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2|回复: 13
收起左侧

南楼令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内袅残烟,清秋夜正寒。
对青灯、何事无眠。
一阙新词无寄处,披衣起,绕幽园。
明月满庭轩,经霜枫叶丹。
两天涯、心事谁言。
重到曾经携手处,唯草际,乱蛩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有不少现代文的用词,显得直白了失了词味。

-=-=-=- 以下内容由 老魔头2007年10月17日 15:04 时添加 -=-=-=-
楼下两位见问。粗看后的一时之感,引来了两个难题。问题大点的如此词重到后用曾经意思重了不去说他,曾经在此处完全是现代文的用法,相同的意思古文、诗词上不会这么用的。
词的格律是词的节奏,文字对格律加工以后形成的气运就是我之前说得词味。这个解释比较麻烦,我网上荡了一阙同样词牌的你可以比较下。
要回答问题,所以把词仔细看了下。下半阙起两句可承上阙,不过接下来的两句只能跳接上半阙,在气运上就有点断开了。
一见又天涯。
人生可叹嗟。
想难忘、江上琵琶。
诗酒一瓢风雨外,都莫问,是谁家。
怜我鬓先华。
何愁归路赊。
向西湖、重隐烟霞。
说与山童休放鹤,最零落,是梅花。
四楼问题比较麻烦。我说的现代文的用词是讲文字的用法习惯,以上有述。既然按词牌填词,就应该尽量符合语习惯来。当然差了那么多年用语会变,小的可以不管可是关键地方总不能乱来吧。
我说的直白是针对以上所说的用字而言,和你所说是两码事。你说欧阳修的这阙词很直白,是因为你只看了字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下面引用由老魔头2007/10/17 11:01 发表的内容:
有不少现代文的用词,显得直白了失了词味。
想请教一个问题,何为词味?
问好:)

-=-=-=- 以下内容由 秋色横空2007年10月17日 13:46 时添加 -=-=-=-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不知“老魔头”君如何评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下面引用由老魔头2007/10/17 11:01 发表的内容:
有不少现代文的用词,显得直白了失了词味。
欧阳修有词: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比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谁与同?

其词岂不更直白?岂不更多“现代文的用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呵呵,横空兄,“词味”这东东,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是一种感觉,一种灵犀,一种触动,犹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只有浸淫够深,才能觉察得出来。。。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此词的,饱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2楼或许是实在地说出了他的直感。
楼主此词给我的感觉,倒不是用语现代,而是意象太直白了,比如“披衣起,绕幽园。”“房内袅残烟”等。
我填词也有这样的缺憾。
期共同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欣赏!更喜下片!直白不一定不好。
诗词又不是文言文,造词反而不好,读了反觉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喜欢这种幽思!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下面引用由老魔头2007/10/17 11:01 发表的内容:
有不少现代文的用词,显得直白了失了词味。-=-=-=- 以下内容由 老魔头 在 2007年10月17日 15:04 时添加 -=-=-=-
楼下两位见问。粗看后的一时之感,引来了两个难题。问题大点的如此词重到后用曾经意思重了不去说 ...
行文之道,字浅而意深者为佳。你未必明其意,却先论其词,是否不妥?
欧阳修词确实是字浅而意深,我说其直白也未尝不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行文之道,字浅而意深者为佳。你未必明其意,却先论其词,是否不妥?
欧阳修词确实是字浅而意深,我说其直白也未尝不可。
[/quote]
前人诗词本就各有所见,无需多争。“你未必明其意,却先论其词,是否不妥?”汝非吾,安知吾弗知也。汝看字词吾看气韵,冬虫夏草不必胡缠。

-=-=-=- 以下内容由 老魔头2007年10月18日 13:26 时添加 -=-=-=-
回#11 我之前说过:用语会变,小的可以不管关节地方应当(尽量)遵守。否则何必照着诗律词牌煞费功夫。
模仿有何不好?哪个人不是先从仿开始的。所谓功夫在诗外,最后结果如何只看自己。

-=-=-=- 以下内容由 老魔头2007年10月18日 13:50 时添加 -=-=-=-
另补:诗词又称为带着枷锁的舞蹈,这是特性。倘若不拘于通常的格式,直接称为现代诗歌即可,何必故作姿态加入古诗词行列。个人浅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一首很不错的词,怎么就没有了“词味”?老魔头说得太玄了,我们识浅,不太明了。“曾经”怎么就不能用于诗词?时代在前进,语言在变化,诗词的语言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否则就会僵化。唐宋诗词里的词汇,相对于汉魏,就是活生生的时语,一开始也有人不习惯吧。我们不能一味的仿古、摩古(网络诗词八病中的一病),应该有我们的一些东西,尽管我们还处在仿的水平,做得不好,但做些探索总是可以的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8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下面引用由老魔头2007/10/18 10:03 发表的内容:
行文之道,字浅而意深者为佳。你未必明其意,却先论其词,是否不妥?
欧阳修词确实是字浅而意深,我说其直白也未尝不可。
前人诗词本就各有所见,无需多争。“你未必明其意,却先论其词,是否不妥?”汝非吾,安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你既明其意,不就其意而论之,一词曰之直白,是为不妥。

-=-=-=- 以下内容由 望水东流2007年10月18日 11:49 时添加 -=-=-=-
你说其意直白,我只能说你把其看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这个贴子最后由老魔头在 2007/10/18 15:36 第 1 次编辑]

楼主、版主:
    本人在此诗坛回帖向来直抒己见。本坛作者既将作品贴出,就是拿来相互研究、共同提高的。12楼此人与我看法不同,各抒己见无可厚非。本人帖文(或有)用词不当之处,此人对此咬文嚼字死咬不放,颇有挑衅之嫌。本人养气功夫颇差,长此下去恐有得罪之语。
    大家来论坛本是为了消遣、共进,当以和为贵。如此行为,望予以规劝。
                                                   关于此词点评最后一帖

另致12楼:
       兄台如此高才,区区自当甘拜下风。弟顽石一块,实为朽木之质,常窃慕兄之高山仰止必有启我茅塞之时。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老魔头2007年10月18日 14:35 时添加 -=-=-=-
帖留此处,万望楼主见谅。养气功夫不够,惭愧惭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楼令

[这个贴子最后由望水东流在 2007/10/18 18:07 第 1 次编辑]

也就是就事论事而已,何来挑衅之说?我倒看你像在挑衅我,我才疏学浅学浅,你就不必挑了,甘拜下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2 17:32 , Processed in 0.152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