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1|回复: 6
收起左侧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3-2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雪岭在 2008/03/21 15:32 第 7 次编辑]


           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散文)
                    雪岭

            救了一个盗马贼
         色曲河是大渡河上游的支流之一。源出巴颜喀拉山,它汇集了高山草甸上众多的浅沟小溪,流经色塘、洛若、霍西、旭日,在穿过两山夹峙的石门坎后,呈直角转了一个大弯,斜向东南与杜柯河会合,然后奔向大渡河。石门坎位于川藏公路北线的炉霍至色达的支线上,因其状如门坎横亘在山谷,是以呼之。坎下、河上,有一桥,跨径在三、四十米间,乃嘎乌式木桁架公路吊桥。桥北筑一土墙土屋。这便是四十八年前我的栖息之所。
         我到石门坎不久,附近寨子的藏民都晓得道班上来了个“工人门巴”,时不时找上门求我治病。当时,从翁达到色达近80公里的地面上,没有一家医疗机构。翁达有一卫生所,只有三、四个医务人员,人少事繁,当然应付不过来。我诚然没有开膛剖肚、刮骨疗毒的本事,但于伤风凉寒、齁咳痰喘之类常见病,也还能对付。况且那时是计划经济,我给藏族老乡治病分文不取。日久,名声也就出去了。
    有一天深夜,我被一阵敲门声叫醒。金伕子王老头披件棉衣,把头伸进我的门口:“外头老乡喊你去医病,你去不去?不去我就不开门啦!”
          我问:“什么病?”
         “不晓得!”他说。
         “你问一下嘛!”
         不一会,王老头转来回话:他说腿上受了伤,血多多的流了。我睡眼惺松下床,呷了几口半温不热的清茶,取过墙角的药箱出了门。是夜月黑风高,我骑在马上,老乡牵着马,他步行,爬坡上坎,来到一座寨子,喊开门,一股呛鼻的牛屎马粪气味扑面而来,扶着一条圆木梯,上得二楼,屋角亮处几个人围着一个汉子。那汉子仰卧于地,在微弱的酥油灯光下,脸色腊白,地上一滩血。我摁亮手电筒,检查他的伤势,发现他右膝部自上斜下,裂开一条伤口,长约20来公分,深达3-5公分,于是赶忙掏出急救包缠紧伤部。我询问受伤的过程,回答我的是听不懂的藏语。伤者血流不止,一会儿绷带就浸红了。我思忖必须进行创口缝合,若不止及时止血,会要了这家伙的命。于是迅速从药箱里找出一方布巾铺在地上,摆开注射器、手术刀、手术剪、持针钳、止血钳、镊子、缝针缝线,一应器械。我用空针抽了一管75%的酒精喷在伤口及其周围皮肤,那地上的伤员顿时尖叫起来,额上,大颗大颗的汗珠直冒。我停了下来,叫人舀来一碗清茶,倒了一粒吗啡片嘱伤员立即吞下。然后,就着几盏酥油灯,在一支手电筒的照明下,给那伤员做创口缝合术:消毒――局部麻醉――逐层缝合――包扎,足足两三个钟头。手术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他的腓骨小头处有一条肌腱濒于断裂,费时许久,才把断端接合缝上。我给他包扎完毕,鸡已经叫了两遍。老乡端来一盆清水,我简单洗了洗手,倒头便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时发觉身上盖了厚重的两件藏袍,一束白晃晃的光柱从咫尺见方的窗口射进来,仿佛探照灯的光束。
         其后的半个月里,我每天都去给他换药、打针,以后是隔日或间二日去一次。那家人牵着马来接我。接触多次也就熟悉起来。从那受伤汉子半生不熟的汉话中我了解到,他是去牧场盗马时中了弩刀受的伤。那晚要不是我赶去抢救、恐怕他没命了,对我自然感激不尽。每当我进他家门,都要茶碗洗净,当着我的面用清茶冲烫一遍,然后才给我上茶。招待我的糌粑碗里必定有酥油。那阵子粮油奇缺,这已经是高规格的礼遇了。那汉子三十来岁,一个身材修长,面庞丰腴的女人终日守着他,他说是他的妻子,那女人鼻梁轮廓分明、睫毛长长的,很少言语,似乎不会汉话。一见我的茶碗空了,便立即半跪着给我斟满,劝我:“通”(喝)!“通”(喝)!“通”(喝)!
      
         后来,他给我讲述过他盗马的过程,比划着手势。那弩刀是用牦牛的弯牛角,在其两端紧绷上牛毛绳,中间安上锋利的快刀,像旧时木匠的锯子,绞紧设置于隐蔽处、既可捕杀野兽,也可防人偷袭。牧场的好马,为了防盗,夜间往往以脚镣拷住马足。行事前要探准目标、趁夜色悄悄潜入马群,接近目标后慢慢地轻轻地用辔头把马笼住,解开拷马的脚镣,一步一步,轻手轻脚把马牵离马群,伺机翻身上马,迅速逃遁。而牧场上的牧民都深知此道,往往在周围设下陷阱,安置驽刀,敷埋炸弹,支起砸板,布下圈套,可谓杀机四伏。那汉子就是在漆黑的夜间不辨路径,踩到驽刀,险些送命。看来做个盗马贼,也得练就一身功夫。
         光阴似箭,两个月光景,那汉子的刀伤渐愈。附近寨子不时有人前来找我治病,谁也没有提起此事。尔后,我也从未对人说过那伤员是个盗马贼。
         这事就此打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救死扶伤乃医之美德,朴实的语言,点滴小事,平凡中见真情,情之真,可贵!
    感谢雪岭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善良真诚的文字!
    问好雪岭先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2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这个贴子最后由qugaolin6在 2008/03/21 14:18 第 1 次编辑]

    雪岭先生还通医术,钦佩。
    “工人门巴”,这称谓立即让人们想起“赤脚医生”。这些都远去了,不知石门坎附近寨子藏民的医疗条件今日有多大改变,它依然牵动看楼主的心吧?
    平实朴素的文字述说了一个善良真诚的故事。好文!
    问好雪岭先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好感人.
    第6段"一"字有很多哦!散文很重有重复的字,能修改下就完美了!
    问好朋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雪岭先生的文字质朴感人。
    问雪岭先生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谢谢幽幽、qugaolin6 、暮挽香、月光大帝的点评,拙文其实平常的很,各位的评语未免过誉了。唯一值得说明的是,雪岭的这些文字,乃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的写真,毫无虚构的成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许多多的青年怀着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走上报国之路,无私地奉献了毕生,如果说五十年代的青年是奉献的一代的话, 一点也不为过。岁月驰流,如今这些泛黄的老照片,能得到诸位关注和理解,雪岭十分欣慰了!
    谢谢!问好![USECHGFONT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散文)在瓦修色达部落领地(1)

    雄厚有力的文字,欣赏!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08:50 , Processed in 0.0842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