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2|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夜趣四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24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趣四题
万卷楼主


夜饮

这样的境界不宜太多太杂,两三个知己一起慢斟细品,不温不火,是最可心的事了。菜无须太多。一两碟青豆、酱瓜之类,外加一盘时令鲜果已绰绰足矣。
若在夏季,可将小窗轻启。晚风丝丝,穿堂入户;沁凉袭人,汗意顿消。此时把盏轻啜,相互酬酢,则人生之快意尽在酒中。
如值隆冬,碰巧室外瑞雪纷飞,琼枝玉树,群峰白头,素裹银妆,那才叫锦上添花。此刻,红泥小火炉中火正旺,仿古铜樽里旧酿正温。怅想光阴荏苒,人世浮沉。何苦巧于心计,劳心伤神,黄粱未熟,南柯梦醒。浮名蜗利终虚幻,不如尽倾眼前杯。
酒令是可以行的,但最忌吆五喝六,声嘶力竭。若联诗,若应对,则一室儒雅自不待言。
俗话说:“酒饮微醺,花看半开”。尽兴而不过量方为饮中上品。半醒半醉之间,“且把岁月仔细烹”。
待肴核即尽,也不必东拉西扯,狗尾续貂。不如早些歇了,明日各忙各的生计。
人散后,凭窗远眺。寒星数粒,一弯新月天如水。

夜读

十载江湖长为客,万卷经史最是痴。
寄身红尘,白日里为谋稻粱,总是忙忙碌碌,难得有时间坐下来读读书。入夜,洗去一日的风尘,一卷在握,或坐或卧,游弋于古今中外智者们的思想瀚海之中,便觉得是人生的第一乐事。
窗外虫鸣唧唧,室内烛影摇红。
或诵孔孟,修身明德,致知格物;或悟庄禅,诸法无相,即心是佛。
随陆放翁泪洒沈园,陪辛稼轩拍遍栏杆。仰陶靖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更叹风流缱绻的屯田员外郎,一生烟花柳巷,到头来也只落了个:“春风十里吊柳七”!
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畔,走下周作人先生的《乌蓬船》,独自撑一把油纸伞蹀躞在戴望舒的《雨巷》中,我多想邂逅那位丁香一般结着哀怨的姑娘。
恍惚间,高更问我: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想来是我日久浸淫于中国经学里,引起了这位“洋画家”的不满。诚然,要想探求宇宙的本源,追问生命的终极意识,也决不能冷落了西方文化。于是,我合上线装的中国典籍,将目光投向苏格拉底、斯宾诺莎、海德格尔、萨特、尼采......

夜坐

其实,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了。
挤身于这个日渐喧嚣的世界里,你不能指望像古人那样拥有一个菊绕东篱、竹映西窗的环境供自己寄梦。
有满架书香、一室墨气伴我,自觉足矣。偶在市廛声歇、天籁如水的夤夜,燃一支檀香,独坐于斗室的画案旁,什么都可以不做,什么都可以不想,只任时间一分一秒地从生命的轨道上滑过。
在这种近似禅定的状态中,平日里自觉不自觉戴起的面具不见了,绷得紧紧的神经松弛了,躁动不安的心平复了。仿佛有一溪沁凉的泉水从心田潺潺流过,澄明而又清冽......
东山魁夷说过,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口泉,只因每日的庸忙与浮躁,难得听见它那细柔的声音罢了。
六祖有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一无物,何处惹尘埃。”
这便是“大象希形、大音希声”的万化冥合之境界吧?
天地不语,我心悠悠。

夜话

董其昌有联:“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
更何况是在如此霜风凄紧、冷雨敲窗的寒夜。多年未见的好友不期而至,竟也兀自找到了我客居的寓所。
一壶“老酒汗”下肚后,自然少不了一番秉烛夜话。
我不是兰质蕙心的雅士,想不起问朋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所聊都是故园风物,童年逸闻,斗转星移,世态变迁。
友说村前我们常去摸鱼的河汊早已干涸,村小墙外的那片旺地被校长承包去种上了中药材;说邻居家的黑娃去南方打工,领回一个四川妹,说我爷爷的背比以前驼得更狠了,走路再也离不开拐棍......
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须臾沧海成桑田。”多少触目惊心事,想来已恍如隔世。
有诗云:“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今宵虽没有皎洁的月华透过窗玻璃洒一地清辉,但忘情处,我早已是泪眼盈盈,难以自抑。
听君一席话,胜似雁传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19:51 , Processed in 0.0676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