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4|回复: 2
收起左侧

[探讨区] 捡错纠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之“明月别枝惊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8 20:21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10-2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韵墨 于 2022-11-22 16:28 编辑

                 捡错纠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之“明月别枝惊鹊”   (本文尚不完善,“别枝”一处还待斟酌)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中小学生必学古词。然而今人对词的解读却坳扭不通,错处颇多。词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最为典型。今试拾此句进行纠正以匡正词意,断论息议。
           首句“明月别枝惊鹊”错解有两处,一处是“惊鹊”,一处是“别枝”。“惊鹊”今人普遍将其理解为当空皓月散出的明亮月光使鹊鸟受惊吓。但自然中大雁悲鸣 ,良禽择木,可见飞鸟不是无灵性。朝伴暖日,暮守星月,明月何以惊飞鹊?显然“明月惊鹊”是有悖生活实际的,为谬解。
            词中“惊鹊”应为“人惊鹊”而非“月惊鹊”。在夜间寂静的山林里,能使林中栖枝休憩的鸟类受到惊吓的,必定是能让鸟儿感到威胁的异常响动。读全词感其境可推测,这里应是词人带来的“异常响动”。此句所描绘的当时情境应是:词人在山林小道上行走,忽然听到一声响动,抬头向声响处看去,只见鹊鸟因感知有人(即词人)靠近而受到惊吓飞离树枝,和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衔于夜空之中。
           在唐诗宋词中,常有“明月惊鸟”一类的诗词句子。比如苏轼的“月明惊鹊未安枝”、唐代张鷟的“月下时惊鹊,池边独舞鸾。”、王维的“月出惊山鸟”等。在这些诗词作品中,写者将所看到的“明月”与“惊飞的鸟儿”,有意写成“明月惊鸟”是为了突出月的皎洁明亮,实际“明月”与“惊鸟”作为两处景物,并没有因果联系。至于鸟儿因何惊飞?因根据诗词的具体情境来推测。
           至于“别枝”,历来多有争议。大概以三种释意为主,一种是朱光潜的“离别树枝”,另一种是施蛰存的“挑选树枝”,第三种则是俞平伯的“别的树枝”。
          先看光潜的“离别”之意。将“别枝”理解为“鸟飞离树枝”,在词中似乎颇合情理,但生活中鸟类一受到惊吓就会飞走。“惊鹊”实则已经暗含了鹊鸟飞离树枝之意,词人若再写“离别树枝”难免多此一举。在此,光潜之见有待商榷。
         蛰存认为“别”应与“别茶”之“别”相同,作鉴别之意,即鹊鸟受惊飞离后并未安枝,而是空中徘徊拣选合适的树枝。而平伯却觉得“别枝”应与 “蝉曳残声过别枝”同义,指别的树枝。这里不论是蛰存的“月下惊鹊未安枝”还是平伯的“月下惊鹊到别枝”,二者在词中都合情合境,一时之间难分伯仲。我在网上搜索了不少资料,有人认为这首词的首二句应当是对仗的关系,将“别枝”理解为“别的树枝”,能在词性上与下句的“半夜”对仗。倘若视作“鉴别”之意,反倒对不上了。因此平伯之见更为准确合理。但实际上西江月词牌的前两句并不要求对仗,比如东坡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里前几个字词性相同,但后两字”秋凉“与”大梦“并不对仗。因此,词的第一二句能否对仗并不能作为依据去否认蛰存而尊平伯。
         我想,二者的争论应从稼轩驭字习惯上作解。这段时间,我在闲时重新翻阅了不少前人词作,并将稼轩词与其他词作进行反复比较。发现稼轩在遣词驭字上更倾向白话般十分的平俗浅易,比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等。他的词作往往一气呵成,直抒胸臆,措辞浅显易懂。不似易安好拈字斟词写“绿肥红瘦”,东坡去炼句藏喻作”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稼轩词风率性洒脱,不拘小节,多有似酒后真言般直白。因此,稼轩在词中倘若想表达的是惊鹊拣选树枝,以他的驭字习惯按理不会用鉴别树枝之意的”别枝“来表述。词中“别枝”应当就是直白通俗的指别的树枝。
          所以,首句“明月别枝惊鹊”应理解为: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受到惊吓的鹊鸟飞到了别的树枝上。

    (  据上次发文应当有5年了吧,说实话自读大学开始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对中国的教育对自己都感到无比的失望,而将诗词的学习断断续续停滞了好一段时间,只是每天在心里反复念叨着“诗词”两个字。一度怀疑自己,感到十分的挫败和自卑,不论是离开大学后备考教资,还是在校教书,亦或是到如今深圳的朝九晚六,内心一直都感到一种无法摆脱的浑噩,似乎这些都是我选择去做的事,却又都不是我想做的事,既愧对曾经少年初心又无比自责。直到前段时间一个人在回想,想了特别多。最后感到迷茫的根源在诗词,那不如勇敢去面对它。于是尝试重新拾起对诗词的学习,发现只有接触诗词时我才不会感到迷茫并且很快的融入,同时内心感到无比愉悦。我想,一直以来我都做错了,我不该将它抛下一个人在那里迷茫,这是很傻的。诗词应当是陪伴我一生的伴侣,一如曾经年少所言:我的人生就该拿来做诗词学问。现在我重看前人的诗词作品,发现自己的理解已全然不同,似乎将曾经的不懂都看明白了似的,比如这首稼轩词……
         在此,非常感谢吟风版主协助我找回韵墨的号,同时问好叶老师!非常感谢叶老师的一路陪伴,愿意静静聆听我内心的叨叨絮絮。其实,我对叶老师也有些隐瞒,说没有放弃诗词的学习,实际不全是,我只是出于内心怯懦的逃避。对此对叶老师也是颇有些愧疚。祝老师身体健康!开开心心!     这篇探讨稼轩词西江月的文章我曾经冗长的发给叶老师,但那次太过草率错处太多不严谨,这次进行了改善。最后,问好唐宋的大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2-12-1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社会,并努力去改变它,变成自己所喜欢的那样。唐诗宋词的存在,其实也有这样的一个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3-5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古典诗词的解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和感觉,所以先贤有“诗无达诂”一说。对“明月别枝惊鹊”一句我的理解是:1,“别枝”作别有一枝解,因为树林中栖息着很多鸟儿,而且都在安静的栖息,此处用别枝是为了说明惊鹊是个体现象。2,月光不会惊鹊,若月光惊鹊,那全部的鹊鸟都得惊起,人的行走也没有惊鹊,若会惊鹊,那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的鹊儿也会一路惊起,这两种情况,都与“别枝”不谐。3,鹊儿为何而惊?答案只有一种:有夜间扑食动物惊动鹊巢。此乃我个人看法,你不妨姑妄听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6-25 14:56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