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6|回复: 0
收起左侧

远古漂来一只猪槽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9 17:3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0-1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云地野在 2006/11/24 07:21pm 第 1 次编辑]

                                  远古漂来一只猪槽船
        夜幕收起最后一片阳光,渐渐拉上属于自己的帷幕,罩上黑夜的笼盖,这一过程向每一位游客表明,夜晚来临了。是的,一个神密的多情的特别的夜晚来了,她是我们心仪的期待,是我们渴望的胜景。三三两两的姑娘与小伙来了,穿着节日般的盛装--男子青一色的系着好看的花腰带,头戴帖帽;姑娘们一律身着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篝火点燃了。熊熊火光照亮了每个角落,映红了每一个人的脸,点亮了这山山水水。整齐的队伍,半围着篝火。随着为首男子吹响短笛,泸沽湖畔别具特色的欢迎远方客人的摩梭舞会开始了,为着远方的游客也为着自己的喜悦。悠扬的笛声中,长长的队伍像长蛇蜿蜒,围着通红的篝火轻盈的游弋,整齐划一的有着强烈节奏感的脚踏声如湖水拍岸,清脆有力;古朴的摩梭民歌在整齐的唱和中有如春雷远来,给人以亢奋和喜悦。
        泸沽湖的夜晚就这样开始了。神秘,神奇,多彩,多情。
        一曲之后,湖与山全沉浸在了夜晚的深沉之中,周围的山影变得模糊不清。长长的押搓舞曲结束后,是宾主对歌赛。导游说过,对歌是摩梭人对客人表示友好的一种形式。宾主以火为界,形成对垒阵营,看谁的歌多、歌声好、阵容整齐。由于这是种礼节的表达,自然没有裁判,胜负的意义远让于欢乐。何况,我们是支临时队伍,虽然我们有过精心策划。
        广西壮族儿女以能歌见长,对于摩梭儿女来说也如此,歌声如日月星辰,是他们一生中根本无法缺失的,歌声是他们种种情感最好的表达。山间、大道、湖上、田间,只要有人出现的地方都可见唱歌的男女,那种随处随时而歌的景象仿佛让我回到了《诗经》中的远古。昨晚,饭后我们拦住位小阿妹,请她唱首歌给我们听,她没有推辞,开口就是一曲《泸沽湖情歌》:“小阿哥,小阿哥,隔山隔水来相会,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这首歌我们会唱。为了对哥,来之前导游教过我们。我们跟着唱了起来。这一唱不打紧,小阿妹的几个阿姐和一个阿哥加入进来。一曲又一曲,直唱了一两小时才收场。今天,在湖上,摇船的小阿妹在我们的邀请下首先唱了一曲《青藏高原》。导游曾告诉我们,听听摩梭姑娘唱《青藏高原》,会觉得别有风味儿。小阿妹不过十五岁,摇船的一招一式是那样的满劲、娴熟,纤纤之躯丝毫不逊于她的哥哥,游客中恐怕是没有人能比的。可她的歌声并没有因为鼓船而打折扣,高吭的歌声无比清脆亮丽。昨晚的阿妹,“懒样”中的绝唱就够我们惊叹的。眼前这阿妹在这样的重劳动中也能唱得轻松自然,是我们没有想到的。音乐这东西我不懂,可摩梭姑娘天生的歌喉着实令我们倍加佩服。她们在高吭与低吟之间倒换如同在这湖上信手弄水,舒缓激越,得心应手――低缓如蚯蚓吐泥,激越如钢丝抛际。小阿妹开了头,一时湖面歌声如潮,此起彼伏,他来我往,你唱我和,游客呼的呼、和的和,把整个湖面闹得如同一个别开生面的大型赛歌会,风雨雷电全然不顾。这场面只小时候在电影《刘三姐》中见过,今天身临歌海,才真正体会到歌海的壮观动人。据说摩梭族也过端午节、赛龙舟。我想,在这样一个浩淼的水面上,赛龙舟是多么动人壮观的场面,鼓声、呐喊声、撕杀声,加上如海潮般的歌声混战一起,绝对响彻云宵,撼天动地。
        丰富多彩的晚会结束前,我悄悄走出主人的院子,直到庭外湖边。我喜欢看夜,在我看来夜晚是一个地方最有趣的景色文化,在夜幕的装扮下,地方特色的文化与景色总是交相着、互映着,特别是民风纯朴的地方,夜晚恰是当地人原始民风的真实风景,一草一木都能散发出古朴的味儿,引诱着你流连忘返;星月下思绪乱飞,想象如风,无拘无束,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任何书中都无法寻找的情趣,是任何工作中都无法获得的轻松感受。因此,看看这里的夜景,哪怕是吹吹风,吸吸气都是一种沁脾的满足。
        不知是篝火烤的,还是歌声“闹”的,刚才还厚重如山的云层,突然间被谁撕开了一道口子,深邃的星空像这明澈的湖水一样溢出洇漫开来,浸蓝了伸手可触的阴云。其势是那样的顽强、坚决。顷刻间,天空蔚蓝了一大片,一颗颗星星像午夜的昙花争先恐后地绽放了。
        湖上的雾散了,远处格姆女神山婀娜神秘的身影依稀可见,对面云南洛水的摩梭家园的灯光如远天的星星,在风中一眨一眨的,闪闪摇摇,又极像哪家门口悬挂的莹亮的风铃。云退了,退得见不着影儿,没了那恼人的腥味儿,北斗七星全展现在明净的夜空。太美了,太迷人。原来高原上看星空是这样一番情景--星星近在尺咫,近得伸枝长竿就可以够着似的,这样子恰如大树上高挂的果子。来之前,年长的人说过,西昌人说他们的月亮比我们的要大。西昌的月亮我没能见着,可这星星确实明亮得有点眩目,而且比内地要大得多。细看,分明能感觉到它们如蚓蠕动行,除了流星,我还是第一次直觉到恒星的运动。可惜,今夜无月,如果有月亮,哪怕是一弯稚气泛黄的新月,偷偷地猫在远远的山口,鬼灵灵地泄漏那么一丝丝光来,于我也是一种万般的享受。不只是我,对于这山,这水,这天地万物都是一种福气,它们会因此而增光溢彩,灵气十显。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前人的名言佳句从记忆的底层一下翻腾出来,觉得还不够描绘出泸沽湖的景致。
        我暗自庆幸没能沉醉篝火现场的余韵。
        此时的湖水并非安份寂静,却如带醉的歌女,恰到好处的摇摆着,歌唱着,跳跃着。这起伏有致的“咕噜咕噜”声,是湖与岸的交流,一时愔愔不语,一忽儿訚訚交谈。像走婚的匆匆脚步,像恋人私语,像男女阿夏欢娱,像花楼上踱步的守望,像母亲对孩子的深深关爱,像主人挽留即将远去的客人……。水声聒聒乱人耳,除了湖与岸的窃窃私语,耳朵里什么声音也没有。泊岸的猪槽船像孩子的摇篮,悠悠地晃着,象嘴碎的老母,唠叨着,唠叨她那凄壮的故事――远古洪荒中,是它承担了诺亚方舟的使命,救起了他们祖先,救活了这个民族。我,试着想上去坐坐,可又找不着如何上去。不能上船独坐,傍水而立也行。凭水而立,微风送来,一点嚣尘的气息没有,用鼻轻吸与用嘴大咽都是相同的效果,干净、卫生、沁人。神清气爽这词在这儿恰如其份,不,应该是气爽神清。没有干净舒畅的空气,吸入的全是污浊的气体,掩鼻都唯恐不及,何来神之清呢。
        泸沽湖以水为主,方圆七十多平方公里,几乎全浸在一湖水之中。她以湖而名,因摩梭人而闻名。水是泸沽湖的灵魂。泸沽湖是摩梭人的母亲湖,是他们的神灵。“远古漂来一只猪槽船,……”摩梭人至今这样自豪地唱着。水是他们的历史,是他们的文字,是他们的战舰,是他们的救世祖,是他们的荣耀,是他们的一切。从来到这方土地那天开始,一个古老民族就与这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风调雨顺的丰年,还是民不聊生的荒年,他们都没有背弃过对水的信念,而这湖也没有辜负一个民族的期望。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一首首亲切的民歌,一句句朴实忠诚的话语,全是对母亲湖的厚爱:“泸沽湖水荡清波,猪槽船员儿轻悠悠,姑娘撒开捕鱼网,满船金银唱丰收,啊哈啊哈吧啦……”。据说,这里不允许垂钓,垂钓在摩梭人看来是对母亲湖的不敬。世界上许多民族对水都着神奇的敬仰,对大海的敬畏更不消说,可难有一个民族对水的膜拜能比得上摩梭族。摩梭儿女心里唯一能与这湖有着同样高贵神圣地位的就是对面湖岸的格姆女神山,她是他们的神山,是他们的圣母。山是山,湖是湖,在这个重女不轻男的民族心里没有此重彼轻的思想,山与湖都是他们的圣灵。赞美自己家乡时,摩梭儿女这样唱道:“我那神奇的家乡哟,神女格姆在欢呼,泸沽湖水绽笑容。”毫无疑问,泸沽湖是个美丽的湖泊。湖水碧蓝如天,晶莹如玉,透明如镜;阳光下粼粼波光如金簿击水,风雨中水波翻卷如水银泻地。船行湖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无不为之激动欢呼。摇船的阿妹阿哥渴了弯下腰掬水就喝,我们看得心痒痒,纷纷效仿撩之入口,尝后有的贪婪地用水壶装满满一壶。导游说过,来到泸沽湖,不亲近摩梭人的母亲湖,不品尝这湖水算不得真来泸沽湖,算不得亲近了摩梭人。湖水清冽绵软,不像河水湖水,倒像山间岩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摇船的兄妹告诉我们,湖水基本上是格姆女神山下的泉水汇集而成的。湖水清澈无比,据说能见度在十二米以下。我们用船桨做过试验,船桨加手臂没在水中,离我们看见的水草差得很远。
        我蹲下身子,用手撩水,水冰凉刺骨。星光下,水珠明亮可见,溅出滟潋波光。噫,淡淡的花香!哦,那是湖中水藻花香。“湖上水藻花,送来清清香,我思念的人儿在远方,在远方……”耳边又响起清丽的民歌,眼前仿佛有了阿妹羞涩的笑脸,一边深情的歌唱,一边是幸福的沉浸。
        风起了,星空摇曳,湖面起皱。美丽的星空碎了,星光从天空中纷纷滑落,如粉末洒了一个满湖。刹那间,湖面全是明亮的光末,透体浅浅的昏黄,如弓蛇万千,如幻魔搅湖,眼前的一切都摇晃着。是天空醉了,是湖醉了,还是我醉了?我确实分不清。湖水失去淑女的风度,多少有些惊惧,重重拍打着岸,渐渐怒吼起来,疯狂地翻卷着自己的衣裙,声音歇斯底里。风是雨的信使,云是雨的容器。山鸟不安,带啼凝夜雨。
        高原的天气就是这样,如小气鬼的脸,说变就变,东边日出西边雨家常便饭。早上起来,晴空万里,八点出发时却是细雨濛濛,行不多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船行湖上,一巅一簸,如行在大海上给人不安的感觉,女人们害怕的直叫唤。习惯后大家不但没有了害怕,反而觉得有海上冲良的感觉,很过瘾,有刺激。整个湖上行程,一时雨一时风一时秋阳高照,老天像个玩童,我们让他逗弄得不知所以,后来下雨的时候,伞也懒得打开。下午骑马情人桥,一路上天气也多变。虽然天气多变难测,可这高原的雨天也有别于平原与盆地。不大的地方,完全可以欣赏到“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象。风可以在你前面的山头猛吹,雨可能在你后面一步之遥处哗哗的下,可你的头上却是艳阳高照。你清楚的看见乌云在你身边的山头上堆积,雷电在云与山之间狂轰滥炸,却看不到云掉一滴泪,山溅一粒土。你明明看见鸟儿在你眼前因为山雨欲来匆匆而归,却又发现在另一边是小鸟悠然消闲。这就是我眼前泸沽湖的天气,多变而可爱,往往还有着意想不到的景象呈现在眼前。日落时分,一阵小雨后,主人屋后升起一道彩虹。尤其令人叫绝的是那些可爱的小鸟,像是惹我们开心,在彩虹间上下翻飞,穿来穿去。幸好鸟儿不多,否则我会怀疑这就是传说中的鹊桥。“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拿来描绘泸沽湖真的贴切有加。
        风越来越大,雨也下起来了。转眼间,乌云抢占了美丽的星空,蓝天消失殆尽。雾从湖底升,一层层一层层,遮没了云南那边的灯火,吞蚀了湖面的幽光,由远而近,由浅积深,向我卷来。湖面除了激越的声音和浓浓的雾,什么也看不见。眼前茫茫一片,泊着的猪槽船也只剩下暗暗的轮廓。风雨中,涛声阵阵,山峦起舞,山坳婉啭。九月的泸沽湖,多少有些凉意浸人,夜晩时分基本上看不到单衣薄衫者。我是不敢在风雨下逞强的,撩了撩湖水,转身而回。
        躺在床上没有丝毫睡意,不免思绪万千。美丽的大西南不愧是个神秘瑰丽的地方,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到处是人间仙境、天外瑰宝,泸沽湖便是这样一颗绚丽夺目的自然遗珠。她身处横断山脉腹地,四周高山围合,千百年来鲜为外界所知,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才为世人所知,这一功臣是美国学者洛克。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到这里,沿途你都会为一山又一山、一谷连一谷的奇峰险景所折服,你会亲切感受到什么是“白云回望合”、“荡胸生层云”,你会真正体会出古人“好峰随处改”、“阴晴众壑殊”的百变心语,你会油然发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惊叹。一旦来到这里,你有进入桃源世界的豁然心情。因为它独特的原始走婚习俗,盖过了它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它桃源般的生活景象。摩梭族无疑是民族园中真正的奇花异草,它的完美存在不只是本民族的幸运,而且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幸运。与其说它是人类进程中的幸存者,不如说是自然之神的有意安排,把它刻意镶嵌在个美丽又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是上苍赐予今天人类的一卷最伟大的史书。它是人类成长史的活化石,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文化遗产。然而很不幸,在五十六个民族名单上没有摩梭族,它被归入了纳西族,摩梭人自己很不满学术界这种划分。更不幸的是,它正受到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来来往往的游客中许多自以为是的“聪明人”总是异眼相视这种文化习俗,一厢情愿地去“教化”。而事实上我们所谓的文明婚姻文明的分子并不多,夫妻反目、离婚大战、强娶强嫁、同床异梦、委屈求全、无爱而婚、金钱婚姻诸多丑陋婚姻数不胜数。在这儿,有爱才有婚姻,无爱肯定没有婚姻;因爱而聚,无爱而散,男女双方永远是自由的个体。
        人间万象,纷乱绕挠。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我们常常叫喊活着很苦,生活很累,工作很无奈,事业不顺心,总是希望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个地方如世外桃源让我们有倦鸟归巢的感觉,像躺在母亲的怀抱没有沉重和恐惧而只有关爱,像远去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太多无聊的竞争。那么,在地球上净土幸存不多的今天,泸沽湖或许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那个地方。当你在经济社会中身心俱疲的时候,当你被政治漩窝搅得痛不欲生的时候,当你为爱恨情仇所困的时候,当你总想出人头地而屡屡受挫的时候,当你野心畸胀的时候,当你万念俱灰的时候,你不妨来这里走走,寻条猪槽船在泸沽湖里野渡一天,到摩梭家园里去看看他们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拉上摩梭姑娘小伙一起对对歌、跳跳舞,围绕泸沽湖畔感受一下古老的摩梭文化,找个达巴教僧听听他诵经,……也许你的心就会归正,你的灵魂就会升化。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只是要我们如万物一样在自然规律中平凡而来平凡而去,因为我们的不安分,因为太多的奢求,因此我们终身沉重着,过早地将人类这个物种推到了灭亡的边缘。人的劣性,正如刘大魁说的:“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矣,而又欲其壮丽。……人之歆羡于富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
        与其陷入都市的无奈生活,何不到此来走走看看,在静中养神,在净里养心,一路而来,绝对美不胜收——
        千崖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是这里山涧的风景。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是湖畔的景致。夜雨连明春水生,妖云浓暖弄阴晴。这是她的自然景象。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雾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这是路边的闲情逸致。
        “朋友啊朋友,你不要走,不要走。绿水牵衣,青山低头,泸沽湖处处把你挽留,……”火房的歌声是那样的亲切感人,作为一个匆匆过客有心无力,歌声中我们都看见了明朝回家的路,眼前是好客的泸沽湖儿女无言的祝福和主人们亲切的挥手。是的,来到这里面对离别,真的难舍,我不止一次地梦想永驻下来。纯朴善良的摩梭人总是那样的好客:“不管你从哪里来,来了就是朋友,就是朋友,玛达咪。上火铺给你留着座位呀,谢纳米(注)给你留着小舟。……”“温暖你的心有苏里玛酒,押搓舞跳到月当头。这里是一方热土,山和水凝聚着无限风流。……”多好的歌声,多好的朋友,多美的山川与水流,谁不想长厢留?


      注:谢纳米,摩梭语即泸沽湖。

                                 2004.11成

    [USECHGFONT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0 14:37 , Processed in 0.0706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