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1|回复: 3
收起左侧

[原创]“龙卷风波”失去信仰的民族眼泪是奢侈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龙卷风波”失去信仰的民族眼泪是奢侈的
      
    不难看出,近日的“龙卷风波”影响力颇大,的确触动了国人敏感的文化神经元,似乎一场关于“龙图腾”的革命迫在眉睫,至于革的是谁的命,咱不讨论。
   
    就目前国内外形式,近邻的小日本军事力量急剧膨胀,反常的军备扩展不能不让人质疑,难保不会借“台独”与美国狼狈为*,可谓内忧外患。和平统一固然是主调,经济发展更是国防保障。关于“枪杆子里出政权”,不仅仅只有同祖的台湾当局知道。
    民心稳,力断金。如此严峻关头,教授所谓的因外国“龙译”观念而提倡“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却亵渎了绝大多数中华民众根植了数千年引以为自豪的“龙”。其自吁“龙”的传统文化,道:“‘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反问:为何不搞些中国“龙”的理论研究或者组织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理念的活动,让外国人去接触和认可中国“龙”文化的象征性内涵?难道只是帝王权利的象征吗?为何国外民族信仰战争频繁而中国却少之又少?是承认水平有限,还是怕辜负了头上“教授”的“高帽子”,亦或是默认“高文化、低能力”的事实?
    乐观的讲,也许这只是党的“舆论策略”,有利于激起和凝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坚定民族信心,反对列强的精神诋毁。但如果只是为迎合所谓的外国舆论,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发展下去也许正是国外反华势力的笑柄,使其借了回“东风”,有可趁之机。

    要知道,美国早期就制定了“舆论攻击”的对华策略,且从未停止过,其目的就是要乱我民心,使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加以利用,蛊惑人心。以达其对我国先从经济方面削弱,再从体制上动摇,而后通过潜在的战争来威胁或武力打击,从全方位彻底消除所谓的中国未来对美国全球霸权主义战略目的和威胁。
    我只是觉得:如果有必要更换图腾的话,那至少也得等国家大统之后再议吧?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失去信仰的民族眼泪是奢侈的)。

附:
晨报讯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吴友富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
  吴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友富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来源:新闻晨报宋杰通讯员缪迅)
[/watermark]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龙卷风波”失去信仰的民族眼泪是奢侈的

对不起,这类政治性的话题不适应在公开场合讨论。并非我不爱国。我也是龙的传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龙卷风波”失去信仰的民族眼泪是奢侈的

嘿嘿!数千年的民族心理积淀岂是一两人能动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9-9 18: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2-1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龙卷风波”失去信仰的民族眼泪是奢侈的

         长期从事东西方文化研究的美国旧金山《矽谷时报》副社长诺曼说,现在中国人太在乎西方人的看法,特别是美国人的看法。且不说大多数西方人都接受了“龙”作为中国的形象,即便真的有别有用心的人用西方传说中的“恶龙”来影射攻击中国,中国也不能因此而乱了方寸,腰腿发软,把自己民族的精粹舍弃了。
         诺曼说,“中国龙”和西方龙完全是两码事,“此‘中国龙’非西方龙”。从象征意义上说,“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是民族和谐的标志。当今天人们把龙和中国联系起来时,多数西方人心目中龙的形象是人们熟悉的“中国龙”,而非《圣经》里的“恶龙”,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西方人喜欢中国的舞龙表演,也不会有西方人在自己身上刻上龙的文身,NBA多伦多猛龙队也不会堂而皇之地把龙作为其形象标志。
         诺曼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形象都不是完美的。美国把极具霸气和攻击性而且极为贪婪的食肉动物秃鹰作为国家形象,难道美国会因为秃鹰会引起别国“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而把它换成松鼠吗?
         主张“弃龙”的人还认为,把龙作为中国的形象会助长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诺曼认为,按此理论,是否把龙换成温顺的熊猫,“中国威胁论”就寿终正寝了呢?其实,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人并不在乎中国的形象是龙还是其他的什么动物。
    以上,引用了一个老外的看法。看来我们这个堂堂的大学书记见识还不如个老外。咳,奉劝一下这个“无”书记,千万别以此为借口再来个公款出国考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1 17:42 , Processed in 0.1382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