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4|回复: 5
收起左侧

[律] 七都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1-10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速客 于 2017-1-14 07:50 编辑

                                                     七都游
                                     孤岛水中央,  迎风驭浪翔。
                                     兰楫难横渡,  人畜叹平江。
                                     喜驾虹桥起,  行车系岸江。
                                     欣逢节假日,  前往觅幽香。
                                     秋去残红在,  瘦菊肥绿扬。
                                     寒霜难令萎,  雨露润娇颜。  
                                     长卷出高手,  恬然上粉墙。
                                     清波盈墨色,  妙画韵无疆。
                                     情韵出椽笔,  书香四野翔。
                                     清明闲逸处,  游客醉骄阳。

    后记:   七都是由瓯江口泥沙淤积而成的孤岛,随着七都大桥的建成,同温州市连成一体,成为温州人休闲娱乐的新焦点。
                 立冬后,女儿驾车陪我夫妇前往游玩。届时,为旅游节而种植的大片菊花已失去了放眼花海的豪迈,却绿肥红瘦,残菊点点,展现出别样的风  韵。
                七都是远近闻名的侨乡,经济十分发达,而经济是滋养人文的土壤,所以七都的人文气息很是浓郁。我们在一个村里,看到几乎所有的房屋外墙都画有国画。在一个小广场旁的一面粉墙上。我们看到了一扇半开的旧门,门前有两级古朴的石台阶,门内可见一普通的旧桌,桌边随便的放着一张旧竹椅,门两则的屋檐下的木梁上悬挂着大红灯笼,显得十分喜庆,让我情不自禁的产生了要进去憩息一下的念头,可走近一看,所谓的梁,只不过是几块安装在墙上的方木,其余的全是画作,画能骗人,真也!

    相关帖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新年好!过了新年,又长了一岁,真是个日月无情啊。
        最近。我总觉得自己太另类了,一点也不像一个高龄的老妪。譬如这篇,在排律后面紧跟一“后记”尾巴,确实有点不伦不类,我丈夫对这样的格式给予了满分的否定,现在我想听听网友们的意见,假如大家一致持反对意见,我会改变我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5-31 08:18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1-1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往事成茧 于 2017-1-14 14:57 编辑

           愚生之见,先生此篇佳作里的排律和后记毫无差错,唯一不妥的地方,是排序。

           古人早有先介绍时间,人物,地点等等作为下文诗词的楔子,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以愚生认为先生把“后记”改为“前言”或者“引子”,放在律诗的前面,此篇佳作堪称完美。

           不才蜗居威海,期盼先生携家人雅临游玩。

    另:1、七律最后一句标点错误;
           2、虽入高龄,但以满分否定老婆的老公不是好家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成茧 发表于 2017-1-14 06:43
    愚生之见,先生此篇佳作里的排律和后记毫无差错,唯一不妥的地方,是排序。

           古人早有先介 ...

           非常感谢你的回帖。我夫认为,古典诗词就是跳跃式的,加后记太啰嗦,冲淡了诗味,我认为,古典诗词是一种文体,是可以展现大千红尘的七情六欲,万物众生,情理事物的,作为一种文体,就应该让读者望文生义,有时候,作者是很难做到这点的,譬如这篇,从赏菊转到读墙画,线条就显得很粗糙,假如加两水联过度一下,又会觉得似记流水账,我能够想到的办法是写点后记弥补一下,这篇后记也其实太长了点,主要是舍不得丢掉那段对墙画的描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5-31 08:18
  • 签到天数: 10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1-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速客 发表于 2017-1-14 17:01
    非常感谢你的回帖。我夫认为,古典诗词就是跳跃式的,加后记太啰嗦,冲淡了诗味,我认为,古典诗 ...

    留心查看天沐兄的帖子,他经常先写个前言,再赋比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1 22:52
  • 签到天数: 508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1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问好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05:17 , Processed in 0.0788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