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7|回复: 17
收起左侧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笑蜀

     因为朋友的邀约,31号凌晨到广州火车站探访了几个小时。据说白天十分紧张的局势已略略缓解,广交会等临时收容点都开放了暖气,食品发放和医疗救助也走上正轨。虽然这一切来得太迟,至少视野所及,是再没有往日那种饥寒交迫的场景了。毕竟在进步,值得欣慰。
    但是,从站前高架桥望下望,仍不免心生忧惧。那黑压压似乎望不到尽头的人头,那偶尔排空而起的阵阵啸叫,在在提示着我们这些旁观者,此乃是非之地。说不准某个瞬间,因为忍耐力超越极限,一个人的歇斯底里就会导致整个人群的歇斯底里,那时多么坚固的铁栅栏,面对突然爆发而失去理智的几十万乌合之众,又能有什么用呢?
    仿佛箭在弦上,所幸,迄今仍有惊无险。在食品发放现场,我向一个带着小孩去领饼干的农民工问情况时,他以为我是政府的人,满脸憨厚的微笑,说:“我多等几天没事。政府安排的挺好,谢谢政府。”当时我不禁感慨,国人的神经多么坚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多么巨大。而国人神经愈坚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愈巨大,显然,苦难的损失就愈是被国人自己所消化,用自己的生命成本去消化。对公共服务基本上就没有需求,稍稍送去一点温暖,他们已感激不尽。公共服务的成本也就愈低,社会控制的成本也就愈低。
    这再次有力地印证了一个判断:我们的人民多好啊。对这样的人民,还有什么不可以信任的,还有什么不可以放心的。火车站周边的警力应该是超强,防线层层叠叠,如临大敌。但在我看来,这不免夸张,必要的预警谁都不否认,但预警用力何须如此之巨?把警力更多用于指导和组织旅客自救,去指导和组织志愿者救援,这才是当务之急。
    缺乏组织性是我在现场的主要观感。在广交会一楼大厅,我被几个来自东莞的青年民工包围,他们激动地向我诉说他们的无助。只让他们到这里来候车,来了就再没人管,问警察都一问三不知;警察的任务就是维持秩序,就是保证不出大乱子。至于别的,比如相关信息如何获取,如何发布,旅客怎么甄别,怎么组织,怎么救援,警察从来没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现场亦无授权,所以连警察自己都说不清楚。对于危机处理整个一个业余水平,又何来资源、何来能力指导和组织旅客呢?
    警察尚且如此,遑论其余。无组织,盲目,就成了整个回乡大军的基本特性。看起来似乎是个巨大的群体,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孤岛。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凭侥幸。能以孤军之力跨越重重封锁,进入火车站广场,就算回家有望了。如果不能进入火车站广场,只被动地在临时收容点等候,就基本上没人理会,基本上没什么指望。整个回乡大军就这样成了丛林世界,每个人都只能拼血勇,拼力气。
    无组织,盲目不仅是回乡大军的基本特性。组织力应该最强的相关部门,也看不出多少组织力来。整个指挥系统在章法上颇多错乱。显而易见,每天几十万人都往火车站广场冲,而实际上并不具备相应运力,那么这种情况无疑是最危险的情况,最应该避免的。几个朋友现场讨论,都认为应尽可能将旅客按乘车方向,车票时间,分别组织到不同的大型公共场所候车。再根据实际发车情况分别组织旅客乘车。而广州颇多体育和展会场馆,大学中学也都放了假,分别安置几十万旅客临时候车应非难事。但有关方面似乎压根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几乎所有旅客都是在极其盲目的情况下,直奔火车站广场,再发现无法进入,万不得已才根据广播通知到临时收容点等候。稍有一点幻想的都留在火车站附近不走,随时准备冲入。而已经离开火车站到临时收容点的,在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和有效组织的情况下,也往往失去耐心,而心存侥幸地重返火车站附近。以致火车站广场高危状态一直不得缓解。
    无组织,盲目还表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表现为他们的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地方政府费了千辛万苦,要将因为实际运力有限,基本上走不掉的巨大人群挡回去,让他们尽可能在原地安顿下来,在原地过年。但这样的苦心和努力得不到交通部门的理解。交通部门想必已对高层立下军令状,要限期恢复交通秩序和恢复运力。于是高调报喜,每天给出的都是交通状况如何大大改进,运力如何大增的好消息,给实际上已归家无望的人群以巨大幻想,把他们统统诱导到广州,诱导到火车站附近。当晚我在广交会现场遇到的好几个乘客,都是获知交通部门报告的好消息,而兴致勃勃赶来广州的。交通部门实际上帮倒忙,地方政府却只能无可奈何。
    无组织,盲目最后还表现为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应该说,民间蕴藏的公益资源是很可观的。前天到报社上班,下车时发现南都评论部一个小伙子提着沉甸甸的袋子走在前面,以为他带的是回家的行李,一问才知道,那全是捐给候车旅客的日常品。像这样的热心人士,民间不乏其人。但他们的热心很少实际起作用。我在现场看到的捐赠物资很多,好几个地方都顶到了天花板。但都成包成包的没开封,而就在这些没开封的捐赠物资旁边,很多妇女和老人都盖着单薄的床单席地而眠。热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很少发放到他们手上。原因何在?负责现场发放救援物资的大多是衙门中人,他们根本就没什么主动精神,把危机救援也当作当差吃饭,能不麻烦自己就不麻烦自己。所以他们往往都成了救援物资的看守而不是发放者。网上就很多出自志愿者手笔的帖子,抱怨他们要救援物资分发旅客时遭白眼乃至喝斥。很明显,官办救援活动是最浪费,效率最低下的,如果能充分调动民间自发的力量,局面将可以彻底改观。但民间自发的力量即便在危机时刻,也因有色眼镜的重重误读而被阻隔,只能捐款捐物而不能成规模地实际介入。整个救援活动基本上就是一场官办独角戏。
    其实,此次雪灾阻塞春运,根本上说只是一个社会性事件,并无别种色彩可言。所以才尽管形势始终不见明显好转,但始终没有骚乱发生,社会基本安定。社会性事件,本来可以从容地让社会充分参与。最需要的就是危机人群的心理干预。这时要么不出问题,要么出问题,肯定出自心理方面,因为现场最大的危机,就是高危环境中的心理危机。这也就意味着,现场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壁垒森严的警察队伍,而是擅长危机人群的心理干预的社工队伍。此类社工队伍,如果平时让NGO充分发育,让他们有自由的广阔的天地,这时就不难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比全副武装却一问三不知的警察队伍管用得多,社会成本也低得多。但是直到现在,与现场警察队伍络绎不绝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最需要的社工队伍却是影子也不见一个。政府力量跟民间力量平时的隔膜,最终导致关键时刻的隔膜,导致关键时刻不能形成合力。
     所有这些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这问题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我们社会的软件问题。因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在硬件上早就不是一穷二白了,我们在硬件上,甚至很可以跟一些发达国家比比了。但是徒有硬件的发达又有什么用呢?譬如此次春运救援,我们并不缺救援物资,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盖有盖。民间有足够的捐赠,政府也有足够的财力,可谓源源不断。但是,如何把这些物资派上用场,在受灾旅客最需要的时候都送到他们手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受灾旅客的痛苦尤其是心灵痛苦,减轻社会的危机,这却不是硬件发达就能解决的问题,这就主要靠软件,即热心,爱心;即社会的组织力和政府的组织力。而恰恰在这些方面,我们平时最轻视,因而最荒芜。于是到关键时刻,就莫知所措,捉襟见肘了。这才是我们社会最致命的危机。正是由于这个最致命的危机,其他危机才会得不到及时遏制和消解,其危害才会最大化。从电视上看到温总理赶赴现场时的满眼风霜,看到广东主要领导人同样的一脸憔悴,既感慨于他们的日夜辛劳,又感慨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如果平时不是只见物不见人,如果平时在社会的软件上尤其是人心上多用一些力,何至于脆弱到区区一场雪灾,即举国震荡的地步?
    我们的政府无疑一直很强大,但一个政府不仅应该是强大的,更应该是有效的。政府之有效无效,关键指标就看其公共治理的能力,尤其是对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能有一颗柔软的心,抱着对同胞苦难的深切同情;能以宽阔的胸怀善待民间自发的力量,使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成长和最大限度地参与公共治理,这样平易的政府,人性化的政府就一定是能够凝聚全社会的政府,就一定是有力量的政府,也就一定是一个有效的、能够最终达成善治的政府。有了这样的政府,就不难有生机勃勃的民间社会,我们社会的软件问题,就不难真正解决。
    这当然任重道远,但这也是刻不容缓,需要我们从头做起,从点滴做起。首先,就从改进这次雪灾的救援机制做起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没看见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城市建设中就有地下停车场防空洞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高速公路上每隔一段就有摄像头以备交通事故发生时可以观察情况,中国是没发生啥事就没啥,发生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都还未必医的好,这样的事每天都有发生,只是这次的灾害大了,没法不面对了,每次都要民众团结一心,政府那些脑子原来都干什么了,养了一帮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我觉得我自己在关键时刻顶下自己转的帖子应该不是件很可耻的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我无意中串了下门~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顶下...哎.....这雪得下到什么时候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雪不算大,就是冻得太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下面引用由风流1232008/02/02 17:21 发表的内容:
顶下...哎.....这雪得下到什么时候 啊
丫头,打个电话问问老天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国家的素质,人民的素质,一个不能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2-2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但一个政府不仅应该是强大的,更应该是有效的。
一场雪,把政府的应急处理缺陷和责任心缺乏都暴露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等雪灾过后,狠狠整整"豆腐渣"机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下面引用由白鹿原2008/02/02 17:54 发表的内容:
等雪灾过后,狠狠整整"豆腐渣"机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这次雪灾又一次考验了政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很让人深思,什么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一大早起来,吓一跳,多日的阴雨连绵突然的就消失了,透过窗纱阳光明媚~呵呵~
希望等待归家的人可以平安踏上归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下面引用由毛绒绒2008/02/02 21:14 发表的内容:
这次雪灾又一次考验了政府
    越考越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3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年轻人犯点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地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缺的不是物,缺的是柔软的心——08’雪灾有感

俺有一颗悸动的心~扑通扑通的乱跳~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3 22:54 , Processed in 0.1615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