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副长联
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楹联界对此亦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笼统而言,有以下四类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类主张以全联16字或22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陆伟廉先生之说);第二类主张以全联30字或4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余德泉先生之说);第三类主张以全联60字或7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周渊龙先生之说);第四类主张以全联90字或10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常江先生之说)。究其理由,上述观点皆自成一说。相对而言,作者个人比较倾向于30字或40字之说,因为这个幅度似乎与人们对长短联通常的模糊感觉接近些。——《对联的分类之我见》肖大志
原创《触闻集——佛教对联1600副》(上、中、下篇)中,单联20字、全联40字以上的对联,亦有近50副。现选几副单联30字、全联60字以上的如下:
求名求利,忙忙碌碌愁无尽,一辈子心思,算来算去徒劳,叹花花世界,魂迷太久
缺德缺能,苟苟营营混不休,几十年光景,糊里糊涂虚度,哀草草人生,梦醒何时
天象轮回寒暑推,地形变化沧桑替,空空色色总难留,弹指一挥,问尘缘幻梦有谁醒
物情深奥贤明少,人性参差顽劣多,苟苟营营都混过,登台出局,叹世事乱棋由此来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槃,离言语转微妙法`轮,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
(敬题三世诸佛)
注1:金刚道场:即金刚场;如金刚般坚固的觉悟的场所。
注2:甚深秘密:甚深:指如来所证之真如理智境界,深妙难解,非声闻、缘觉之所能知,故称甚深。秘密:深奥隐密,不易为人知,如佛所具神通力,或佛所未曾宣说之密意。
注3:甘露:意为不死之神药。佛教常用以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
注4:究竟涅槃:觉悟的极致的境界;最殊胜的涅槃境界。又称无上涅槃、大般涅槃。
注5:极果:最高的觉悟,至极究竟之果。如大乘之佛果,小乘之阿罗汉果。
在位做官,须讲三分公理,因果莫推后世,世事总无常,有来路,岂无去路?得意时,还要留三分退路
待人接物,应留一点真情,是非勿论前缘,缘由难说尽,将此心,略比彼心!用权处,也该讲一点良心
(重一个无字,不好改)
三时果报,红尘遭遇叹升沉,半假半真,或忧或喜,眨眼功劳尽弃!究所以然,终归业力追来、心行造就
十二因缘,生死轮回常变幻,如痴如梦,忽鬼忽人,转身面目全非!论玄机者,实乃无明发动、赖耶形成
注:赖耶:阿赖耶识的略称。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唯识学所说八识中之第八识。此识的活动贯穿于众生生死流转的全过程。唯识学以阿赖耶识为心王、心体,为万法所依之体。
难得尘缘一百年,醉梦酣兮!看这些芸芸之辈,滚打摸爬,到头来,枉费了一生心力,人去楼空,成功也是一抔土
长嗟历史几千载,风流逝矣!想当初衮衮诸公,纵横驰骋,撒手后,徒留下几片山陵,时移世异,遗迹无非几块砖
不生不死,不死不生,生必然死,死必然生,生前有死,死后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死生,死生生死,于生死轮回,虚生浪死,难得了生脱死,愁愁愁,死生亦大矣
见色见空,见空见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外无空,空中无色,色色空空,空空色色,色空空色,空色色空,悟色空平等,体色入空,原来性色真空,妙妙妙,空色岂殊哉
注:《楞严经》卷3云:“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莫怪我敞开大肚,舒展笑颜,善恶悉知,信毁普观,而于世事毫无牵挂,若看破了红尘,参透了万法,粉碎了虚空,随缘任运,无住无方,无着无依,便是这般逍遥自在的模样
只见她常洒杨枝,遍施甘露,寻声救苦,化身应物,为度众生永不止休,须饱经了磨难,精进了累劫,终成了正果,乘愿再来,不离不舍,不移不退,才有如此悲切仁慈的心肠
(题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