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9|回复: 7
收起左侧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6-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旧文,记叙了三十多年前我所亲历的两次地震。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两次地震的全过程已渐渐模糊,而在灾难中凸现出的人性光辉仍旧沉淀在我记忆的深处。遭遇地震灾难诚然不幸,但也让世人见证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抗灾意志和超越灾难的崛起。最近发生的5•12汶川地震又一次证明,任何大灾大难也摧不倒中华民族。对于这场大地震的幸存者而言,他们的经历也许会变成一种激励机制,并转化为砥砺心志的力量。这就是四川人所说的:雄起!
                                            ——作者
    。”
      
                                 遭遇地震(1)
                                   (散文)
                                                            雪岭
                              历史上的炉霍大地震
       炉霍是川藏公路北线(G317线)上的一座小城,古称霍尔章谷,为藏语之音译,意思是山崖之头。境内东南有大雪山雄踞,西北有牟尼芒起山绵延,西与新龙接壤的旦都喀海拔5378米,其余的山脊多在海拔400 0米以上。达曲河与色曲河汇流于城北,流经东南出境,称为鲜水河。
      炉霍之闻名于世缘于地震。在地质构造上,北起甘孜,经炉霍、道孚、康定至石棉、越西,有一条长达500公里的地震带,称为鲜水河地震带,乃是四川境内最为活跃而又最长的地震带。其频度之高、强度之大为全川之冠,震源深达20公里。据记载,自1700年——1992年的200多年间即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5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9次,6.0.—6.9级17次。1786年6月,位于这条地震带上的 泸定,发生过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1923年3月,炉霍发生过一次7级以上地震;1955年4月的康定大地震也是7级以上。据档案史料,1923年炉霍大地震“县治城内以及所属之仁达沟、斯木、宜木、雅德、拜宜等同时地震……,官署民房概行倾陷,人民牲畜伤毙无算……。道孚县城官署民房虽摧圮,幸未伤人,惟孔色、麻孜两乡人民屋宇、粮食牲畜荡然无存,压毙男妇老幼约五百余人,并有被房屋压倒现未挖出及被压伤者尚不计其数。数百里之内炊烟断绝,城为废墟。炉霍县城一带以及仁达沟税局受灾尤为惨剧,县署眷属、员司、丁役以及附城商民、教士、教民、税局委员梁士诚同时伤毙,鲜有存者。该处驻防陆军一排,官佐士兵亦同被压伤。该县辖境以斯木、宜木两乡被灾为最重,雅德、宜拜两乡稍轻。约计全县伤毙人口三千名以上。”灾情之重,于此可见。以至五十年之后,前来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还能清晰地看到当年地震的废墟和大地破裂的遗迹。
                             我所亲历的炉霍地震
       四十多年前,我在川藏公路上的炉霍县工作。1967年8月的一天,时近中午,正准备下班。猝然觉得有异,房梁屋架兀自吱吱嘎嘎,玻璃器皿碰击有声,地面晃动,我还未反应过来,有人吼了一声:地震!那时我还年轻,本能地抬腿一个纵步跳出门外,双脚落地,一个踉跄,身不由己跌扑倒下,感到大地在猛烈地左右摇晃。只觉得耳边涌过一股低沉粗闷的异响,如山呼海啸,又似风雷滚地。须臾,那响声过去,地面也不晃动了。我爬起来,见跌倒之处乃是一畦菜地,种满了波菜和大葱。身后遍地碎瓦,那是从屋檐上坠落下来的。环顾四周,只觉得天空昏昏浊浊,不似震前那般清澈。这时人们纷纷从各个角落钻出来,三五成堆议论起刚才发生的事,十分诧异这次地震事前未闻先兆,毫无猪跳狗吠之类的异征。人们叽喳未已,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原来是川藏公路上的一个道班打来的,报告他们那里发生了地震,问及伤亡情况,语焉不详。当天,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下了地震发生的时间:1967年8月30日上午12时22分。
       有关消息陆续传来。这次地震为6.7级,震中地区在距炉霍县城西北45公里的朱倭,位于川藏公路的旦都至锣锅粱子一线均受到波及。当时,一个工程队在雄鸡岭进行路基改造工程,全体人员借住在一幢藏式土墙平房里。地震时,工人们刚下班进房,陡然一阵震晃,墙倒屋塌,许多人被埋在废墟里。“我揉了揉眼睛,满是灰尘,鼻孔里也呛进了泥沙。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刚才的房屋门窗全没了!”一位幸存者事后对我说,在其周围只有浑浊刺眼的烟尘,他拍了拍满身的泥沙,才发现走在前面的人不见了,惊叫了一声:班长!人们似乎回过神来,众人心慌意乱,急忙忙橇石刨土,忙乎了许久,才把埋在土堆里的遇难者刨出来。可惜班长李某等人停止了呼吸。其余的伤员则迅速送来炉霍县城治疗。
    不久,新闻煤体报道了朱倭地震的消息,号召灾区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为此,县上组织了各单位的人员到朱倭抗震救灾。一天午后,我们搭乘一辆解放牌货车去朱倭,我坐在驾驶室。汽车过了雄鸡岭,近入平坦的河谷地带。司机刚把操纵杆推到高速挡,汽车一加速,猛地像篮球一样弹跳起来,车窗外,远处山蜂的轮廓突然变形,彷佛在哈哈镜中,左右歪斜不定,对岸,一股浓烟腾空而起。我们顿时意识到:地震了!司机迅即换挡,我感到汽车并未前窜,车轮在地上一蹦一跳。仓猝中一拉刹车,整个车身跳起来横在路边,仍在一上一下地弹跳。不到半分钟,这一切全都消失了,只有对岸的寨子笼罩在浓浓的黄尘之中。
      后来,省里来了以天宝为团长的慰问团。许多部队、医疗队、地震研究机构纷纷赶来,在朱倭支起各式各样的帐篷。一时间,朱倭又成了帐篷城。朱倭乃藏语的音译,意思是蒙古族的村寨。当时朱倭的人口仅300余,虽是6.7级的强震,伤亡并不大。在各地的支援下,得以很快恢复,重建了家园。
    文字文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6-3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感谢雪岭先生的介绍当年炉霍地震的亲历情况。历史的灾难频频重演,但中华民族一次次雄起。相信对于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而言,他们的经历也许会变成一种激励机制,并转化为砥砺心志的力量。相信四川—定再次雄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天灾无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5 10:44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6-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很小的时候,经历过唐山地震,虽然离的远,却也感到了震感,当时还小,不知道害怕,但大人们紧张的表情让我至今难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雪岭先生这种经历刻苦铭心,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亲历灾难,铭记在心,灾难无情人有情,相信新的家园会建设的更美好!
    问好雪岭先生,保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谢谢qugaolin6版主、幽幽版主、芳草碧连天、竹林青雪、雨歇杨林和各位文友的关注!这次5•12汶川地震,举国同悲!这场灾难,又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气概。地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共和国总理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十万军人和十三亿同胞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纯真大爱,以及华夏同胞的骨肉亲情。我们不需要灾难,但我们应当记住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灾难诚然可怕,比灾难更可怕的是人类在功利化价值观的蛊惑下的健忘和短视。于是在举国痛悼汶川地震之际,我翻出这篇旧文,旨在从历史的回顾中进行科学的理性思索,冀以超越灾难而崛起,而不是时下某些“精英”在灾难后如梦方醒式的怨天尤人。我在本文开头说过,对于幸存者而言,地震的的经历也许会变成一种激励机制,并转化为砥砺心志的力量,这就是四川人所说的:雄起!川人从不负国,川人素来知恩。我乃蜀中一叟,诚然不能代表四川,但作为一名经历过地震的川人,我在此真诚地谢谢“现代文学”版的文友和一切关心汶川地震的人们!
    鞠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6-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遭遇地震(散文)1

    下面引用由雪岭2008/06/04 16:41 发表的内容:
    谢谢qugaolin6版主、幽幽版主、芳草碧连天、竹林青雪、雨歇杨林和各位文友的关注!这次5•12汶川地震,举国同悲!这场灾难,又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气概。地震是不以人 ...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问好雪岭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02:20 , Processed in 0.0797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