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3-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梨园诗话之一至十八
梨园诗话之十五
1、龙文鸳侣兄今年2月28日针对余《梨园诗话之十二、十三、十四》某些观点进行驳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近体诗的诗歌体裁和诗歌格律的一些讨论》的文章,并在唐诗宋词网诗韵论坛等诗词论坛贴出。3月1日在该论坛又重新发了一遍,在附贴中道:“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发的,到了今天早上,就被谁给删掉了,所以再重新发布一下。如果那位斑竹觉得有什么想删的理由的话,请告诉我一下。如果是误删的话,呵呵一笑了……”。观后,认为其将矛头直指本人。余时任该坛斑竹,又龙兄文中提到“楚成”,余认为有必要作些说明。余读其文后,十分欣赏,将己之由竟日寻春版主固顶的《梨园诗话之一至十三》贴解固,将龙文兄该文挂上。并回贴道:“唐诗宋词网诗韵论坛删除贴的澄清,请龙文兄细察:不要胡乱猜测,呵呵小弟是大肚能装任何事。应当感谢龙兄参与讨论,此作被天地一孤鸿兄转移到《现代文学》论坛佳作欣赏,并被固顶。兄可去看看,就在诗韵论坛下面。此作另外已被小弟收藏。届时和小弟的梨园诗话十三四等一齐刊登在《九州诗词》上,以利于大家探讨学习。”龙文兄在中国诗人网红楼论坛看后回贴道:“呵呵,楚成兄长,可能是我心急,找不到时弄错了……《九州诗词》何时出版,我届时想订阅……”。一场误会至此方冰消云散。余复在红楼论坛该文下回贴道:“改革也好,不改也好,都是为了诗歌的健康发展。只是观点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存异求同,这样有利于诗歌的繁荣。诗话兴而诗亡之观点不赞成。百家争鸣,才会有诗歌百花齐放的局面。”另惊鸿客也回贴道:“有些观点还是很不错的,例如:对诗话的见解,偶也赞同。呵呵,就是这篇文章也象诗话,偶不爱细看。”龙文兄反对写诗话,却不知自己该文又何尝不是呢?大美无言,大音无声。看来,我们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论作诗作文,还是作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想当然,凡事在没有得出正确的调查研究结论前,最好不要妄下论断。
2、2004年6月荆楚在线诗词古韵南宫灵鹫兄邀请余出任该坛版主,后在其倡导下改名为东湖诗词。余向其大力推荐中国诗人网红楼论坛斑竹,也是我省黄冈诗人远亲兄加盟,其立即支持,求贤若渴之心若此。南宫兄倾心致力于:以荆楚网为平台,以东湖品牌为依托,以普及旧体诗词和提升诗词理念为宗旨,着力打造湖北地域旧体诗词驰名论坛,并逐步扩大影响至更大范围,实现从备受关注到备受尊重的有效提升。"并在《东湖社区•我•网事•诗》其九、其十五中阐明其观点:要普及和弘扬旧体诗词,且作为诗词版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包容性。才之"偏锋"者频频而出。如何规范和引导是其关键。以下这首七律就成于几场争论之时:
古来名利尽丘墟,韵共酣歌倾几壶。
诗里醉沉多放逸,词中禅定更清虚。
主贴尽是经纶后,评语应多谏诤余。
在线无非求雅兴,网逢知己论功夫!
其十五:关于旧体诗词,南宫以为在历经了唐宋而渐衰之后,当今网络大兴,旧体诗词正借此INTERNET媒体迅速崛起,复兴已初见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或多或少地遭至传统媒体的抵触,也面临一些或深或浅的尴尬。无论如何,致力于旧体诗词的普及和复兴,东湖社区《诗词古韵》责无旁贷。南宫此律,是铭心志:
风雅何输李杜时,往来闲客落新诗。
有人知赏应如玉,无主收拾只似泥。
陌径可生三尺草,冬枝待长万条丝。
冯讙岂是无能者,磻水渔翁或有期!
南宫兄观点同与不谋而合,为繁荣家乡旧体诗论坛不遗余力。
3、关于诗词创作的见解,《红楼梦》里香菱向黛玉问诗的故事我认为非常有借鉴意义,现引用如下: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 ,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读后,余最为欣赏“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4、题昌江西塔夕照 林宇
秦汉霜风唐宋雨,巍巍古塔镇青山。
悠悠人世浮屠外,一片寒鸦夕照间。
————————石心木人:有一种很开阔的感觉,有点唐诗的味道。悠悠人世浮屠外,一片寒鸦夕照间。现在看来还是很好的句子,前人的高峰,或者说圈子,后人恐怕很难超越了;至于“镇”字,我觉得细品起来,与前 霜风、雨,以及中国风水于造塔的目的,有些隔阂,当然林兄之意,我不敢妄加猜测,吾非鱼 呀!:):)
石心木人点评
中秋感怀 林宇
独立高楼对夕阳,孤飞鸿雁断柔肠。
杨花落处携妻子,银菊开时返故乡。
红树村边双鬓雪,白鸥江上一林霜。
飘游但恨归来晚,犹唤乳名旧宅旁。
————————————————————
先生此诗,恐唯老者能感其间之沧桑脉络,血浓之乡意亲情。首联引题,中间两联渐入感情深境,尾联见彩,可谓佳作:)
中秋夜携妻儿泛舟东湖玩月有感 林宇
东湖日暮渺无边,远望磨山霞染天。
渐上兰舟浮水底,忽随细浪坠城前。
珠光玉影曾如梦,烛暗楼红若似仙。
最是中秋明月夜,一家湖上庆团圆。
东湖同友赏月
闲敲棋子落,坐看白云还,
花坠东湖里,鸟鸣幽谷间。
开轩迎远客,对镜理云鬟。
同赏他乡月,故园隔万山。
——————————————————————————
表达有别,最后的转折,让人记忆深切,前边的悠闲铺垫为后来的抒发感情,有决定;只如此表达,前人已惯用,而且,前三联中的大多是化语,未免生造之感:)
有如此佳境,首先羡慕不已;起联有总说或者第一印象的给人以提起,渲出缓缓的美感;中间两联记行感‘渐上、忽随’,不拖沓,至尾一家庆团圆,很生动真切;:)只是中间颈联写的仓促了,内容显少,不够丰盈,不足趁起全诗。我不敢妄加猜测,吾非鱼 呀!:):)
5、桥影流虹君乃仙桃人,去岁多相会于自由诗篇采菊东篱、诗酬之行、唐诗宋词诗韵等论坛,曾经评点过余多首诗词,现引二篇如下:
自题小照
不赶潮流不逐风,——潮流两字能否换一换,不雅。
推敲诗句兴酣浓。——写的很有情致,欣赏!
莫为学海无穷尽,
便驾轻舟下险峰。——哲理句。深刻。
题南山寺
南山寺里竞忘归,曲径通幽入翠微。——“微”字用得妙。
白鸟双双临水立,渔船对对傍云飞。——“飞”字用得传神,写出了渔船轻盈的样子
梦回沧海搏风浪,心逐孤鸿背夕晖。——写的很伤感,很感人。倒令人想起了“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遥望琼崖天尽处,一弯新月淡如眉。——写的好。
6、中国诗人网红楼论坛斑竹田牧起台海诗会,一时应者众。其点评前言值得大家一读:
台海之事,统独之争,牵国人心,引世界眼,故作此次诗会主题。现实大题材,当慷慨而起,激昂而吐,故限收律绝。为畅达思想情感,故不限韵。应者不少,因程序出乱,原稿丢失,只得麻烦诸位重发,还有部分为红楼旧作。截目七月十日,共收24名诗友的诗作37篇,现结集点评如下。个人陋见,定有不当,请多包涵。另附拙作5首,聊作阐释,与各位诗友交流,祈予批评,以助上进。
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云:“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言可执。故作者但求体正格高,声雄调鬯,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诸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明,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鉴浊流求睹二者!故法所当先,而悟不容强也。”神韵可遇不可求,更不好评。因此,我只能从格律、结构和兴象三方面予以点评。
这是田兄对拙作的小评:
采桑子-端午感怀台海事
军旗猎猎翻霄汉,雷鼓谁敲,江水滔滔,粽叶清香两岸飘,
一弯海峡斜阳里,浊浪咆哮,一曲离骚,竟使龙舟万古摇。
---------------------------------------------
格律:严谨。
结构:一片内看,转得有手段。惜两阙意近。
兴象:可。
其他:说出了割不断的文化缘。
祭黄帝陵有感
黄陵古柏耸云间,汉武仙台莫等闲。
热血一腔何处洒,台澎未靖岂容还?
-----------------------------------------------
格律:严整。
结构:可。
兴象:可。
其它:未三字义不够明确,似有凑韵之嫌。
7、诗先锋版主乌云下的火焰在《对诗先锋端午诗会作品的一点感受》点评余作道:
林宇(楚成三十岁以前的笔名)GG的一首七绝和一首词,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心态的倾向。(词是单独发的,不在征集贴里面)七绝《端午怀于右任先生》是借古讽今的典型诗风。
《端午怀于右任先生》
“岁岁村民祭汨罗,台澎非复旧山河。
阳明山上先生泪,洒去还来听楚歌。”
首句以端午风俗开始,应该是在下意识中联系到屈原,联系到那个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然后联系今天尚未完全统一的中国。于右任先生堪比屈原,爱国,渴望统一,这点是共通的。于是,以古喻今就有了连接点。后句依然是联结古今,以古代屈原之壮志难酬,写今日之于先生之悲壮。并发渴盼统一的热切感情。全诗以古——今——古的线索穿梭时空,发人深思。而《采桑子-端午》则完全是另一番情态。“端阳独饮行吟阁,粽子香飘,咸蛋轻敲,妻子门前挂艾蒿。小儿争把雄黄点,笑扑烟消,憨态难描,最是流光容易抛”宛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词,描摹生活细节,展现风俗中的自然之趣,不是大题材,却在小事之中见得清新,自然之美。
搜狐古风斑竹紫竹在端午诗会中也首推此首:千余年人们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句由怀古,然后联系到至今天尚未完全统一的中国,层层递进。于右任先生堪比屈原,爱国,渴望统一,这点是共通的。于是,以古喻今就有了连接点。后句依然是联结古今,以古代屈原之壮志难酬,写今日之于先生之悲壮。并发渴盼统一的热切感情。全诗以古--今--古的线索穿梭时空,发人深思。
最有意思的,二人不约而同地都将此作点为诗会魁首之作。
8、灵隐寺上香有感
禅灵烟火气堪豪,游客上香欲比高。
拜遍人间多少寺,几时降祉到吾曹?
题张煌言墓
西湖歌女古筝弹,游客争看挤断栏。
独恨英雄多寂寞,南屏山下月初残。
和岂有此李《七夕》一首
万里银河一线牵,手机轻拨诉情缘。
可怜织女年年泪,空洒打工小妹前。
采芹生点评绝句三首
第二首立意不错,但有商榷处:西湖歌女古筝弹”太老实笨拙了些。 题目不对,因为不是专门对张煌言墓所题,所以应为“过张煌言墓”之类题目。不要小看题目,对内容起点睛作用。许多朋友对诗本身很重视,对题目忽略、随意,是不正确的。题目应该与内容相得益彰。
尾句好,不置一句评语,却胜过加评语的效果。但前面“独恨”却露了,多少冲淡了尾句的效果。诚如 一瓢兄所说,第三首入手角度也不错,只是措辞炼字火候不到,没有把意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就好比练武术,想法和意思到了,拳脚却没到,所以“不赶劲”或者说没把劲道发出来。
9、秋日东湖即景
楚天远望几渔舟,桂子飘香近晚秋。
一曲清歌湖上起,两三少女数行鸥。
诗词总汇唐宋遗风版主老君竹点评:起句地理位置,次句背景(季节),三句归结到湖,结句以行鸥应题收结。颇合法度。剪取楚天风景的一角以表对生活的享受,很好。前两句虽嫌宽泛了点,亦清新。
10、搜狐古风诗友催花刽子,四川达州建筑研究所就职,与余网上结缘。去岁夏天过武汉时欲邀余一叙,未果,沿江而下,至余去电时,其已在南京。其网中留言道:“暑假带女儿出去旅游,原本希望到武汉与楚成兄晤面,可惜没能联系上,离开武汉到达南京后,楚成兄才看见我在网络上留的电话。可惜!”并赋诗《访楚成不得》:“ 放舟三峡入楚天, 徘徊东湖独把盏。 沽酒千盅对月影, 黄鹤楼头长嗟叹。”诗虽不工,却足见其之深厚情谊。余三日后方睹留言,怅恨不已。今年春节忽收到其发来问候短信,而余因公务案牍劳累,其电话不知遗失何方,回电后不禁愧然久之。
11、第十五届中国诗人红楼诗会,余有《打油一首-田园即事》参加,斑竹张卫国点评如下:
打油一首-田园即事
拖泥带水忙插秧,--插:拗。
绿野田畴巧扮装。--直述,形象。
风暖日斜金谷子,--遥想,逼真。
家家粮仓满盈筐。--粮仓:失律,改"家家稻菽满盈仓"可好?
简评:下平七阳韵,末句出律。此诗油则少味。全诗通畅自然,朗朗上口,情意具佳,颇具回味,是林宇君绝句体裁的基本特征。
12、某名人词典来函邀请入书,词条非常夸张道:“林宇:……祖籍江西临川。其作品以极为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极为深邃和宽广的情蕴,凸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艺术把握。行文简洁犀利,想象奇特新颖;文字对仗工整,清娴淡雅幽香;语言质朴明达,刻画细致真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用句,都显示了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地实现了景致与情怀、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地从多种角度折射出其馨香和高洁的志向。抚今追昔,勇于创新,在创作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新的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撰写了多篇(首)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诗词作品。为中华文化的整合及推动诗词艺术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余曾将此事同古风诗友紫竹论及,紫竹主张入编。而余认为名人某可远远不够格,又何况还要预订书一册呢?再评价也太出格了,与余名不副实。这种交钱换名声,入书的把戏余可不愿意作。
13、观王维《雪溪图》有感
踏雪寻诗醉眼朦,飞花片片入渔篷。
剡溪访戴人何在?疏影横斜映晚风。
——————————————————————
梅庐评语:此诗亦贵在二三句转承的好,结的亦自然,得性灵。
14、余参加中国诗人红楼论坛第十九次诗会作品,论坛斑竹张卫国点评如下:
悠悠韵梦醉红楼(辘轳体)
其一
悠悠韵梦醉红楼,风雨楚天一叶舟。半卷诗情堪万古,满腔热血足千秋。
寒窗苦竹愁初渡,陋室烟云笑始收。身系庙堂人未识,犹闻哀乐大江头。
简评:合律韵。此作将个人之感、庙堂之忧结合一起,情外有寄,悲中无怨,诗人情操蕴含于诗作之中,韵味浓郁。
其二
一卷离骚逐浪浮,悠悠韵梦醉红楼。行吟阁上留行迹,汉水岸边系汉钩。
楚乐声声江畔起,湘风处处眼中收。自将诗句题名后,传唱而今几度秋。
简评:颔联对句孤平,合韵。诗作将诗人放纵情怀云踪鹤影作了巧妙的概括,以骚起以赋收,给人以高雅不俗的感觉。
其三
平生最爱洞庭柳,把酒临风忆旧游。缕缕诗魂侵碧水,悠悠韵梦醉红楼。
画桥烟雨双飞燕,彩阁流云独倚舟。不是楚天风物好,何来忧乐上心头?
简评:合律韵。作品写诗人情怀,以感起以感收;颈联淡淡一笔,将全诗的理念化为实在的景物,把诗人的心态贴在画图上,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其四
一片云霞四海浮,此身但作水中鸥。唤来屈子同吟唱,引得鱼人共赛舟。
隐隐诗情飞碧水,悠悠韵梦醉红楼。茫茫宇宙思无际,精卫声声夜半讴。
简评:合律韵。诗人在此作中,以情起,以典结,身似浮云,情共屈子,思绪渺茫,感慨也就自然而然了。前三联气贯长虹,但末联接的似无力,以致气有些不顺。
其五
瞻宫折桂作诗筹,醉罢何言几许愁。数点路灯垂楚市,一声柔橹到心头。
白鸥凌水为图画,长笛横空当钓钩。新月弯弯天际挂,悠悠韵梦醉红楼。
简评:合律韵。此作想象新奇,把诗人感慨通过不同侧面用深加工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来如同欣赏一幅幅图画,又如行走在画廊之中,感觉很美。
总评:此组七律辘轳体,诗人采用轻灵奇妙的笔触,将人生感慨倾泻泼出,如串串珍珠,掷地有声,光彩夺目。虽有孤平之虞,但瑕不掩瑜,作品耐读耐品。
15、中国北社社员天石心在北社诗词论坛发有《浅谈近体格律-----跟林宇理事贴另发》一文,引起不少争议。尤以同是北社社员的天堂有鸟的“八问”为代表,这“八问”余认为问得非常好,有见识,故引用来供大家一齐探讨。
我是新人,刚学诗词。林宇诗论,不尽苟同,也有疑惑,八问天师:
1.既然“诗词理论的探讨,,并不是来几个名人或教授就可论定的.”,那你为何只一家说?2.发展要从何处着眼?为何你力推“严律派”而大贬“宽律派”?
3.老师为何要挖苦喜古风和自度曲的晚辈们?我看,有些今人诗不比古人差。如第二春吟的底层讽世诗,不逊工部。梦落疏篱的仿红楼梦诗,就比原著中好。4.发音要统一到古代才格律吗?
5.发展光从格律上求吗?平水韵多有比今韵还宽之韵组。连ian ---an,ui –i.un –in -ing ,eng 都混在一起的。如何解?"月--发,"两字同68部,你习惯吗?(外行了)看昆曲之昨日,京剧之今天,就知你的发展观是悲悼而吃(背道而驰).6. 谁说要从灵魂上改?林吗?我虽不赞同他的诗德论,但他的格律论没有全盘颠覆格律说。
7.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诗不是意境韵味为先吗?
8.社长们的诗历来严谨太过(说句老实话。我读其诗太累。可能古文底子差吧。)但他也支持新人偶尔出律以不损诗意。你“意到”的话是否合适?
你主张我们不要不懂而写诗,你的诗是写给懂律人看的,白居易都知诗问老呕,其实格律诗今天在网上读人已太少了,为何还要束之高阁等死.?能发展吗?你可能会说宁死勿改,何苦呢?毕竟格律不是中文系教授的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