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0|回复: 17
收起左侧

五律 灞水春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碧紫烟稀,
河清裙下依。
斜阳塬上驻,
乳鸟叶中飞。
青发赠远客,
空枝成薄衣。
心随流水泊,
千絮去何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颔联出率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说错了,颈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问好 笔下人间 ,颈联是对救的,先生细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9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欣赏,人和物回归,物我一体的写法.
书生是柳.柳是书生~~~
书生词好诗美,挽香赞叹,多指点挽香.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下面引用由酒剑书生2008/04/09 08:48 发表的内容:
问好 笔下人间 ,颈联是对救的,先生细查!
有这一种么?用的少,也记不住。先生示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0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这律道是没救上,我认为。
颈联的远和薄都为仄,不知是和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谢谢 暮挽香 欣赏,指教不敢,多交流
回笔下人间、龙剑 :
出句与对句互救,
此救法适用此联:()为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在这联中,对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么在出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变成可平可仄。这样出句就可能全部是仄声字。其格式变为: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比如:
落日池上酌,
清风松下来。(孟浩然 裴司事见寻)
如李白的“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出”字为入声),
杜甫的“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还有例子就不罗列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出句与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举例: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再举几个七言的例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
摘自-诗词格律简编--张岳琦  张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酒剑啊,所举似乎和先生的不是一样啊。还是不大明白,请就你的作品来讲讲,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如何和先生的不是一样啊?一样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呵呵。省事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回笔下人间 给你讲下:
青发赠远客,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   
空枝成薄衣。格律应是平平仄仄平
赠、远本应是平声,这里用仄声,那么对句(下句)第三字本为仄声处就要用平声救,我此处用“成”平声,这样解释不知明白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对句中第三字“成”除却能自救第一字外也能对救出句中第四字的“远”字。
但你处却是尾三仄,这是格律诗大忌。“赠”字应为平声才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0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呵呵。谢谢酒剑。明白多了。伊人之为言亦我意也。
古人作律,还有五仄五平呢,此为变调,非但诗中如此,也非但杜甫、东坡等大家如此,连词中也是如此,协律大师如姜夔周邦彦等就时常掉弄词格以表现凌驾之意。此类虽有先人作例,却不能为我们一概挪为补救法则遵循。学诗之人,学诗之初,还是遵照最美的最常用的最熟知的最具表现力的格式来写,这样羁绊就更少些,更容易投入创作,也更容易提高。切忌以知道形式多为炫,最终不是走入绝路,就是误文字游戏为创作,会使追求落空的。
顺笔感慨,非为先生而发,海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下面引用由隔水伊人2008/04/10 17:46 发表的内容:
对句中第三字“成”除却能自救第一字外也能对救出句中第四字的“远”字。
但你处却是尾三仄,这是格律诗大忌。“赠”字应为平声才行。
隔水伊人可能没仔细看我上面的帖子,赠也是在救之列的,问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4-1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青发”两句托柳言情,很形象。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18 20:5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4-17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 灞水春柳

    最賞樓主頸聯.  語煉意美.
    "成"救上聯三四.  未有破律之嫌
    欣賞學習了.
    "許多詩人,因不甘受律句之束縛,或故意求取高古之格調,而於節奏點用拗。如: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首聯)
    出句連用四仄,而以對句第三字「成」字救之,且「成」字兼救本句之「往」字。"
                                                               -- -- 林正三【詩學概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4 02:11 , Processed in 0.1535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