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42|回复: 110
收起左侧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珊瑚蟾蜍在 2006/12/07 07:41pm 第 6 次编辑]


*序*
形无所托,性无所定者,水也。
水,诸物生死枯荣之所系,一消一长,盈亏毫厘之间,而众生福祸两判,是以天地间,水为健宰,中主众生,言无过也。
水相万千,而世说纷纭,吾今予破之,概言其本,分述其支,还世人以其本真。
然山野村夫,止笔娱自遣,千秋文章,不在吾辈矣,卑浅粗乱之妄语,诸君勿笑耳。
*有容*
万物皆以类分,物以类聚,造化之纲绳也。
然同类有互斥相争,为人兽,或争物用,为草木,或争水土,内削而外减,其类终无以至大。
‘有容乃大’,先贤先哲之鉴誉也,惟水堪当受之。
水具流态,滴以成洼,洼以成塘,涓大而为溪,溪大而为河。
融汇徐徐而经年更岁,潺潺流淌而只争朝夕。
连络通达于地表,潜移默化于土层。
以清泉之纯,不避沟渠,以沟渠之杂,又不免入井为饮。
湍濑之川,洽洽而有欢声,沉幽之湖,脉脉似有情浓。
无拒无忌,不嫌不弃,五湖四海,皆兄弟手足,皆良朋益友,此谓之‘有容之心’也。
心大,容乃大,宇内遂为一家,入云一瞻,则水之泱泱大观,他类何及?
或曰:石类亦无相斥,何以未成至大?
答曰:石者,孤零各置西东,移无可移,汇无可汇,死物也,冥顽未得其法。
高低平陡,乃造物之术。
活水性灵,舍倨就屈,顺天然之律,由高而下,见低即走,假地势之力,或倾斜之坡,或拔峭之崖,奔流欲有所往,欲有所达,啸聚开合之悍,孰能阻之?此谓之‘有容之法’也。
法低,百川乃合,容乃大。
低者,谦卑也,虚怀若谷,安有不能容乎?
水终一物,犹通此理,人知者有几?
*聚散*
大聚之水,为江河,为湖海。小聚之水,为溪泉,为沟池。
然万物法度,乃易为宗,聚终有散,沧海几度又桑田。
亏则敛,满则溢,水聚散之法也。
适春夏,云释沛雨而山洪发,江河暴涨,水漫溢而大湖乃出。
至秋冬,气冷燥而股泉辍,大湖之水,反哺江河,回润支流,湖瘦减而川流可续。
众小亦可成大,大强而足以扶小,调济互补,则四时之水匀矣,渴水之物,俱得其益而终不绝也。
天象之变,斗转而星移,地貌之改,水陷而陆起。
鬼斧神工,移山填海,天地之能也,是以,海无千年海,江无万世江,百岁为一瞬,水体必有所变也。
然水之移位拆分,形皆无损,不若岳倒之土崩石裂,不若房塌之瓦碎梁折。
自古赞水之美者,其清也,其柔也,其混浊汹涌亦皆可赞,然未有赞其形者,盖因其本无形。
无形则无谓形之有损,聚散分合,逍遥四方,皆无形牵之累,此谓之有所失,必有所得也。
人之聚散,有若水乎?
非也,羡而弗能为。何故?物性之迥异也。
羊不食肉,狼非食草,物之禀性,天地早定矣,无以混同。
聚少而离多,人谓之苦,苦在于此,而人谓之有情,亦在于此也,不然,则人何以为人?
*无死*
水,生之源,活物劬劬之所趋也,生不息而趋亦未止。
原上奔马,赴饮于川,林中跃鹿,探饮于泉。
千尺壑中,有涧则木盛,傍崖参天,不知其险。
三尺檐下,有沟则草蔓,俯埂委地,不计其卑。
地为母,水为乳,水消而物长。
既入人兽之口,草木之根,虽日消夜耗而千万载,然水何以未竭?
蚁虫鸟兽,终归尘土,腐化为肥,土沃而现枝繁叶茂。
草木汲水,实乃蓄之,一根一茎,蓄之以点滴,千棵万树,蓄之以川流。
青山在而绿水出,水长流则人兽能饮。
水为始,土为终,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此周天万物循环之理也,水在其间,化身而入,还原而出,形有变而质不改,量无损则终不灭。
水活众生矣,而众皆在而涵之,去而释之,水恒为水,惟众生轮回。
水无所企,而人有所贪,涸泽而渔,焚林而耕,只为粮米满仓,不留寸草片绿,待黄土朝天,大风一起,则狂沙漫卷,噬人吞物。
噫乎哉,人忌墓冢,然自掘之。
或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上善之水,不私不吝,无绝无灭,何也?
其理昭然:予人生者,自无死。
*屈伸*
物行于世,皆受困于阻。
爬蚁惶惶,萦绕于沟缝之沿,山君窘顿,啸转于天堑之崖。
身有所短,而阻不能逾,奈何?
水,能屈之物也。
一石一木,可阻浅溪;长堤高坝,可囿渠塘;峻峰雄岭,能阻江河;而隆伟之陆岸,抵拒万顷之波涛海浪。
困囿之水,或低吟浅唱,细流慢溢;或淙淙溶溶,处闲养静;或咆哮轰撞,喑咽急转;或炮浪崩礁,壮烈飞扬。
身不枯则流不息,力不竭则搏不止。
苦否?屈否?
屈苦俱埋,晦深如溟海,而横流蕴怒,其势可滔天,然待之以时也,伏之以期也。
时者,有成之机也,定由天定,为在人为,天不定而万事空,人不为则时不待。
东君无令,百花不出,西风不语,而草木知命。
物行于世,皆受制于时。
旱季之川,身萎神靡,气奄奄而声残喘,鱼虾曝毙于滩,禽鸟哀鸣于畔。
忽中天雷霆,电光劈斩,狂风扫掠而骤雨密击,俄倾之间,大小湍流急窜归中,成浩荡之江,扶摇奔腾,潮升水涨如地脉喷涌,漩流翻搅抵荡,大潮抬吞伏摆,如噬猎之龙狮,狂卷反顾,怒号向天,破出伸张之所迸,威骇四野,气黯低云。
拍岸呼之,壮哉!人屈一世,有一朝之张猛,即亡而不枉矣。
*诸变*
有物即有变,时过境迁,而物性更渝,亘古不变者,恒变也。
众生之变,其状纷繁,不可枚举,然万变有不离之宗,是为其身,变之行止,系于身之有无。
凡物之身变,无非生死壮衰,无非老幼大小。
然水之身变,神通奇幻,异化无常。
忽挥逸散漫而为汽,忽凝滞剔透而为冰。
腾升天宇而为云雾,洒落凡间而为雨雪。
变有百而姿有千,姿有千又象有万,其所含之义,广涉幽微之理,深通玄奥之境,一物之衍化若此,世无有出其右者。
知变者,在其性灵,而灵之所系,在于捷,在于悟。
捷可敏于外,环物之特禀,环物之微妙,触而即可察之。
悟可参于内,明炬在胸,慧根于心,感应众生而修一己,博采杂芜而成独秀。
至灵而可变矣,储智于里而驭术于表,忽掠翔于苍冥,忽掀腾于碧海,忽吞吐于雾渊,矫龙之亢,潜龙之勿,掌度自如也。
变无定法,出于心,显于形,倏尔来去无留迹。
变亦有道,术可变,身可变,而操守不可失迷。
操之所守,在于清正。为何?
因变术之所求,在于施展之快慰,在于匡扶之昂扬,不在私利之阴取,不在暗欲之秘谋。
有违此道,则背正而入邪矣,内邪作祟,为人之格将毁,则身名不保矣,此诚变者之永诫也。
*刚柔*
夫天生万物,必有所定属,无论美丑善恶,皆以异禀予之,使其一性卓然,不类群余。
论刚柔,金石为利,为坚,丝棉为顺,为软。
然天地间,至刚者谁?至柔者谁?刚柔浑然相济者谁?
一物担当,谓之水。
水之柔,尽在情悠长。
山野之中,有溪涧之水,纯明通透,默然流转,梳拂发藻于浅底,捻抚草带于侧畔,鱼丁小小,激灵而出没,孤芳照影,殷淡而期许,又蛙鸣于蒿丛,虫吟于土缝,和以轻流之细语,其谐趣天真,生机蕴藉。
水有柔腻之情,潜润于物,贴之以心脉,体之以细微,虽点滴之间,厚德彰显,诸物皆感而化矣,拢聚以滋荣,成蔚然之气象。
众生多有情,情之所生,源于悯柔之心,若慈念介怀,萦而常系己外之众,则可心意通连,互为补济,相与助长,其乐也融融,其势也蒸蒸。
独我而无他者,心如铁石,何有情?无情之群,心阻意堵,壁生阂起,各自囚守于孤垒,则朝夕煎熬,苦自取也。
金铁只刚,刚而易折,丝棉只柔,柔而难立,此为物性之所缺也,身有不足,必为外物所制。
水为至柔,然诸物不可欺之,何故?水秉至刚于内也。
长风千年,洞庭之湖,东邻之海,一任混波鼓荡,澎湃猛厉而无止息,漫涌磅礴至无极也,其挥斥之威,所向而披靡,其独断之彻,锋出而无争。
水之刚决,示于波涛之力,显于纵横之气,卑小虽避之千里,犹惊疑栗栗不敢望对,焉有近而狎戏之?
*一损*
物有两极,至极必反,反则有损,内损于己,外损于他。
水盛而可衍德,泽被苍生,普济世人,群物欣欣而向荣焉,然过盛则成泛滥,过沛而可杀生,其流殇之所至,风疾浪高,物没人淹,更有泽国千里,流民万计,则肆虐之损,天良殆尽矣。
或曰:水之外损明矣,何言内损?
君不知否?‘人之初,性本善’,而水之初,质本清,德本纯也。若欲过盛而不能止,发过猛而不能收,波涛漫卷,污垢混杂其中,则其质无以清也,又来时冲溺人畜,过后瘟病发行,则其德大有亏也。
内在皆丧,安能不谓之损?
人有喜好之欲,趣为师而可奋发有为。然贪恋过甚,则玩物丧志矣,必招一损。
伴物以朝暮,疏亲朋,拒往来,冷面冷言以出入,郁色匆匆以往返,则于环围之亲者,伤之甚矣,此为外损。
迷物以始终,荒事业,废前程,意之不专,若泛滥之水,遂流四方而身无主定,漫涌茫茫而神无附属,待汛时一过,则形散天涯,迷途难返矣,此为内损。
凡事有度,度在两极中,适度而为,虽欠缺而有憾,然可长久,过度而为,盈满太甚则伤损暗生,大不利也。
理易明矣,然践之难,欲破缚心之网,必持斩以慧剑,此非智勇者,无以为也。
*智愚*
水有智乎?
世人曰:水,无心肺之散物也,比之虫豸犹不及,岂能谓之有智?
此言谬矣,灵物皆有本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外感而应变,是为自然之智,乃先天所具,人察则有,不觉则无,其原生之态,寓于无形之中。
而人心多窍,善察善仿,取智于物而用于物,累世积淀,历代传承,终成包容万千之理法,此为刻意之智,乃后天所成,运之即显其效,示外以‘有智’。
先圣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有无之间,其界难定。
地为实,形塞四涯而其大有边,天为虚,形在空空然其大无际。
人运机谋,千方百计而智有穷时,水行自然,顺应上下而机变层出。
若遇物阻塞,则迂回曲绕,以寻通达之径;若有渠引导,则畅奔直往,以展扶济之能。
欲声形彰显,则泛涌而为大江;欲踪迹隐匿,则御流而为暗河。
使人莫辨,则混之以浊,肉眼弗能察其深也;邀月入影,则澄之以清,肝胆互明两相照也。
大智者,大愚。水之愚,不为呆傻,不为蠢笨,乃痴性不改。
下檐之水,粉身而坠,前仆后继而为穿石;现底之塘,顶日而守,隐忍苦撑以待甘霖。
人有痴愚,为践约,为守信,为赴义,舍身而忘己,比之奸滑牟利者,愚则愚矣,然终得其所,甘无悔也。
*入灌*
灌者何?人也。
何以灌?水也。
有形之灌,见于田园,导以沟渠,泼以瓢盆,浇蔬谷以期丰登。
浅俗之灌,见于家居,注于杯,倒于桶,盛取清流而为衣食琐碎。
然今日之论,乃无形之灌,上乘之灌,此水非彼水,此灌非彼灌,则所灌何所出?灌者何所为?
灌之所出,出自于心,灌者所为,发乎于心。
人为灵长,其心最妙。
身躯皮囊,行之累赘而举步为艰,是为下浊。
心绪意念,挥之轻灵而逸动飞扬,是为上清。
清之如水,漾而欲流,待得法而出,乃可灌。
一人以为支流,聚于相汇,或交融,或激撞,或流转,合众则为汪洋。
水转而意传,水活而心络,灌者身在其中,欢喜同享,愁苦共担,洗涤心脑以去杂虑,跌宕胸臆以抒情怀。
互灌而心通,心通而同乐,大同世界,人文乐土,此为灌之本义所在也,而水之载物,功德无量。

夜寒深矣,灯黄倦矣,而周公至焉,吾纵横千言,胡话连篇,于此结矣。
心储湖海者,灌之大者也,人之上者也,于德于业,必有所著矣,问古往今来,此辈几何?
周公笑曰:灌林盟主一人耳。
:em05:  :em11:  :em06:  :em13:  :em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这个贴子最后由珊瑚蟾蜍在 2006/11/23 07:28pm 第 4 次编辑]

自己这一年多,在唐宋,在现实中,都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这篇文章,算是对过去的自省,反思和总结,
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我要留下心路的足迹。
特以记之``````````````
谢谢各位,谢谢观赏。
[wma]http://61.145.231.170/music/movi100/00155/8.wma[/wma]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珊瑚蟾蜍2006年11月16日 01:57am 时添加 -=-=-=-
九九(那个)艳阳天 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
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风车呀风车(那个)依呀呀地转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九和(那个)艳阳天 哟,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
跟着(那个)东风转哪
哥哥惦记着小英莲风向(呀)不定(那个)车难转哪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九和(那个)艳阳天 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告诉小英莲
这一去(呀)翻山(那个)又过海呀
这一去三年两载回还
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呀
这一去革命胜利呀再相见
九和(那个)艳阳天 哟,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
哪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
等待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6-11-1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蛤蟆好像好久没有看见了?哪里去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格老子 整篇学术论文 硬是没看懂 啷咯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天啊,翻译在哪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又 见蛤蟆,幸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好意篇水赋,洋洋洒洒,其意深远,行文运句间,足见思想之大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4ya4u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1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进来再顶下,虽然不懂。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看得两眼冒星。。。。。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第四支烟2006/11/12 07:36pm 发表的内容:
    蛤蟆文章,占个位置先,再慢慢细看。
    丫的,昨天转身奏不见你了,看来你是哧溜哧溜上下的,````可以想见老烟光溜溜浪里白条的模样,````: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6/11/12 08:26pm 发表的内容:
    蛤蟆好像好久没有看见了?哪里去了啊?
    哪儿也没去啊,一直在地球上呆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偶尔想起2006/11/12 08:45pm 发表的内容:
    格老子 整篇学术论文 硬是没看懂 啷咯办了
    啷个办?看不懂的一律法办`````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荡荡2006/11/12 10:39pm 发表的内容:
    天啊,翻译在哪里呀。。。。。。。。
    太夸张了吧,偶这么浅薄,怎么会写出多深奥的东西嘛,,拜托你,用心点嘛````` :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朦胧泪2006/11/12 11:30pm 发表的内容:
    又 见蛤蟆,幸事哦~~
    谢谢,,你真的是在索马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破红尘2006/11/13 00:11am 发表的内容:
    好意篇水赋,洋洋洒洒,其意深远,行文运句间,足见思想之大观~~~~~
    好个小红MM,口吐兰香百花残```````````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a4ya4u2006/11/13 01:11am 发表的内容:
    以水为生,以水为人……
    不会支持,默默打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偶尔想起2006/11/13 11:28am 发表的内容:
    进来再顶下,虽然不懂。嘿嘿~~~~
    这还没完呢,,要完全体会整篇含义,勤快的天天看,少则一周,多则一月,,,你说偶能忽悠不??````` :e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下面引用由往事知多少2006/11/13 11:30am 发表的内容:
    看得两眼冒星。。。。。嘎嘎~~
    年纪轻轻的,咋就神经衰弱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13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论灌]破水纵弹

    嘿嘿!小蛤蟆此文高瞻远瞩,理论性强,提纲挈领性的灌水理论文章,足见蛤蟆胸有丘壑~~~
    盼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1 18:11 , Processed in 0.2051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