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创]拜山,请砸.
给春天的小花拍块砖(海绵做的,没有杀伤力~:)),时间有限,慢慢凑足~ 边凑边与小花交流~
神仙姐姐
一管飞花风逐袖
三千江月水流云
---楼主看来比较俏皮活泼,用字清新而朴实,不假雕饰,纯天然健康的绿色大餐,可贵可敬,赞~(不是俺猜的,题目定的调调:))
---上句:“逐”还是“舞”好呢?感觉前者少几分自在、轻逸、潇洒~“管”字最早是指笛等乐器,引申一下,一般出现在与声音有关的句子,如“一管秋声”,较虚~
---下句:似受“千江有水千江月”意境影响,如果用“半轮漾月水牧云”是不是与出句气势和语境更和谐?“流”和“牧”相比,是不是后者更与上句统一~
试剑
莽苍苍,向红尘影里,凌空一指
坦荡荡,于马蹄声中,笑傲无涯
---首先不大明白,是写“试剑”这个人,还是写“试剑”的过程?如果写“试剑”这个人,不了解~ :( “红尘影”生涩~
读书人
惟有诗书真挚友
原来冷月是佳人
---传统对读书人的精神写照,不够积极上进,温柔地批评~ :)其实,应当积极倡导另一种境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还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可是孔圣人讲的)。”做为当代青年,我辈应积极向上,参与到世界杯(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下句笔锋一转,语境与上句截然不同(上句侧重理性叙述,是格言式的句子;下句带有“重大发现”意味,较俏皮,活泼,侧重惊讶、善意嘲讽和玩笑语气),两句末尾均可加个“!”号,但上句显然是判断句,下句是个感叹句~
白牡丹
侍宠而娇,雪靥迎风几欲破
闻香自醉,琼山堕地不曾惜
---上句:立足于点,“几”语感显“硬”,用“疑”之类柔一下?(下句相应处理一下)
---下句:“闻”不如“怜”好~
悯农
徒跪三尺神灵,同尘滚滚无由止
牢抓几根稻草,抱病蚩蚩不觉悲
---关注现实最重要,致敬~
---意思是明确的,也感人,“同尘滚滚”感觉怪怪的~是不是下句句一分句分别组成一联,二分句组成一联更好?
无题
懒向人间抬望眼
悄随明月下西楼
---上句:是谁家“不食人间烟火”仙女MM?:)太酷~ 这句“不接近现实”,现在人家都是“这个星那个星”的~叹:失去的,永远是最宝贵的。看着阿婆阿嫂们骂街的POSE,真怀念“那时年月”~
---下句:不食人间烟火的MM晚上要逛街去了(可千万别去泡吧)~:)
旧梦无多唯酒在
寒花不语落风前
---上句:语感有些落魄、消沉,有道是“借酒浇愁秋更愁”,不著一“愁”字却愁情满怀,是够感人的了~
---“寒”字好还是“残”?“云想衣裳花想容”,“毁容”可不是好事~ :)
---整体感觉:上句叙述一种生活状态,平实,冷静,却深沉,悲莫大乎“心死”,心死了,就没有喜怒哀了~ 下句突然转向写“景”,基调还是一个字“字”,以动写静,“落花”非花,分明是一种心情,是“他“或”她”~
---很喜欢这组句子,可能俺也是个悲观主义者,过了头之后,倒有几分乐观主义者的样子~ 现代的社会,压力大,节奏快,其实外表之下,大部分人很不轻松,偶尔独处一下,观照一下内心,其实也是一种好事,“孤独,却不寂寞,其实很美好。”
写意风光尽沉醉
多情月色且留连
闻过则喜何尝有
食言而肥未必无
对酒看花,此日不知昨日梦
长歌击筑,今夕可忘那夕人
闭目以行,没了前后
顺流而下,不知东西
志在高山,先学流水
心如明月,可赏浮云
题定婚宴一联:
与酒同倾人意好
随缘而聚笑颜红
赠 青丝若云,兼以送春:
几多愁,几多梦,垂柳若云,问青丝能系几多故事
一寸雨,一寸风,菱花似月,看紫燕又剪一寸春光
挽蝶衣MM:
伊人自去,太息犹恐惊恬梦
蛱蝶飞来,浅笑还疑眷红尘
回忆俺滴童年:
只怪猫太调皮,也许花太脆弱
原来妈比俺快,但是俺比墙高
笔记:
悠悠岁常新,偶翻开,那页的诗,那页的梦
历历痕犹在,却忘了,因何而笑,因何而哭
题鹤
掠过三江水
飒然一翅风
读某联有感
小楼歌绵渺,依稀是,风语花语,传说有月月如水
短笺字模糊,何必分,爱谁恨谁,不悔多情情亦空
夏夜梧桐
稀疏大叶风声满
寂寞高天月象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