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8|回复: 7
收起左侧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音观里观观音
第二个(观)为道观的观
第三个(观)为观看的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道观里面看观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别忘了:观音可男可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下面引用由lunafong2005/04/27 01:08pm 发表的内容:
别忘了:观音可男可女
纠正:不是“观音可男可女”,是佛道两教皆修观音。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道观中也奉观音,但通常不叫观音而叫慈航真人。以观音名观还没见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下面引用由烛之幽2005/04/27 03:37pm 发表的内容:
纠正:不是“观音可男可女”,是佛道两教皆修观音。
观音是男身女象,似乎是有这么一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抄录:
    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梵文 Avalokitesvara。觀世音者,觀世人稱此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雲:觀世音。觀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之意。為阿彌陀佛的左些脅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徵,當眾生有苦難時,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他還會就眾生的因緣,化作種種不同的身分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種別稱,如水月觀音、魚籃觀音、馬郎婦觀音等,合計中日關於觀世音的別稱,共有三十三。又名三十三身。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經典作男子,唐以後常作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薩。觀世音或譯作觀自在,古譯作光世音,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 '世' 故略稱為觀音。亦稱為大士、觀世音、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觀音媽、觀音大士。觀世音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和五臺山,峨嵋山,九華山合稱謂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其中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濟禪寺中有一圓通大殿,供奉觀音,是最大的觀音殿。(注:佛教中净土宗主修观音。)

    在藏传佛教艺术中,菩萨造像占很大的比例。常见的观音菩萨有双身观音、四臂观音、骑狮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而度母称作“卓玛”、“多罗母”。相传她是观音菩萨化现的救苦救难的菩萨。据《大日经》的说法,度母都是从观音菩萨的眼睛中变化出来的,共有21相,她们的身色各不相同,藏传佛教称她们为21度母。藏区寺院里最常见、最流行的度母造像便是白度母和绿度母。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白度母是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化身,而绿度母相传是唐朝文成公主的化身,西藏的佛寺之中大多供奉有这两尊度母造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观音观里观观音

续抄:道教中的观音
道教传说中的观世音-慈航道人

时间:2003-1-23 10:03:57  
  说慈航道人大家很陌生,谈观世音大家就不陌生了。天下人皆知,观世音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你可知道,观音菩萨就是慈航的化身,为此,慈航就是观音。所以道教敬慈航,佛教敬观音。因为观音的一生以普度众生为宗旨,逢灾救灾,逢难化难,走到那里都是劝善积德,所以人人都敬观音。

慈航道人先习道而后入佛。长相如同小姑娘,细小玲珑,瓜子脸,柳叶眉,双眼皮,丹凤眼,樱桃嘴。诗证:   
          凤根眉长贵自成,影光香气又神清,
          聪明智慧道法精,发愿一生度众生,
          樱桃口大唇胭脂,齿白如玉细柳条,
          笑如含莲清和畅,聪明拔萃披袍衣。
慈航自小勤学好读,不但通经文也懂医道。可是大家看他长得女儿相,嘻皮嫩肉,都认为没有出息,过去的人应该长得五大三粗有力,才能养家糊口,有时左邻右舍侮辱,骂他说什么男人长得女人相,家里风水朝后葬等难听的话。慈航想,如果在男人中发展道门已成不能,如有办法,在休闲妇女中传佛法。于是这样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在民间传法劝善,普度众生,以后佛教将慈航演化成了佛道最高的典范人物。为 此说观音修了七世脚还是大板脚。《音音菩萨书》中有如下演化的说法。   
        国王妙庄王,幼女妙善娘,
        父欲招女胥,女修不嫁郎。
        发去园中禁,容貌却非常。
        白雀寺中使,天神相助忙。
        遗兵去烧府,精灵感上苍。
        逍遥楼上劝,苦苦不相降。
        押赴法场绞,虎背密山藏。
        灵魂归地府,十殿放毫光。
        究因蒙解脱,香山得还阳。
        九载修行满,功成道德强。
        父病舍手眼,医疾得如常。
        文武入山谢,方知骨肉伤。
        一家登佛国,快乐在西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30 04:58 , Processed in 0.0778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