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5|回复: 0
收起左侧

另文复红狐《魏晋的风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0-29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晋的风流》题目是好题目,但所涉范围实在太大,专攻魏晋文史的学者文人也恐难以写出好意思。但以古之风流寄今之真性情,却又是很多人的喜好。题目改为《魏晋风流随想》或《魏晋风流片断》可能会恰当点,最好是把“风流”改为“风度”,“魏晋风度”是有特定内涵的成语,基本上一提到“魏晋风度”,稍有文史基础的人,脑海自然就会浮现包括上文所提及的各种名士的许多“风流”行为。
  其实有很多的所为“风度”,不过是当时人的穿凿、溢美或虚荣的表现,王子猷过戴安道门而不入,是因为溪风吹酒醒后,王猛然记起戴欠下自己巨额赌债,贸然造访,会被认为是存心追数,有损自己名士风度。这早有定论,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嵇康临刑抚琴以至嵇版《广陵散》的散失,在此简单解释一下。细心研究嵇所存诗文,会发现嵇诗除了较明显的愤世嫉俗、揭露社会黑暗之外,骨子里其实是非常害怕死亡的。诗中有表达忍辱偷生的“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有表达重视养生的“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有表达渴望长寿的“千载长生,歌以言之”;甚至有表达幻想长生成仙的“玄居养营魄,千载长自绥”;也有直接表达害怕死亡的“睹遗物兮心崩摧。中夜悲兮当告谁。”
  嵇康怕死,并不可耻。魏晋时代,是中国人最早自觉为文、自觉为人,最早发现个体生命可贵并付诸实践的时代。有思想的人害怕自身的死亡,是富有人性,讲究人道,关注人的尊严的重要表现,因为有思想的人很容易做到推已及人。但嵇康怕死,又造成了一个莫大的遗憾。
  因为嵇康怕死,所以当他要被行刑而直面死亡时,就不得不抚琴以减轻内心如山的恐惧。事实上无论多么伟大的音乐家、古琴家,处于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如此无边的恐怖之中,根本无办法把任何曲子弹得象样一点,包括《广陵散》在内。当时在场的粗通韵律的行刑官及刽子手们,本来对嵇中散的琴音是充满期待的,因为他们多数时候对着的死囚不是不知死字点写的大老粗就是早已吓得晕过去的鼠辈,所以当声名大震的嵇名士貌似平静的临刑抚琴时,他们预料会欣赏到或慷慨激昂或潇洒淡然的妙韵,大名士面对死亡应该是最旷达的了。结果事与愿违,于是在场的人们很自然的一至认定失望的原因是:不是嵇名士的琴艺不佳,是所弹的曲子本身太糟了。当曲终嵇康请相识的行刑官代为保存在牢中整理的得意之作《广陵散》时,行刑官得知仍刚才所闻之“垃圾”,不自觉的眉头大皱。嵇康是何等人物,虽处如山的恐惧之中,还是立即明白不知因何,行刑官是不打算保存此曲的了,不禁仰天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果然,行刑官好心为保嵇之名琴家遗誉,把嵇经苦心加工的嵇版《广陵散》烧掉,以自己冒嵇稍加评点的古版《广陵散》代之。所以保存在《神奇秘谱》中而传世的《广陵散》并非嵇版《广陵散》,以嵇对自己加工的《广陵散》的珍爱、重视程度,嵇版定必比传世的古版美妙数倍的。
  唉!因嵇康有重大意义的怕死而造成中华文化、世界乐坛的重大损失,世人宁不哀哉!这又是一个叫人无可奈何的道德与文艺的二律背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3 20:55 , Processed in 0.0687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