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今夜梦中独醉在 2003/06/28 06:11am 第 3 次编辑]
金刚灌
叙
今天要讲的金刚灌,其实是寒塘MM记录下来的一段关于天地一孤鸿和寒鹤影的对话.在灌水文化中,金刚灌是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学术论著。唐宋城内,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灌,因金刚灌而得到经验,因金刚灌而成为灌林高手。金刚灌是灌水学术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独到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兵法,但也包含了一切兵法。我们研究金刚灌时,不能将它局限于灌水的范围,孤鸿在金刚灌里说:「一切灌手,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孤鸿认为古往今来一切灌手,一切能成为灌林宗师的,虽然分了很多门派,但是实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的区别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灌水的手法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灌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灌水的界限,这就是孤鸿高明的地方,所以他用兵如神,才敢过来争夺恶生胆边的地盘.我们今天来看金刚灌,不在于提倡孤鸿的霸君思想,而是金刚灌作于灌水的一种学术来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第一品、水战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鸿在唐宋城。担任孤鸿总斑。带领灌手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孤鸿,食后。着衣持桶。入唐宋水城开战。开战前夕。聚于某处。号众人。选大将。策封已。挥军北上。
(译文,据我所知,天地一孤鸿现在住在唐宋城,担任总斑竹.号召灌手大将一千二百五十个人.今天天地一孤鸿吃饭以后,穿上衣服,提着水桶,向水坛进军.在开战前一个晚上,他们聚集在一个地方, 选了各路将军后,就准备会军北上.)
(分析,开头的如是我闻,是寒塘MM自己加上去的,意思就是这是她说听到的,她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这并非她个人乱说的,而是真的出自孤鸿的口.)
第二品、水战启请分
时大将寒鹤影。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鸿言。希有孤鸿。皇兄善护念诸将领。善付嘱诸将领。皇兄。若恶胆带水手,用强力水车在水坛奋力抵抗。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鸿言。如是如是。寒鹤影。如汝所说。朕善护念诸将领。善付嘱诸将领。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恶胆带水手,用强力水车在水坛奋力抵,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唯然。皇兄。愿乐欲闻。
(译文,这时候, 其中一个大将寒鹤影, 在众人中走出来,露出半边肩膀,右膝跪地非常恭敬的问天地一孤鸿:独一无二的孤鸿啊,您向来善于保护各位将领.如果这次恶生胆边带着水手们,用水力拼命伏击我们,我们应该怎么样抵挡,怎么样去大败他们?孤鸿说:问的好,寒鹤影,就好像你说的,我善于保护各位将领,如果恶生胆边真的如此顽固,还用水车攻击我们,那我们就这样去抵挡,这样去收伏他们.寒鹤影说:好的,皇兄,愿听您的高见)
(分析,这一段里面孤鸿说的话非常深奥,而有哲理.这边寒鹤影在请教孤鸿如何对付恶生胆边的兵法,而其实他回答的正是最高深的兵法,所谓无字天书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的,而这里孤鸿所说出的兵法正是如此,他提倡的是一种玄妙的兵法,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正所谓兵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不能让使得兵法控制活的人,正是孤鸿要提倡的.但是寒鹤影并没有马上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所以在孤鸿回答了他的话以后,他愣了半天后说:好的皇兄,愿听您的高见.就好像西游记里面唐僧他们到了西天如来佛那里以后,如来佛祖就给了他们最高等的经文,无字天书,但是没想到他们并不理解,孙悟空还因此大发脾气.所以如来佛祖也没办法只好给他们第二等的经书.这里也一样,孤鸿见寒鹤影并不理解这么深奥的兵法,只好继续给他讲第二等的兵法.)
第三品、水战兵法分
鸿告寒鹤影。诸将领众灌手。应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抵抗匪类。若恶类。若鬼类。若报类。若眼类。若鱼类。若床类。若尘埃,若泥巴,若扑克类。精灵类。我皆用水龙头冲击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匪类。实无匪类而灭度者。何以故。寒鹤影。若朕有喜相。怒相。悲哀相。快乐相。即非朕。
(译文,天地一孤鸿告诉寒鹤影,各位灌水的高手们,你们应该这样去收伏恶生胆边.所有一切和我们作对的人, 如恶生胆边之类,鬼的眼泪之类,报上名来之类,风中的眼睛之类,余亦鱼之类,厕所和床之类,半点尘埃之类, 好泥巴之类,扑克家族之类,绿色精灵之类,我都要用强力水龙头袭击他们并消灭他们.就好像消灭了无量无数无边匪类,而其实呢我并没有消灭什么匪类.寒鹤影问:为什么呢,天地一孤鸿说:寒鹤影,我作为皇上当然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如果连消灭区区匪类都要记挂在心的话,我怎么做皇帝阿?)
(分析,这里孤鸿的讲话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和霸气,他明白水坛里面高手如云,并明显的将几个人列入对手的行列,说明他这次入侵水坛是有备而来的,在这之前他已经仔细的分析了水坛的形式,也表明了他对各人的立场,和除掉各人的决心.同时也对这次行动极有信心.并在最后告诉寒鹤影,要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才是大将之风)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复次。寒鹤影。灌手灌恶。应无所顾。灌死恶胆。所谓不住色灌恶。不住声香味触法灌恶。寒鹤影。灌手应如是灌恶。无所顾忌。何以故。若灌手无顾忌灌恶。其威力不可思量。寒鹤影。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皇兄。寒鹤影。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皇兄。寒鹤影。灌手无顾忌灌恶。威力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寒鹤影。灌手但应如所灌恶。
(译文,接着,孤鸿继续告诉寒鹤影,作为灌手,这次出来灌恶,应该要什么都不怕, 誓将灌恶行动进行到底.所谓不住色灌水,不住声香味触法灌水(这是一种深奥的兵法,所谓不住色就是不拘泥于形势,一切随心所欲)寒鹤影,我们应该这样灌恶,无所顾忌.为什么呢?如果灌手们无所顾忌义无反顾的灌恶,这种威力将不可思议.寒鹤影,你认为呢?东方虚空有多大,你能想象吗?寒鹤影说:部可以,皇兄.孤鸿说:寒鹤影,南西北方呢,可以想象吗?寒鹤影 说: 部可以,皇兄.孤鸿说:寒鹤影,如果灌手义无反顾的灌恶,其威力也是这样,不可思议.寒鹤影,灌手们应该这样灌恶阿!)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寒鹤影。于意云何。吾等可徒劳而归不。不也。皇兄。不可以徒劳而归。何以故。皇兄说恶胆。乃作乱者也。鸿告寒鹤影。凡所有恶。皆须除掉。若见诸恶皆除。即见太平。
(孤鸿说:寒鹤影,你还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可以徒劳而归吗?寒鹤影说:当然不可以.孤鸿说:什么原因呢?寒鹤影说:皇兄说的这个恶生胆边,乃是作乱的人 ,如果不除掉他,于皇兄的面子不好看.孤鸿告诉寒鹤影:所有的恶人同党,都必须除掉,如果所有的恶人同党都除掉了,也就是太平的日子到了)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寒鹤影白鸿言。皇兄。颇有灌手。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鸿告寒鹤影。莫作是说。恶胆灭后。后水坛中。有坚守灌恶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灌二灌三四五灌而得经验。已于无量千万灌所得诸经验。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寒鹤影。朕悉知悉见。是诸灌手。得如是无量经验。何以故。兵法者实非兵法.是诸灌手。无复喜怒哀乐之境。无所灌亦无非所灌。何以故。是诸灌手。若喜形于相。即会喜怒哀乐俱皆形于色。若取兵法,即着自我迷惑之境。何以故。若取非兵法。亦会堕自我迷惑之境。是故不应取兵法。不应取非兵法。以是义故。朕常说。汝等灌手。知我说兵法。如筏喻者。兵法尚应舍。何况非兵法。
(译文,寒鹤影问孤鸿:皇兄, 其他灌手如果听了你说的这段话,能确实相信并服从吗?孤鸿告诉寒鹤影:你不要这么说,在消灭恶生胆边以后,水坛中如果有坚持继续以惩恶为己任者,能够从这段话里面,产生信心,并根据这种内容行动,要知道这个人,已经不是 从一两次灌水中得到经验,而是从无数个千万次的灌水中得到经验.所以听到这段话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兵法,其实不是兵法,只是它的名字叫做兵法而已.因为这样的灌手已经到了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境界,已经到了草木皆兵,飞叶伤人的境界,所以无所灌,也无非所 灌,.为什么呢,如果灌手喜形于色,那么喜怒哀乐也必定将形于色,如果灌手太过于注重兵法,则会容易自我迷惑,如果完全不注重兵法,则也容易迷惑自己本身.所以,我们不可以太注重兵法,也不能不重视兵法,所以我常和你们说,你们听我说兵法,要像过河渡船一样,兵法有时候都要舍弃何况是非兵法.
[/mov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