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3|回复: 13
收起左侧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箫女在 2008/06/25 19:22 第 3 次编辑]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天下三分,各居一势,凭谁问鼎神州。
看故国遗迹,几处堪游?
想那江东草野,今已是,绿水横流。
残垣处,空余赤壁,岸起潮头。
休休。
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
纵把浮名道,当数曹刘。
怜取周郎未老,曾阅尽,大义春秋。
钱塘水,还应记得,小子仲谋。

附:
野民原玉:凤凰台上忆吹箫
   紫电青霜, 飞沙沉壁, 星旗潜上岗头。冷月无声寂, 戟杖鎌钩。铁骑飞还帐外,  九州事、一语同收。吴关望,江山一统, 只在今秋。
   荆州。霸刀欲起,将令勿迟疑,舟去难留。万代基业后,几世层楼。多少英雄血泪,同付与、东逝江流。江流处,青峰耸立,将相封侯。
老翅江湖原玉: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感三国事 
   斗酒彘肩,纶巾羽扇,曾经何等风流。更虎争龙战 ,三分神州。休道英雄草莽,一振臂,百万兜鍪。谈笑处,纵横捭阖,快意恩仇。
   悠悠!随风去也,虽伟烈丰功,都作沉钩。费移山心力,扫迹难留。古往今来多少?  兴亡事,自有沉浮。看天下,成名诸子,尽比仲谋.

江南郭俊原玉: 凤凰台上忆吹箫---也有感三国事
   亮去隆中,会瑜赤壁,人皆道以风流。未若曹吉利,雄霸神州。漫道奸雄乱世、真大善、只为息鍪。谁知晓?幽幽千载,枉被人仇。
   休休。万千将士,惜赤水横陈,空堑余钩。忿鬼神难测、私助虚浮。空为一家一姓,荼毒百万剩谁留?兴奇想、一时亮瑜,只为曹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坐在沙发上,赏佳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听姐姐提过你的名字,也听姐姐读你的词。
今日一读,果真不是俗人。
拜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好词,三国之词,写得太多太好,某不敢为。今又添几首,大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哈哈,抛砖引玉,
本以为抛三国砖箫女不会有兴趣,没想到一出笔就下笔如有神。其中豪气字里,“残垣处,空余赤壁,岸起潮头。”读来朗朗,果真侠女之风。
其“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一句辖了下片~  但与“空余赤壁,岸起潮头”形成呼应,转承之笔足见真功。呵呵~ 一并珍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南郭俊在 2008/06/25 14:33 第 1 次编辑]

也没有想到萧女竟会接这题,难怪一上午缪见到人,好了,言归正转。
萧女,准备接砖哈,可得捧稳喽:
整体上讲,萧女此篇大开大合,专走高格,这就难免埋下了隐患,导致漂浮不稳。
为什么这样说,请听我说来,不要生气哈:
    首先起笔“天下三分,各据一势”非常大气,视野大气势也大,应该说不得不赞一下,这可是位女子耶。
    接下来,“英雄千古风流”,从广袤的时空笔锋忽然一转而致风流人物身上,这下,英雄人物和广袤的时空相比,落差之大,气势为之一衰,为什么会衰,是因为这风流人物比较模糊,不饱满,因为萧女并没有作进一步的铺垫。这与老翅江湖的“曾经何等风流”不同,老翅在风流之下,为这个风流作了大量的铺垫,使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接着到了“看故国遗迹,几处堪游”,由于对风流人物没有任何交代,就忽然转到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之上,这中间画面就出现了割裂。
   接着是“想那江东草野,今已是,绿水瀛洲。残垣处,空余赤壁,岸起潮头”,这下萧女很乖,似乎意识到了这点,这下跟承得很紧,一气呵成直到“岸起潮头”,这个潮头起得真好,有“此地无声胜有声”之感,给人以沉湎的空间。
   现在到了下片,萧女简单地用“休休”二字就完成了上下片之间的承接。顺利承接完之后,紧跟着的“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给人以很虚的感觉,没有厚重感。而且“却也还留”句不知道“留”的是什么,比较模糊。
   从“纵把浮名道,当数曹刘”开始,直到最后,渐行渐好,没有什么问题。结句“钱塘水应该记得孙仲谋”的无理猜测也恰倒好处,给人以凝重感。
   好了,花了我好些时间说了这么多,萧女你如果敷衍我,看我怎么贬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下面引用由江南郭俊2008/06/25 14:32 发表的内容:
也没有想到萧女竟会接这题,难怪一上午缪见到人,好了,言归正转。
萧女,准备接砖哈,可得捧稳喽:
整体上讲,萧女此篇大开大合,专走高格,这就难免埋下了隐患,导致漂浮不稳。
为什么这样说,请听我说来,不 ...
呵~~怎敢敷衍,诚惶诚恐中,只能据理啦,说说我写这首词时候的心情吧,一一回答,对与不对我们共同探讨切磋:)~~
第一句:天下三分,各据一势,英雄千古风流。-----“英雄千古风流”我是想在这里暗含“天下三分,各据一势”的主角人物:刘、曹、孙等,他们千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并直接切入主题。
因为是怀古,紧接着就转入对历史遗迹的凭吊上,“看故国遗迹,几处堪游?”,当年烽火遍地的古战场,如今还有几处可供游览?并直写古遗迹现状。同时也为下片的“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做下铺垫。
下片,以“休休”做换头,是想表达“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三国演义》开宗明义之句的含义,一切的一切真的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长久留存于世!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长久不变的!所以,我们都不要再争了!
“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留下的是下文所说的这些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周瑜和孙权等,为下文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扫落历史尘埃,翻开厚重的历史看看,在史册上留名的能有几人?即使留下了名字,又有几人能长久的被人们记住?即使能够被人们记住了,对已经故去的人又有什么用?不过都是浮名而已!
其实我还是比较满意最后几句,正好回应了开头一句的“英雄千古风流”人物,并一一点出了他们的名字:曹操、刘备、周瑜和孙权。
不知道这是否算是敷衍?:)
真的喜欢这样的探讨,在探讨中我们彼此受益。等着砖头砸来:)~~
再次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下面引用由野民2008/06/25 13:37 发表的内容:
哈哈,抛砖引玉,
本以为抛三国砖箫女不会有兴趣,没想到一出笔就下笔如有神。其中豪气字里,“残垣处,空余赤壁,岸起潮头。”读来朗朗,果真侠女之风。
其“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一句辖了下片~  ...
呵呵。。只是这砖接的有点勉强,因为怕对这段历史把握不好,写不出新意。
你说的这两点我是有意这样处理的:)
再看看不足之处,我争取把这首词给改的更好。
真喜欢这样的唱和往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给拈花一笑扑啦扑啦沙发上的灰尘, 也给肖寒 逍遥让座,萧女给朋友们沏茶了:)~~~
顺便问:肖寒的姐姐一定是唐宋的老人,也一定是萧女的朋友了,顺便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下面引用由箫女2008/06/25 15:36 发表的内容:
“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留下的是下文所说的这些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周瑜和孙权等,为下文做了一个小小的铺垫。扫落历史尘埃,翻开厚重的历史看看,在史册上留名的能有几人?即使留下了名字,又有几人能长久的被人们记住?即使能够被人们记住了,对已经故去的人又有什么用?不过都是浮名而已!
...
看了箫女文字,想来我是读懂了原意。 所以我说 “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一句辖了下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下面引用由野民2008/06/25 15:49 发表的内容:
看了箫女文字,想来我是读懂了原意。 所以我说 “扫尘落地,虽飘渺如烟,却也还留。”一句辖了下片~
呵呵~~~难逃慧眼:)~~
看看刚改完看看怎样?郭俊也来看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见萧女改后已上层楼。原词“英雄千古风流”太熟;熟,则浅。所以可见是非用心之笔,掉下一层则必然矣。“横流”,当比“瀛洲”来得痛快!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下面引用由悟之山房2008/06/25 19:00 发表的内容:
见萧女改后已上层楼。原词“英雄千古风流”太熟;熟,则浅。所以可见是非用心之笔,掉下一层则必然矣。“横流”,当比“瀛洲”来得痛快!问好!
词越磨越好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依野民、老翅江湖、江南郭俊韵(新韵)

喜欢这首,顶上来慢慢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4 15:32 , Processed in 0.1634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