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3-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华流云(原创)
二)
早在君骅十岁那年,父母就为他定了门亲事,对方是母亲的亲侄女,君骅的表妹--江少云.少云家也是大户人家,与君骅也算是门当户对.而且此女聪明伶俐,知书达理,所以,父母很满意.
虽说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总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在1928年,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时间与学识则在无形中拉长彼此的距离;而且少云少时随父母迁到了千里之外的外省,相见的机会更少了.这种种的原因也加剧了亲事的危机感.
但这一切不过是君骅一人的想法,并不代表父母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这门亲事是再好不过了,不说那亲上加亲,就单从生意方面看,也对张伯豪来说,只好不坏.况且他们对少云的满意比任何一个女子到高.
现在,君桦也到了成亲的年龄了,所以,事情就不再拖了,于是父母选好了皇历,准备下个月初八迎娶江少云。
在这种情况下,君骅知道自己只有抗争才有幸福自由可言,而当他用试探的口气把想法跟母亲提出来的时候,江秀英差点吓晕了,她先是抹抹儿子的头,看他是不是发烧了,要不怎会说这些胡话。当她确信儿子是认真的时候,则坚决反对,并拉着儿子的手,哭着:“儿啊,不是娘不疼你,你可知道如果这件事让你爹知道,他还不打断你的腿吗?”
“打断腿,我也要退婚。任何事都不会改变我的决定的。”君桦坚决说。
“儿啊,别耍小孩子脾气了。这不是你说退就退的,那关系着咱们家的名声啊,再说,你也要为娘想想,那边是我的亲弟弟,这话你怎么让我说出口啊?”
“你为难,那也不能让我当牺牲品,我是个人。”
“怎么会是牺牲品呢?你不是曾说过也喜欢少云吗?”
“你不懂,我只是把她当作妹妹。”看到母亲懵懂的样子,君桦知道要想一时半会向母亲解释清楚那种兄妹喜欢与爱人喜欢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于是着急起来。
“儿啊,妹妹也好,媳妇也好,这感情的事是慢慢的培养,那有一下就好的不得了的。”母亲想了想,说:“你看我和你父亲大半辈子不就是这么过的吗?”
“不行,就是不行,我不管你和爹怎么过的,反正,我决不赴你们的后尘。”
“儿啊,。。。。。。。”
还没等江秀英说话,君桦接着说:“娘,你就答应我吧,求你了。”
江秀英看着儿子恳求的样子,很是为难,答应不答应,都不好,真难啊。
“不行。”突然,门口传来一声厉喝,原来张伯豪经过这里,把他们刚才的话听的真真切切,只气的火冒三丈,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只见他把手中的拐杖狠狠的捅着地,指着君桦大骂着。"逆子,这事由不得你,愿意也要娶,不愿意也要娶.总之,一句话,下个月老老实实的给我成亲."
"你.....你怎么这么霸道."听到父亲不容质疑的反对,君骅真的急了.
看到爷俩吹胡子瞪眼的样子,江秀英连忙打圆场,"“儿啊,少云是个好孩子,很懂事,虽然没有和你一样,上过什么新学堂,但知书答礼还是有的,你有什么不满意呢?难道爹娘还误了你不成。"接着,她又说:"咱家可是有头有脸的人,你也得为爹娘想想,你一句话,说退就退,可让我们怎么撇下老脸给你舅说呢?"
“爹,娘,如果你们说不出口,那让我自己去说."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江秀英听了,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儿子是一门心思想退婚,根本听不进去.于是,她只好把头转向张伯豪,希望他能好好的劝说一下.
"逆子,你说,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不想干什么,只想有个自由的婚姻,而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名的旧式婚姻."君骅坚定的说,接着又说:"爹,你不要逼我了,告诉你,就算逼死我,我也不会成亲的."
听到这里,张伯豪气的浑身发抖,指着儿子骂道:“自由?狗屁,咱家老子就是自由,老子说的话就是圣旨,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告诉你,就算你死了,我也要少云拿着你的牌位成亲的。”
“爹,你讲讲哩,行吗?”君桦也生气了,他提高声音,大声辩解着。
江秀英连忙拉着他,哭着说:"儿啊,你就听你爹的话,我们也是为了你好,你想啊,从小你想干什么?爹娘挡过你吗?可这件事,爹娘不会由着你乱来的。咱不说少云怎样,难道你真舍得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吗?娘年纪大,经不起折腾,你就可怜可怜娘吧,权当娘求你了.”
“娘,我......"君骅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娘,他这辈子最怕的事就是娘的眼泪了,只要一掉,他就没辙.
“哼,不用求他,我就不信这畜生能有那本事.想离家,好啊,我就成全你,看你回不回来."伯豪听恼羞成怒的说.这时江秀英用余光恨恨的瞪着他,好象在说,你就不会说点.
最后,张伯豪哼了一声,走了.
这次的争论直接引起的后果就是,君骅的自由更少了,家里管的更严了.在他父母看来,只要少云进了门,这生米做成熟饭,也由不得他不愿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