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95|回复: 39
收起左侧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采桑子·重阳在 2005/06/25 10:26pm 第 7 次编辑]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在这凄婉哀怨的歌声中,古筝演奏家罗小慈离开琴台,执笔在舞台上的一面影壁上写下了陆游名词《钗头凤》。
     古筝演奏、现场书法、交响合唱和诗词吟诵,在筝•乐•诗《陆游与唐琬》的演奏中,几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
     罗小慈,女,上海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生于1974年,七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习筝;三年后师从邓婕老师、南京艺术学院阎爱华老师;198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筝教育家、演奏家郭雪君副教授攻读古筝专业;1993年以优异成绩直升该院民乐系,师从何宝泉、孙文妍教授。期间还曾得到筝演奏家赵曼琴、王中山等诸先生的教益。
     求学期间,曾多次获奖。1987年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少年专业组二等奖,1989年获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古筝青年专业组二等奖;1995年获中国文化部举办的东方杯全国古筝演奏比赛青年组三等奖。
     自音乐学院毕业进入民族乐团后,罗小慈便开始了她的演奏家道路。1997年应邀参加第17届上海之春——上海、台北交响乐作品荟萃汇演,以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受到关注与好评;1998、1999年分别首演筝协奏曲《林冲夜奔》、《西楚霸王》获得成功;2000年首演筝•乐•诗《陆游与唐琬》,将筝演奏、现场书法、交响合唱、诗词吟诵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在中国民乐界开创先河;同年11月以筝协奏曲《梁祝》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2001年成功举办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罗小慈筝独奏音乐会暨书画展》
     她曾先后出访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德国、俄罗斯、法国、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维也纳金色大厅、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汉堡国会中心、香港文化中心等都留有她的琴声。2002年被评为第四届上海文化新人;2003年被评为「传媒十大青年才俊」之一。
     尼采少女——良好的文化素养,独特的演奏气质,这是众多媒体对罗小慈的评价。罗小慈演奏风格委婉华丽,刚柔并济,挥洒自如,音乐表现细腻传神,显示了上乘的功力。潜心研习筝艺的同时,在中国书画、民族声乐、戏曲、古琴诸多方面的涉猎,熔铸了罗小慈飘逸洒脱的演奏风格和言简意远的艺术情趣,是中国民族音乐领域极具大家风范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青年演奏家。她将筝与乐、诗词、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开创了新的筝乐表现形式。
     她不断与作曲家合作,推出一批古筝与交响乐结合的大型作品,如《西楚霸王》、《陆游与唐琬》、《临安遗恨》等。其中,《西楚霸王》和《陆游与唐婉》是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专门为她的音乐会谱写的大型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则由她首演于1997年上海——台北交响作品荟萃汇演会上。

http://www.diyun.com/gg/tjqsnj.jpg

     此外,与二胡演奏家马晓晖、笛子演奏家唐俊乔一道,古筝演奏家罗小慈组成了上海民族乐团著名的民乐组合『民乐三女杰』,曾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大型文艺演出上成功演出。这是国内最早的民乐组合,在随后的几年中,众多民乐组合如雨后春笋涌现,「新民乐」蔚然成风。如以时尚著称、站立演奏并在民乐中融入大量现代音乐元素的乐队『女子十二乐坊』、『华韵九芳』(吴玉霞——琵琶、宋飞——二胡、曾格格——笛子等)、『卿梅静月』女子重奏乐团(范玮卿——古筝、于红梅——二胡、杨静——琵琶、刘月宁——杨琴)等。
     下面介绍古筝演奏家罗小慈的古筝演奏新专辑《陆游与唐琬》。该专辑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何占豪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协奏,上海歌剧院合唱。

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a01.jpg
<embed src=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01.mp3 width=300 height=46 autostart=true>

《陆游与唐琬》(筝&#8226;乐&#8226;诗) 14:49
     古越大地,千古风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卧薪尝胆终破壁」的越王勾践的故乡,这是震惊世界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人民勤劳、聪慧,传唱千古的爱情绝唱《梁祝》诞生于此;流传久远的爱情佳作《钗头凤》亦从这里走向世界。
     《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琬》,这两个忧伤而美丽的爱情故事,一脉相承、同出一源。只不过,前者让人惊叹万分,后者令人憾痛不已。
     在历史名城绍兴城南,有一个平平常常的园子——沈园。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曾经上演过一幕凄婉的爱情悲剧,不是那一阙催人泪下的《钗头凤》,也许早就湮没在时光的烟尘中了。
     伴随悲伤而略带几分凄凉的女声吟唱,一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古筝声幽幽响起,恍如绮丽的春风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的春天悠悠吹来,八百多年前发生在古越大地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http://www.vicn.net/UploadFile/2004-1/2004141945043685.jpg

     诗人陆游年轻时娶表妹——诗名卓著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孙女唐琬为妻。夫妻二人诗书唱和,感情深厚。「伉俪相得」,「琴瑟甚和」。但因陆母不喜唐琬,恐误其儿前程,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势下,二人终于被迫仳离,唐琬改适「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音息隔绝无闻。
     十年之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春游时,与偕夫同游的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致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一别十年,物是人非。这久别重逢,带来的只是绵绵无绝期的创痛!诗人见人感事,怅然久之,百虑翻腾,遂乘醉吟赋一阕《钗头凤&#8226;红酥手》,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http://online.cri.com.cn/mmsource/image/2002-7-30/luyou1.jpg

     词中记述了诗人与唐琬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诗人怨恨愁苦而难以言状的凄楚之情。
     唐琬见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8226;世情薄》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http://online.cri.com.cn/mmsource/image/2002-7-30/luyou2.jpg

     在唐琬看来,世道人情是那样的险恶,一条封建礼法就把她和陆游这对恩爱夫妻活活拆散。遭受打击的她犹如风雨黄昏中的残花,满腹心事无处诉说,只能忍受无奈和痛恨。此时的唐琬,犹如秋千架上的绳索,飘飘荡荡,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更为不幸的是,改嫁后,连表达感情的自由都没有了。长夜无眠,角声凄凉,欲诉痛苦,却只能强作欢颜。不久,唐琬竟因愁怨郁郁而终。
     唐琬在临终的日子里,一遍遍回想自己和表哥那段短暂而幸福的岁月。她至死都不会明白,相爱竟然也会是一种罪名。
     是的,八百多年后的今人想必亦难以明白。那个「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的热血男儿,那个横戈跃马抗击金兵、一生追求性灵自由的爱国诗人,竟然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在宗法的压力下,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在一纸休书上签下了羞答答的大名,与所爱之人饱受了终生分离之苦。
     在南宋的这个春日里,一枝梅花飘然落下。隔着梅花,我们的诗人终于没能握住风中的那双红酥手。这细巧精致的越瓷酒杯里,斟满的不再是琥珀色的黄滕酒,而是永远也饮不尽的人生苦酒啊!
     沈园的桃花啊开了又谢,沈园的燕儿啊来了又去。沈园之别后,唐琬那深情的一瞥深深地根植在诗人的心中,任凭时光老去,永难磨灭。四十年后,年迈的诗人沈园重游,含泪写下《沈园二首》以纪念唐琬:「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诗人生前最后一年的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并留下七绝两首:「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一)「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其二)

http://www.vicn.net/UploadFile/2004-1/2004141965698649.jpg

     长歌当哭,情何以堪!爱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怀。
     乐声中,我仿佛看见陆游,年轻的诗人急疾书毕,一掷柔毫,早已肝肠寸断,泣不成声。
     歌声里,我仿佛看见唐琬,这个才华卓绝、柔情似水的女诗人,一双秀美哀伤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感伤不已的陆游,一字一句地吟咏着她那血泪交加的词作。触景而生情,如杜鹃啼血,凄艳异常。
     那仰天长叹的不是才华横溢的陆游吗?满面尘霜,须发皆白。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那面壁吟咏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绣襦,长裙曳地。她亦是神情凄凉,泪流满面。
     封建礼教,如同一把寒光凛冽的刀剑,就这样又无情地封杀了一对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的爱侣。
     时过八百五十多年,聆听此曲,感受犹如身临其境。品味着陆游与唐琬超群绝伦、千古遗恨的爱情故事,怎不让人情动于衷?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因为有了陆游与唐婉,因为有了《钗头凤》,沈园啊,你便永远年轻而美丽!
     我想,我再也走不出这多情的沈园了……
《西楚霸王》(古筝协奏曲) 18:03[ra]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07.mp3[/ra]
     以历史上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项羽决战垓下情景的民族音乐作品不少,如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是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专门为罗小慈的音乐会谱写的。该曲藉由古筝这种传统乐器,来表达项羽气盖山河的英雄气概,以及项羽与虞姬之间那种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与同题材作品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相比,《十面埋伏》以琵琶表现刘邦千万军马的奔腾攻势围剿项羽,以歌颂胜利者刘邦「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为主;《霸王卸甲》着重渲染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悲剧;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则对项羽这个「力拔山兮气可盖世」的历史人物寄有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该曲音色饱满,气势雄浑。聆听此曲,您既能感受到项羽那气盖山河的英雄气概,亦有「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末路的悲哀与无奈。这里既有古代英雄美人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亦有儿女情长、生离死别的唏嘘慨叹。
《长相知》(筝歌弹唱) 6:33[ra]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03.mp3[/ra]
     上邪【汉乐府&#8226;铙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与文人诗词中描写少女初恋时常见的羞涩情态相反,在古代民歌中,最常见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来表现她们对于幸福爱情无所顾忌的追求。该诗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辞》,描述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倾心相爱的男子表述爱情。由于这位姑娘示爱的方式特别出奇,表爱的誓词特别热烈,致使千载之下,这位姑娘的神情、音貌仍能活脱脱地从纸上传达出来。
     首句「上邪」是指天为誓,犹言「天啊」!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会惊动天神的威权。现在这位姑娘开口便言天,可想见她神情庄重,有异常重要的话要说。果然,姑娘终于把珍藏在自己内心、几次想说而又苦于没有机会表述的秘密倾吐出来了:「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相知」就是相爱,相好。姑娘经过自己的精心选择,认为这位男子确实值得相爱。「长命无绝衰」是说两人的命运永世联结在一起,两人的爱情永生永世不会衰退。前一句是表白爱情的态度,后一句是进一层表白,爱情与坚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无比纯洁美好的。姑娘当然懂得这一点,因此她进一步表明心迹。不过,她不愿再从正面直说,而是通过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从反面设誓。她先举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为设誓的前提:「山无陵,江水为竭」,是说世上最永久的存在物发生了巨变;「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说自然界最永恒的规律发生了怪变;「天地合」是说整个宇宙发生了毁灭性的灾变,然后吐出了「乃敢与君绝」五个字。由于这五个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为支撑点,因此字字千钧,不同凡响;又由于设誓的前提没有一个会出现,因此「乃敢与君绝」的结果也就无从说起了。清张玉《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可谓句句在理。
     另外,从反面设誓,正话反说,不仅大大加强了誓词的分量,而且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提示得更为深刻了。姑娘设誓,原本是为了强化「长命无绝衰」之意,而设誓的结果,却使人们看到,原来姑娘对五件非常之事的选择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在正常情况下,山陵是坚定不移的,江水是源远流长的,冬雪夏雷是合情合理的,高天厚地是永存不变的。这一切,本不可以用来象征爱情的品格,但此处却可以代表她对爱情的看法。姑娘的精神世界之丰富及爱情观之美好,不难窥见。由相反相成所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姑娘的形象显得极为可爱。另外,全诗多以短语出之,一句一顿,亦与少女表露爱情时感情跌宕、心潮起伏之情相吻合。
     这首古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曲中的古诗是由罗小慈本人亲自吟唱的。听到这美如天籁的歌声,您能相信这是一位以古筝演奏为本业的演奏家所为吗? :)
《望月》(筝箫合奏) 5:55[ra]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06.mp3[/ra]
     古筝演奏家、作曲家赵曼琴根据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之诗意而创作此曲,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配箫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作者在创作中运用了潮洲筝曲的音调、曲式,并融入了北方筝曲的节奏及技巧,抒写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深挚的思念之情及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的情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铿锵明快。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豁达,实为千古佳句。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诗人即景生情,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浑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形象传神地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境。诗人吹灭蜡烛,徘徊于室内,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夜色已深,踱出门来,流连于庭院中,不觉露水沾湿衣衫。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抒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既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梦中与友人重聚。此处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华,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

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a02.jpg

《溟山》(古筝独奏) 8:29
     这是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采用湘西地方音乐素材,运用较为前卫的创作手法谱成的一首古筝新作品。乐曲描述了一座幽远、神秘的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本曲在演奏技法上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在乐曲中段左手快速弹奏技术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以往传统筝曲所无法比拟的。
《樱花》(古筝独奏) 5:04
     《樱花》是一首驰名世界的日本民谣,用都节调式写成,赵曼琴教授运用多种变奏手法将之移植成为筝曲。内容描绘了樱花盛开时节,富士山秀丽的景色及游人们愉快的心情。为听众展现了一幅日本民族的风俗画,揭示了其温柔善良、粗犷勇悍的多重性格。
《幻想曲》(古筝独奏) 9:17
     实话实说,该曲比较抽象。虽已听过多遍,采桑子仍无法领会。感觉演技华丽、炫技的色彩较浓。 :)

http://www.vite.cn/xuanet/qtwang/luoxiaoci-luyouyutangwan/a03.jpg


     应一众乐友之求,现将该贴链接予以更新,更换音质更佳的320K MP3,敬请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5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力作出手不凡!
喜欢筝箫合奏《望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5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凄婉优美.谢谢采桑子·重阳提供这样好的作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很喜欢陆游与唐婉的曲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既不能听也不能下,这是怎么回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下面引用由余亦鱼2004/07/15 11:17am 发表的内容:
既不能听也不能下,这是怎么回事?
可能网站繁忙吧。
现在可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真的可以了,谢谢采桑子·重阳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下面引用由余亦鱼2004/07/15 11:46am 发表的内容:
真的可以了,谢谢采桑子·重阳 :)
“余家”姑娘不必多礼。 :)
采桑子还得感谢姑娘欣赏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5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下载了慢慢欣赏
此贴资料详细,格式编排适当,内容精美,加精了!
achi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7-1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东西很好,可是音乐断断续续的,不能连贯。遗憾!
achi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7-1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听筝怡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要说喜欢,应该最喜欢《陆游与唐婉》、《长相知》、《望月》吧,因喜欢文字而喜欢上音乐,我好象经常这样。很可惜音乐听得断断续续的,还是保存文字吧。看了采桑子·重阳好几贴了,感觉楼主好高雅。好多人在网上说不相信天长地久,直瞅得我这相信天长地久的人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另类了,呵,可为什么我从楼主的好几贴中感觉楼主也是相信有开长地久的人呢?—— “长歌当哭,情何以堪!爱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怀。”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这个贴子最后由采桑子·重阳在 2004/07/20 03:3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杜鹃声声2004/07/18 10:33pm 发表的内容:
要说喜欢,应该最喜欢《陆游与唐婉》、《长相知》、《望月》吧,因喜欢文字而喜欢上音乐,我好象经常这样。很可惜音乐听得断断续续的,还是保存文字吧。看了采桑子·重阳好几贴了,感觉楼主好高雅。好多人在网上 ...
谢谢杜鹃姑娘点评。我也算是个性情中人吧。该贴确花费不少功夫,整理资料过程中,边听乐曲,边编辑,我自己都深受感动。也许,这就是优秀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
繁忙时段,链接是有些断断续续,非繁忙时段会好些。建议下载后再欣赏。
heil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7-2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1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下面引用由achim2004/07/15 09:25pm 发表的内容:
罗的<幻想曲>演奏得一般啦,不算好的.其实曲子一点都不抽象,没有用一些现代的什么古怪的作曲技法.最主要是因为音阶的缘故,这种云贵少数民族的音阶1#235#56用得不多,大众接触得少,自然觉得怪啦.等何况乐器也 ...
罗的风格也许在演奏幻想确实也许不算好,幻想曲我个人认为确实是抽像,不止是民间,对于专业学生也同样会因为对乐曲的无法理解在处理上碰到相当大的困难,首先这是筝乐上突破五声音阶局限的一种尝试与技巧,目前在这方面归纳起来一般有几个方面突破,王建民本曲就是一个代表。
我个人罗的水平才艺也算是青年一代中之领先的佼佼者了,:)
不代表古筝艺术网看法,纯属个人意见。
虽然自己已经有了这些音乐,还是欣赏楼主的贴子,看看一些评论感觉不错。
achim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8-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31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很喜欢这个帖子,但是大多时候都听不到音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3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筝文合一,必成大器——聆听罗小慈古筝独奏专辑《陆游和唐琬》有感(链接更新)

断断续续的,听不到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20:00 , Processed in 0.0923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