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风送莺音
收起左侧

[原创]一个人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他最感振撼的一幕,那将陪伴他的一生[六,七,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个人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他最感振撼的一幕,那将陪伴他的一生[六,七,八,九,十]

十五
又过了一年,青浦划归上海市了,地方工业开始上马。我母亲是第一批参加工作的临时工,共五个人。被安排在青浦印刷厂,糊信封,粘账本,工资是计件制的。一起进来的临时工都是我们一道街上的邻居。每天统计下来,谁最多最好一目了然。母亲看到比她做得好的,第二天就对她仔细观察,认真捉摸,一定要把人家好的手法学到手。每月的工资母亲总比其他临时工开得多。
有时候,任务紧还把有些活带回家来做。在煤油灯下,母亲用刮板把信封纸刮开摊匀,涂上浆糊,再一只一只粘住叠好。我也帮着做,一样能把信封粘好,还五十只一捆,捆好。
母亲还说:“你做的给你记下来,开了工资也分给你,给你买零食吃。”
可我想的是:“我什么时候能长大,能挣钱养妈妈。”
可是,我爹爹却把我母亲的十元钱生活费扣掉了。好象“女人也应该自己劳动养活自己”是对的。可是,我真恨我爹爹,看在我的份上,也该让我们生活好一点吧。
于是我母亲请了对面的木匠师傅来,给我们房间里的家俱估个价。一只宁波床,一只上下两节的旧式大衣柜,连带一只大账台卖给了南面过桥的周家大儿子,一共才一百六十元。
为了增加一点收入,我和母亲搬到了当中楼住,把后楼大房间腾出来出租。当时就搬来了一家姓费的木匠师傅,就两口子,女的很矮,名叫引凤。她也是出身农村,也在上海当过佣人。和我母亲很合得来。
大跃进开始了,母亲所在的印刷厂承担了印刷《青浦报》的任务。当时厂里技术不行,每一期的照片,图画厂里自己无法完成,都是提前交到上海的有关印刷厂加工好铅板,到时派人去拿回来,再在青浦厂里排版印刷,而用完的旧铅板还要送回上海。厂里因我母亲在上海做过活,熟悉路,还算能和生人打交道,这送接铅板的工作就交给了我母亲。工资是固定的,但只有十三元五角。
从那以后,我母亲三天两头跑上海,一去就得二天。母亲跑一次上海,我有一夜就要一个人睡觉。开始我很害怕,不过前后楼都有人家住着,慢慢我也就习惯了。母亲每次回来都给我带些好吃的,我也就听话了。
大跃进了,我们小学也作贡献,老师带队和我们一起去拾狗屎铁,回来和锯末谷壳拌匀,四周用砖围拦起,点起火,让慢慢煨着。当时我是五年级,本来还有一年才毕业。为了体现大跃进,我们班变成跃进班,五年级就毕业。我们大家都很卖力,不上课,努力为钢铁元帅准备粮食。
快到国庆节了。那是个星期天,母亲本来说好带我去上海玩的,反正学校也不上课,但因我早上和小朋友玩,弄脏了衣服。母亲就训斥我,不让我去了。我是一脸不高兴,眼睁睁看着我母亲去上海了。
一下午我都和杨家的剑飞在一起玩,他比我大一岁。晚上他为了陪我,就睡在我家。
我问:“剑飞,你去过上海吗?”
剑飞说:“没有。”
“你想去吗?那里都是高搂大厦。那楼高得你抬头一看,保管你帽子掉了。”
“真有那么高?我爹爹也在上海出差,我还知道他住的旅馆在大世界后面。”
“那我们一起去怎样?”
“我不认识,又没钱。”
“我们跑上海,走着去怎样?我认识路。大世界就在我家露香园露不远。”
“你要认识就好,先不要让我妈知道,找到我爹再说。”
第二天,他吃完早饭来我家。我们把书包一挂,两个人就悄悄出东门沿着去上海的汽车路向上海走去。刚好听到学校上课的钟声响了,那是八点正。
一路上风光很好,田里的稻子已割完都停在田头,远处看见一个农民赶着一大群鸭子,热闹地在我们身边走过。我们一边玩,一边走。可口袋里只有二毛钱,走过一座桥又是一座桥,在一个小镇上用一毛钱买了两个鸡蛋糕,一人一个点一下饥。也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了。看见路边有一块红薯地,我不认识,可剑飞认识,他走过去就拔,共拔了四个,每人两个。到池塘里洗了洗,就啃。高高兴兴地又上路了。
到了傍晚才走到了西郊,又不知怎么走到了淮海西路,我知道上海只有一条淮海路,一直走就到人民路,那就到家了。
可剑飞说走不动了,我就拉着他走。他真的被上海的霓虹灯弄晕了,不断地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终于到了露香园路,当我俩从楼梯上上来时,祖母一眼就看出我们是步行来的。一看已经是七点半了。足足走了十一个半钟头,行程八十余华里。
祖母给我们吃晚饭,问明了原因,大姑妈知道了剑飞是她老同学的儿子,还绕有趣味地问长问短,说:“你知道你爹爹住在大世界后面的旅馆里,明天我给你去找。”
第二天起来,剑飞脚有点肿了,原来他是平足底的。
祖母叫大姑妈去给我爹爹打电话,想让他告诉我母亲,明亮已来上海了,别让她着急。
过了不一会儿,只见大姑妈满面愁容地走进房间,对祖母说:“大弟进去了。”
祖母一下就象冷却了,大姑妈连连喊着“妈,妈”。祖母才回过神来,用哭泣的声调,轻轻说:“什么时候?”
“一星期了。”
“那十三点也不来说一声。”
大姑妈只是摇头,紧闭双眼,无声地流着泪。
事情来得太突然,大家都懵了。第二天我和剑飞就坐车回青浦了。
我回到家里,就看见母亲还在粘信封。我哭着说:“妈,我爹爹捉进去了。”
母亲看着我声色具励地说:“哭什么呀。早就该捉进去了。这是报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个人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他最感振撼的一幕,那将陪伴他的一生[六,七,八,九,十]

十六
尽管对我爹爹的进去,我母亲是幸灾乐祸的,但我的生活没有着落了。母亲也很着急。过了两天,晚上在粘信封时,母亲对我说:“我想去露香园路,和你祖母 商量商量,让你爷叔,姑妈贴补你几块生活费。你明亮总是他们陶家的人。”
我说:“你去好了,祖母一定肯的,她很喜欢我的。要不我一起去。”
母亲说:“先我去看看。明天我就去,你好好在家。”
母亲去了。到了露香园路,见过我祖母和大姑妈,说明了来意。出呼母亲的意料。祖母和大姑妈一口答应,说:“锦花你别急,明亮总是我们陶家的人,完了等妹妹,小弟,小小弟回来大家商量商量会解决的。就是得等几天。”还留母亲住下来。妹妹芳芳正好也在祖母家,和我母亲特别好,祖母让叫“青浦姆妈”,她就叫。还吵着第二天要跟我母亲来青浦找明亮哥哥呢。第二天我母亲就又去搬铅板回青浦了。
过了一星期,我母亲又去上海办事,就又去露香园路,想知道他们最后是怎样商定的。有了上次的招待,母亲满怀信心准备今晚还是住在露香园路。于是在外面吃了晚饭,快到傍晚时就到了露香园露。可是不巧祖母家人都不在,正在没主意时
亭子间里的宁波人秉言走出来,看见我母亲也有点面熟,就说:“啊姨,你是明亮的妈妈吧?我好象见你来过的。他们前楼都不在,你来我家坐一会吧。”
我母亲客气地说:“谢谢你们了,也只好这样了。”于是就在紧挨门口的小凳子上坐下了。
秉言说:“我听说他们对你很不好的噢。”说着还对前楼扬了扬下巴。
母亲就把来意说了一遍。
秉言说:“这家人家真坏,小孩都没法活了,他们倒还白相大世界去了。可早呢。要到十一点才回来呢。”
一下子把我母亲的火气就点起来了。她想,真是的,他们倒是不顾我们的母子的死活,还高兴得看看戏。就说:“这家人家没一个好人,都是狼心狗肺,那陶永英最不是东西,旧社会里当过妓女,还跟过日本人,。。。。。。”
“那要么你去居会委反应反应,居委会正要了解她们的情况呢。”
“也好,也让大家知道知道他家的那些丑事。”
秉言说:“那我领你去吧。”
母亲就跟着秉言去了居委会,把她知道的大陶家的事都告到了居委会领导手里。快到十一点了又和秉言一起回来了。
等了不多一会祖母,大姑妈等人都回来了。一见我母亲,祖母就一个劲地说:“啊呀,真正作孽,锦花,让你等到这么晚,快进房间吧。晚饭吃了吗?”
我母亲就问:“上次明亮生活费的事你们商量好了没有?”
祖母说:“还没来得及商量,小弟,小小弟还没来,要等他们都来了再定。也快的。”
母亲说了一声:“三等,四等,等你们商量下来,明亮就快饿死了。”说完掉过头就下楼走了。
母亲回来什么也没对我说。后来我听说大姑妈也被抓去教养了。小爷叔本来在上海花纱布公司工作,也被下放到罗店参加劳动锻炼。
那个大姑夫离开了露香园路,去住单位了,也不管家里的一切事情。
我祖母生了一场大病。


-=-=-=- 以下内容由 风送莺音2007年09月15日 06:20 时添加 -=-=-=-
第一部分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的关照,请多提意见。
对其中人物的刻划有什么看法,请多指教。在此特别感谢:babylionfay ,二休,等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7 10:03 , Processed in 0.0629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