传千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0-2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游伏波山(国庆节)

伏波山和马援有关系么?不知在何处?从小地理没学好,哈~~
感觉写得有些泛泛,有韵无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游伏波山(国庆节)

哦~~`
还珠洞 又名伏波岩、玩珠洞,在伏波山腹。现在的主洞口南向,高2米,洞内高4~6米,宽6~8米,总长127米。洞底面积约612平方米。洞受北西向南北两组裂隙制约,沿平缓的岩层层面和裂隙经溶解与冲刷发育形成,距今约1万年。
 还珠洞岩傍水际前漫江滨,麓遏澜回,波涛汹涌。隔江东望,葱翠绝尘。岩内唐人造像、宋代题刻特多。自唐以来,携亲结伴,游人不辍,更有煮泉瀹茗,屡游不厌,誉为“胜绝在桂林岩洞之上”者。
试剑石 在伏波山还珠洞中,明《赤雅》载:“其最奇者,有石悬空而下,状若浮柱,去地一线不合。闻昔有神人名揭谛者,试剑于此。”清金 《广西通志》说,“洞中踞石有巨人迹,宛如刻纹。又紫白二蛇,蜿蜒相向,存浮石络其项,大似老龙戏珠。”关于试剑石,有种种传说,也有说是马援试剑造成的。宋经略安抚使范成大曾在此举行鹿鸣宴,祝愿乡试告捷的举人,“应表明年第三闾”。在此之前,桂林地区出过两名状元,一是唐代的赵观文,一是宋代的王世则,传说还珠洞悬石若是“岩石连,出状元”,所以试剑石又名“状元石”,表达了人们对多出良才的美好愿望。宋梁安世在石旁题刻的《试剑石词》有“怪石虚悬象鼻”,也有称之为“象鼻石”的。

马援何许人也?
   马援,生:于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渊,东汉初年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县东北)。新朝王莽末年,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后一度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为绥德将军,继归刘秀,参加了攻灭隗嚣的战争。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十六年(公无40年)在他五十六岁时,奉诏南征交趾。两年后,擒获征侧征贰姐妹,平息动乱。马援将军遂立铜柱以为南极,表功而还。“立铜柱为汉界,一在钦州之西三百里分茅岭东界;一在凭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为海界;一在林邑南为山界。铭之曰‘铜柱折,交趾灭。’”(清乾隆十一年谢钟龄《横州志》卷九《名宦》,光绪二十五年刻本,1983年横县文物管理所重印本第171页),马援
将军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九月班师回朝,沿途修建郡县,治理城廓,凿渠灌溉,促进了岭南农业经济的发展,马援将军胜利归来后,朝廷为表彰他的战绩,封为新息侯。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在进击武陵“五溪蛮夷”时,在军中病故。后追谥为忠成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游伏波山(国庆节)

但是我说的将军不是指马援哦~~`
我说的陈毅将军。。。。。。
他有“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诗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21:05 , Processed in 0.0706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