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4|回复: 5
收起左侧

天下无桥长此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2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无桥长此桥
一股古老的神秘力量把我吸引到这座古桥上,一座横跨海湾,纵穿千年的人工石桥——五里桥。这座早在近九百年前的南宋就已经屹立于茫茫大海上的石桥,从水头镇起向远处延伸着,历经五华里(约合2255米)的海面,一直连接到隔海相望的安海,像一条长龙,静静地伏在海面上,用坚实的脊背窜连起两镇人民的友情。茅以升一句“闽中桥梁甲天下”和“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美誉足以证实它的神圣与辉煌。
伫立在题有:“水国安澜”的石拱门前,从石供门向里望笔直的五里桥。石桥透出一股古老的气息。突然想到明朝才子傅夏器巧对的那一副联“八尺岭上日日冬节,五里桥下夜夜元宵”。刹时,时光逆转,似乎回到遥远的年代——白天,桥面上人马川流不息。老人们在中亭悠然的下围棋;有名的神算先生闭着双眼,数着指头为幕名而来的人算命;强壮有力的男人们急匆匆牵着牛,推着板车到对面的镇里作买卖;三五成群的妇女挑着菜蓝赶集来了,桥边摆地摊的阿婆们“自卖自夸”的高声吆喝;使节和商人们在码头等待船只到来;热闹的情景可乐坏了孩子,他们手牵着手坐在桥墩上,摇晃着双脚,似乎沾到水面才满足。傅夏器手拿诗卷沉思的模样,朱熹来回度步吟诗的身影为五里桥蒙上了一层文学色彩。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雄姿震撼了整座桥梁。而夕阳西下,落霞扑彩之时,桥下的港湾也成了一道风景线,小鱼船挟着满网的鱼虾,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平静的港湾,纳下两道久凝的水痕。到了晚上,一眼望去桥下灯火通明,如同元宵节挂着的红灯笼…
猛然从沉思中醒来,穿过石拱门,如同走出山洞,眼界豁然开朗起来。五里长桥只见其头不见其尾,箭一般刺向天边,似乎要把我们送往一个神秘的国度。首先吸引我视线的是跨度六米余,宽厚各四五十公分的巨大石板纵向拼成的桥头(每段由6-7条石板合成),平直而沉稳,我不禁俯下腰来热切地触摸粗糙的石板,仿佛感受到它们跳动的脉搏和巨龙沸腾的血液,它们曾在这里沉思近千年,不知见证了多少历史的风风雨鱼,沧海桑田;承载着多少人迹车痕,血泪情仇。突然,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冲荡我的大脑,,在那样一个科技落后的年代,每条重十多吨的两千多条石板的是怎样架起在茫茫海上的?颠颇摇曳的帆船如何载起这么多庞大的石板。据说,这座桥从开工到竣工花了整整14年,难怪郭沫若在《咏五里桥》里有:“英雄气概垂千古,劳动精神荡九霄”的感慨。在悠久而雄伟的建筑面前,在勤劳勇敢的古人面前,我一下变得太渺小,太卑微了。
桥下的720个桥墩,就像千帆待发的小船躲藏在桥下,用它尖尖的“船头”劈开海水,我想正是这些桥墩别具一格的设计才使五里桥经历近千年狂风恶浪,依然巍然不动。在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在郑州黄河大桥建成之前,它一直是中国的最长桥,彪炳于世界桥梁之林。难怪祖辈们在中亭上豪气写下“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联句。我又一次被古人深深地折服了,不只是勤劳,而是智慧!
我踏着先人的足迹渐行渐远,把石拱门远远撇在身后,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才发现桥下四周并不是海,而是人工养殖湖。曾经茫茫的大海,曾经桥下来来往往的船只,曾经的渔火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据说,大跃进时期当年碧波万顷的海湾被拦腰截断,围海造田,当年的海上桥成了陆中桥。而到了80年代科技发展的时期,污水乱排的化工厂,臭气熏天的养殖厂使五里桥脏物堵塞,雪上加霜。如今人们醒悟了,整治五里桥的呼声越来越大,五里桥再现水上桥的景观。即使没能恢复当年的雄姿,治安还缺乏完善,但,这毕竟挽救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天下无桥长此桥,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需要我们后人的爱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4 11:38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8-2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无桥长此桥

    开眼界。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29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无桥长此桥

    长见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2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无桥长此桥

    先破坏再保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8-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无桥长此桥

    确实长见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8-2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无桥长此桥

    好文章,就是版面安排不好,字间距太小,看的我眼花。发帖时能照顾一下老年人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8 08:54 , Processed in 0.0779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