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8|回复: 4
收起左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修竹鸣在 2007/10/05 22:31 第 11 次编辑]


                        
    八月十五前夕,老家一个已经是副局长的朋友到省城办事,抽时间过来看我。阔别了二十多年,见面免不了亲热寒暄一番,推杯举盏小饮几杯。完后意犹未尽,邀我一同回老家,他的车可以捎个便脚,路上也可以叙叙旧。好几年都没回过老家了,我是该回去看看了。
    老家山多,山路也多,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幸好有月亮,还算顺利。哥嫂他们早在村口接我,刚搬新家,怕我不认路。
    新家在村子的东南头,已是村子的边缘。邻居是我的小学老师刘老师家。院墙都还没砌,看得见两家院子正中间有一棵老榆树,两家老小都在树下石条上吃饭。大人们打着招呼,孩子们怔怔的看着,仿佛我是个陌生人。
    刘老师还没回家,师母不停地抱怨他每天都这样。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孩子们都要进屋睡觉了,他才晃悠回来。样子大体没变,只是比以前更瘦削得厉害,衣着很简朴。一见到我,激动得嘴角抖得说不出话,大黑框眼镜在月光下一闪一闪的,右手拍了拍我的肩头,半天才憋了一句:“大才子回来了?”尔后低头进屋了。
    从我一进学校,一直到小学毕业,刘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那时候刘老师是一个年轻的才子,二十多岁,戴眼镜,写一手好字,还会画素描。可从来没见他画过,也不见他多说话。据说“文化大革命”时因为画画被整得不轻,说话老跑题,精神不正常,经常被老师们耍笑,开会常挨批。这时候他总是憋个大红脸,低着头,把眼睛藏在眼镜后。可他对学生很客气、很好。
    饭后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我都快要睡觉了,听到刘老师叫我,邀我一起说话。这时大人们也都睡了。刘老师平时沉默寡言,再熟的人也难得聊上几句,更别说主动了。我很意外。
    他在石条上默默地坐着,我走过去时他也没有吱声。我抽出一支烟,给他点上。月亮已经升得好高,月光很柔和。他狠吸了一口烟,抬起头,像是巡视星空一样,看着吹出去的烟慢慢散去。
    “时间是啥?”他漫不经心地说,又像在自问。
    我满脸的狐疑,没想到劈头就问这样古怪的问题,连一个客套的开场白也没有。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呢!”
    “也是的,没几个人会去想这些无聊的问题。只是我觉得对每个人来说,时间的定义是多么不一样啊!有人忽略它的存在,有人在乎它的长短。无时不刻改变着万物,我总想知道它到底是啥。”他补充说,估计这个问题他思考了很长时间。
    “和空间一样,它应该只是个标尺而已。”我想了半天,回答的有点勉强。
    可能这个回答并不令他满意,他顿了一下,自解似的:“如果它仅仅是一种标尺,还有哪种标尺是无始无终的?世间的一切东西都要归于无,时间不是!”
    我木然了,从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还生怕露出自己的无知,几次欲言又止。
    “呵呵,算了,就我们的认知高度,还不好弄通,其实霍金也解释不清楚,我是随意想的。你读过《老子》吗?”他转而问道,
    “读,不怎么懂。”
    “应该好好读读诸子百家的书,很有见地的,你的古文基础应该可以的。”
    “哦,也不行,不过工作很忙。”我托辞道。
    “小时候你的作文写得还可以。”
    “一般,那时候老背你抄的诗词呢。”
    ……
    之后,又谈了很多。谈了家庭生活和工作情况,又讨论了道教的一些理念,什么道于无形,什么道在万物等等,很显然他知识面很广。我不懂这些,很吃力地附和着。他谈了很多,也很投入,直到感觉没得到什么共鸣,才岔开了话题。
    “记得这棵榆树码?”见我不解,又补充道:“你们刚入学时,大家一块儿栽的,应该记得的。”
    榆树?是的,我印象很深。那个时候学校教室不够用,大队就把生产队的牲口棚腾了出来作为教室。牲口棚不大,孤零零地立在村口,周围啥都没有,东边下去是一道很高的石岸。一开始,刘老师就用石头敲一个犁铧子,招呼大家上课。不久他从别的地方刨来一棵的榆树,很大,快有碗口粗了,很多家长都来帮忙,他们动手挖了很大个坑,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抬来水,把它栽好。后来,犁铧子就挂到了树上,再后来,黑板也钉到了树上,屋里暗,而且有臊臭味,经常就在树下上课。榆树慢慢长大,夏天树下有了一方很大的树荫,同学们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挤在树下吹凉风。刘老师总是笑咪咪的,歪在一旁看热闹……
    我在榆树下嬉戏玩耍了八年。后来,人逐渐长大,到县城读中学,又去上大学,去工作,回家机会越来越少,再也没有见过它。
    “都这么粗了,原先还不到碗口粗,真快。”我自言自语。
    “它已经老了,咳!我也一样,”他叹口气“世间万物都有这一天。”
    他的话让我感到很凄楚,像一个茫然无助的人在低吟。他摘下眼镜,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凉风不时吹拂他额前凌乱的花白的头发,深沉脸瘦得像刀削了一样,显得苍老不堪,是的,他老了。
    “还没呢,你精神很好。”我努力安慰着。
    “不说了,我给你画张像吧。我去拿家伙。”还没等我回应,他站起来蹒跚着进屋去了,两腿像风吹的树叶一样,有点飘。
    我环顾四周,定了定位,是的,就是这棵榆树。树干已比桶口还粗,树枝岔得很大,叶子也很稀,地上一大片婆娑的疏影。树皮早没有了原先的细纹,皲裂成一道道的深沟,可以看得见没有树皮的地方,树干已开始朽烂……嗨!三十年了。
    月亮已经过了正午,很明。我坐在树前正对明月,他托着画夹就在离我一丈远的地方。画得很仔细,头发乱了他都过来帮我拢一拢。不时地趴近看看我的脸面部特征,有时会停下来抽支烟,神情凝重,像对待什么大事情似的沉思片刻……一直到了月落三竿时分,师母又在催我们休息。
   “时候不早了,休息吧!”最后他像下决心似的:“我回去再修饰修饰,把这棵榆树加上。”
    他走了,院子里我兀自一人。我走到石岸边,找块石头坐下。放眼望去,田野、山坡、小道,眼前曾经是那么熟悉的一切,现在倒令我感到如此新鲜。月光像一层层飘零的细纱,泻下来,泻下来,轻轻地覆盖在四野上。秋收刚过,田里光秃秃的泛着青光,一堆堆秸秆,坟头一样散落在田间。一团薄雾围笼着对面的山腰,斑驳的树影依稀可见,像鬼魅的幽灵。突兀的山头浮在薄雾上,黑黢黢的暗影凸显在远处灰白的背景中。天空已变得不那么深邃,仿佛触手可及。群星疏淡,全然没有了凌厉的寒光,倒像哀怨的眼神……
    我不禁想起了刚才的话题。时间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潜于世间万物中,悄无声息地、无一例外地、无始无终地改变着一切?我茫然,这些问题太过深奥了,也许在短暂的人类历史中永远都难以作答。就像秋地里的萤火虫,永远不知春有百花,冬有飞雪,只能品味短暂的秋风。这或许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吧。
    第二天,中秋节,刘老师去县城给一个学生看病去了,我也忙着串了一天亲戚。
    第三天一早,朋友的司机来接我,哥嫂们准备了很多土特产。刘老师不在,我和师母道了别。当车子快开到村口的时候,远远看见刘老师的身影,在急冲冲的往前走,我让司机把车停在他的前面。我下来时,正好挡住他。
    “稍等我一下。”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顺手递给我一个硬纸板糊的夹子,扭头向路旁的门市部走去。
    他的穿戴难得有这么整洁,只是衣服宽大得有点不合身。他步子迈得很高,腿向内侧拐,每步都像棍子挑着,把裤腿撩起老高。门市部门下有一个很高的台阶,他跨了两次,居然都没上去,他不得不弯下腰,弯得很低,用手扶着爬了上去。他拍了拍手,有点尴尬的望了我一眼,进了门市部。
    打开夹子,里面有两幅四开的素描。一幅是前天晚上刚画的,画得很出神,在肖像左后边加上了那棵大榆树,而且还在左下角落了款。另一幅很旧,纸质很软很黄,边上已经卷起。上面画着一个稚气的小孩子,圆脸,帽子一样的头型,衣领皱巴着,后边是一棵榆树。我很吃惊,这就是小时候的我,还有那棵榆树。
    刘老师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盒新买的印泥。他用抖动的手慢慢地把那幅新作铺在车的后备箱上。“盖上图章,就完整啦。”他拖着腔哼哼着,从怀里掏出一方石印,很简陋的一方印,蘸上印泥,很仔细地看了看字体方向,神情凝重地定了定气,像是举行庄重的仪式一样,用力地盖在那幅画的左下角,手腕抖了抖,小心地拿开,用嘴吹了吹。
    “牧风?”我看着两个像甲骨文样的字嘀咕道,
    “这是我的笔名。”他满脸是略带腼腆的自豪,简直就是得意洋洋:“我最喜欢这方印,刻好已快四十年了,用它还是第一次。”他搓着双手,小孩子一样憨笑。
     我把画掂起来,只是想看看印迹干了没有。“别动!”他急慌慌的把两手撑过来,像接孩子一样接住那幅画“别弄折了,风会吹烂的,我来装。”
    “谢谢您,我会好好珍藏的。”
    他小心翼翼地把画收好,装到夹子里,好像有所寓意似的自谦道:“拙作,不敢示人,师生一场,你是我最得意的学生,留个纪念罢了。”
    对画,其实我并不十分看重,作为投桃报李,临走我提出送他一套画具,他爽快得连推辞一下都没有。
    车子已经开出好远了,还能看见他站在那儿挥着手,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微笑。
    ……
    生活继续着,一如以往的平淡,犹如一泓秋水。
    返城后过了一个月,家里捎话说,院墙已经砌好,那棵老榆树,刨了。
    又过了一个月,家里捎话说,刘老师去世了,死于癌症晚期。
    画具我还没有买……
    生活,一如以往的平淡,犹如一泓秋水……   
文字文字
bcn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0-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请仔细看一下本版上面浮生情缘版主发的主题:
<关于文章的排版——送给喜欢文学的朋友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天时间,自行修改.否则,删无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6 15:40 , Processed in 0.0743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