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0|回复: 3
收起左侧

[原创]散文《竹之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品竹听雨在 2005/01/06 12:04pm 第 6 次编辑]

  

      每当我想起老家茅屋前后的一丛丛竹林和绿发婆娑的秀竹,就会想起竹林带给我童年生活的乐趣:在竹林中捉迷藏、用竹管自制玩具、用竹叶作口哨等等.竹林带给我童年的乐趣,也使我在后来生活中产生了对竹的偏爱和依恋。
       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家乡大竹林。当我想家的时候就会到学校附近望江公园去坐上一坐,看着望江公园里比家乡多上数倍的各种竹子,自然会减少些许思家之情。望江公园因有一座望江楼而得名,它有一副名联。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下联是:“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里映月影月井万载月影万载”。然而,望江公园却是因纪念唐代著名的女诗人薛涛而建的,园里至今还有薛涛的墓葬,公园以竹子种类多和许多名贵品种的竹子而著名,共有140 余种。在那里有竹干布满脐节,颇似人脸的人面竹;间节光滑凸出,犹如笑罗汉的佛肚竹;飘逸潇洒的凤尾竹;通身粉白、好似玉骨的粉箪竹;质地坚韧的方竹;躯干高大的鸡爪竹;文雅娟秀的观音竹、紫竹……众多的竹子或互抱成丛,或交织成廊,或夹成浓荫幽径,既各逞风姿,又和谐相处,幽篁入海,清趣无穷。翠绿光滑的竹枝,鲜活得能使人感到那绿色肌肤里流淌的血液。漫步园中,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叶,洒下点点渗着绿的金光,像闪烁着神秘的梦,人行其中整个心胸会突然清爽起来,精神也会为之一振。
       薛涛一生爱竹,她在住所周围编植翠竹,每天漫步其间,排解忧愁。置身于望江楼下的竹丛之中,再以竹论人,我曾天真地这么认为,一个真心爱竹的男人一定是心比天高、气如长虹的正义之士,为官也必是清政廉明和为民称颂的清官。如果是真心爱竹的女子一定是气质高雅、冰清玉洁的贤德才女,这种女人在什么困难的情况下也不会落为风尘女子的。
       工作以后,就很难见到竹了,便找一些关于竹的画册和关于竹的资料来解思竹之情,加深对竹的了解和理解,更增加了一种对竹的依恋和敬重,也就生出了一生爱竹的恋竹情怀,在家里就养上了各种各样的观赏竹。由于工作的地方离蜀南竹海较近,我就经常到蜀南竹海旅游。蜀南竹海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除盛产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竹种。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到蜀南竹海时,正是一场好雨过后,移步竹林之间,踏着湿漉漉的绿地,伴着修长绰约如秀女的翠竹,那特有的清新从心头一直弥漫全身,那种令人爽心悦目的绿叫人看过之后便永生难忘。一弯清清的溪流从林间蜿蜒穿过,无声地流向远处,溪流清澈,染着碧绿碧绿的色泽,叫人不知是竹映绿了水,还是水洗绿了竹。微风掠过,绿发婆娑,竹林“沙沙”,似絮语,似吟诗,水点从竹叶上滴落下来,带着竹的青幽,带着竹的碧绿,也带着竹的风格。四周静谧如梦,朦胧平和,恬静隽永。置身竹的环抱之中,仿佛置身于诗的意境里,人便也成了一首诗。
       人们爱竹,除了对竹的亭亭玉立,风韵别致的形像的喜爱之外,更主要的是对竹的品质、竹的风格、竹的本色的热爱。在经历了诸多的磨难,阅尽人间的诸多苟且蝇营,品味了诸多人的丑陋之后,人类需要有一种对理想的寄托,有一种对真善美的境界的象征,需要种植一个如诗似画的明天,将人类的良知传之后人。于是,不骄不躁、柔中含刚的竹便成了理想的化身。春天里,百花争艳,引得蜂蝶阵阵,竹不显山、不露水,悄悄地生、静静地长,挺拔高雅,秀中有骨,节中有气,令百花羞颜;夏日里,风雨骤起,翠竹摇曳其间,随俯随仰。俯仰之间,根本不移;至于秋尽冬来,百草凋零,惟独竹蓬勃向上,任凭寒风凛冽,霜欺雪压,仍傲然挺立,不失其苍翠本色。这如何不教仁人志士动容、迁客骚人寄情。
      古代文人之所以对竹独有钟情,也大概是在纷繁无奈的世情面前的一种精神写照,一种对世俗的发自内心的抗争。这不禁使我想起号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他一生爱竹、画竹,并赋诗赞道:“咬定青山不放松,根植原在乱石中,千磨百炼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在这里,他的品味更高了一个档次。很多古代文人都是依竹而居的,不是有一副对联这是样写到:“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嘛,苏东坡“食宁可无肉,居不可无竹”的名句是这些恋竹者最好写照。
       本人对竹的认识,既不敢高攀于古代的迁客骚人,也坚持反对厌竹者们关于竹之腹空无物的评语。而是自己生在竹林下,长在竹林下,竹给我带了很大的童年乐趣,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是一种潜意识。我常常这样想,竹是自然的,应该还其自然的本身。竹子对于人的种种矫情是无所谓的,无论人们赞其“高洁”,还是咒其“恶竹”,它都一视同仁。它自在的生、自在的长,任人评说,始终保持着自我的气节,真正达到了“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默默地为人类的衣食住行献尽自己的一切,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
       我爱竹,更爱竹之本性,依竹恋竹,此生不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6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散文《竹之情》

"蜀南竹海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生长着15属58种竹,除盛产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竹种。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南缘、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境内,方圆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44公里,是国内唯一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绿竹公园”,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游览胜地。江泽民、李鹏、杨汝岱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曾视察竹海,并给予极高的赞誉"
  这段话加入散文当中,有些唐突!感觉在看一截光滑的,细润的竹子的时候,上面突出了一个小小的散包!很不舒服!
   楼主爱竹,其雅致令人叹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散文《竹之情》

谢谢,该删去,一语点醒梦中人,谢评点!马上就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散文《竹之情》

古人说:竹之为物,非草非本。
是的,它既不同于凡草,为物。不同于俗木。
它是介乎于草与木之间的一种令人爱慕的独特的植物。
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
人们爱竹,爱它那挺拔的气势。
人们爱竹,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
人们爱竹,爱它那刚柔相济的品德。
然而,人们爱竹,更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性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17:56 , Processed in 0.0717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