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9|回复: 21
收起左侧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3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柔幽梦在 2005/11/30 09:44pm 第 7 次编辑]


        为什么说“旅游到西安,先尝饺子宴”?



  饺子宴,集中国古今饺子之大成,又有所创新,是中国几千年烹饪史上从未有过的宴席,人称“神州一绝”。花色新、口味鲜、造型美、解说有趣、营养丰富,是它突出的特点。曾有诗赞曰:“一餐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寰宇,疑是作神仙。”

  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龙凤宴”等6个档次,分别由180多个形态各异,色、香、味俱佳的品种组合而成,如“天花群味”、“八宝拜寿”、“太后火锅”、“虎皮酥饺”等。饺 子宴,以陕西风味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广泛吸收各地的饺子口味,形成了鲜、咸、酸、甜、辣、怪、麻7种口味。更值得一提的是饺子宴的“造型之美”。各种饺子形状千姿百态,有飞禽走兽,有植物花卉,小巧玲珑,栩栩如生。饺子宴除了在口味、造型、花色等方面的成就之外,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一道新的风景。创作人员在挖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了许多有关饺子的典故传说,用餐者一边品尝着饺子宴,一边听服务员将这些饶有趣味的故事娓娓道来,更觉回味无穷。



             西安的羊肉泡馍有什么传说和典故?


  相传,赵匡胤早年贫困潦倒,流落于长安街头。一日,他饥寒交迫,求羊肉铺施舍一勺滚烫的羊肉汤泡馍,吃后精神百倍,饥寒全消。10年后,赵匡胤已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一次,他出巡长安,又来到这家羊肉铺,命店主做一碗羊肉汤泡馍。店主连忙让妻子烙饼瓣碎,精心配好调料,浇上汤又煮了煮,还放上几大片羊肉端上。没想到皇帝吃后大加赞赏,当即给店主赏银百两。此事很快传遍长安,来吃这种羊肉汤泡馍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意兴隆,店小二来不及给客人掰馍,于是改为客人自己掰馍,此法一直流传至今。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西安专营羊肉泡馍的“老马家”在桥梓口开业,由名厨马建行掌勺,食客盈门,誉满古城。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穗太后携光绪避居西安,曾特地来此店品尝,倍加赞赏,并写下 “天赐楼”三个大字。从此,“老马家”改名 “天赐楼”,名声大振,甚至还吸引了当时协助邮政工作的英国侨民常来就餐,其盛名可见一斑。




         西安牛羊肉泡馍在历史上有些什么记载?


  牛羊肉泡馍是陕西著名的传统风味食品,号称“陕西一绝”。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1世纪,《史记》中就有关于它的诗句。陕西的羊羹,在历史上早享有盛誉,并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西周时曾将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的毛修之,因向皇帝献出羊羹这一绝味,皇帝竟封毛修之为太史令,后又升为尚书光标大夫。宋元时,随着回民大量移居西安,牛羊肉泡馍也就 “落户”于西安。苏轼就有 “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诗句。到了清末,西安已有 “天福楼”、“一间楼”等著名牛羊肉泡馍馆十多家。现在的“同盛祥”、“鼎兴春”等也都有60年的历史。



           西安的羊肉泡馍在近代又赢得了哪些荣誉?

  1936年,“西安事变”前,爱国将领杨虎城在西安 “老孙家”用羊肉泡馍宴请蒋介石。1947年,国民党竞选国大代表时,曾用羊肉泡馍争拉选票,当时西安报纸标题有《君欲竞选国大代,请客先吃羊肉泡》。以一碗羊肉泡馍换取一张选票。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的羊肉泡馍又赢得了无数赞誉。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分别在西安以羊肉泡馍宴请尼泊尔国王、越南胡志明主席。1986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邀请西安技师传授泡馍技艺,使这一地方风味跻身于国宴。1989年,“同盛祥”的羊肉泡馍荣获国家商业部金鼎奖。1987年,西安黎明泡馍馆首创泡馍宴,1994年荣获全国首届清真烹任技术竞赛金牌。目前,“老孙家”和“同盛祥”的羊肉泡馍,已经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被誉为“西秦第一点”的是什么点心?


  千层油酥饼,以色泽金黄、层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等特色,被誉为 “西秦第一点”。

  千层油酥饼的来历,与唐僧翻译千卷佛经有关。相传,唐高宗李治在武则天的影响下,特别信奉佛教。当玄奖法师翻译佛经达千卷时,曾命宫中厨师专门用清油做成“千层烙饼”赏赐给玄奘,以表彰他那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玄奘死后举行遗体安葬的那天,长安附近500里地内赶来送葬的众多人中,也部带着寓意千卷佛经的各种食品来祭奠。京都长安的厨师们,怀着对玄奘法师的崇敬情意,对“千层烙饼”作了精心改进,取名“千层油酥饼投入市场。由于完全用植物油制作,又有纪念玄奖法师的情意,因而曾风靡一时,流传千余年至今。



              西安的老字号“樊记”有什么传说?

  相传,唐朝长安城东有位姓樊的官宦人家,一年陕南发大水,许多灾民选列长安,樊家开仓放粮,并曾资助一青年葬母安业。10年后,这青年靠经营腊汁肉成为富户。为报恩,他借樊老爷80大寿之机,用百株花椒木做一上等棺木,再从10头生猪身上剔下500斤精肉,烹制成上等腊汁肉放进棺内,密封后送进樊府。樊老爷因客人甚多没有在意,由家人抬入后院柴房,一放就是几年。后来,樊老爷被削职为民,一病离开了人世。没过几年,家产变卖一空,生活艰难。这时,家人禀告柴房内有一棺木,可变卖度日。樊夫人叫人打开察看时,却见满满一棺木腊汁肉,香气四溢,色泽鲜嫩。她让家人拿一些上街去卖,一时就卖 完了。消息不胫而走,登门买肉的越来越多。眼看棺木中的腊汁肉即将卖完,樊夫人又买鲜肉,用棺木中的肉汁煮成新的腊汁肉,结果味道仍很鲜美。于是,樊家开起肉铺,经营起腊汁肉 来,名气越来越大。及至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祖籍“烹饪之乡”陕西蓝田的樊炳仁在西安南院门卢进士巷 (今卢荡巷)经营起腊汁肉。他继承唐代传统技法并加以改进,在诸多腊汁肉铺中独树一帜,名噪古城。1926年,他把在北京从厨的儿子樊凤祥叫回参与店务,并把儿子的别名 “茂春”用在店名里,取名“义茂春”。从此,挂起了“义茂春腊汁肉”的牌子。当时,南院门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西安最繁华的地方。不说白天的闹市,每天晚上戏散以后,商号的掌柜们总要打发学徒到“樊记”腊汁肉铺买些腊汁肉夹馍,以供消夜。特别是每年端阳节,无论是商号的老板还是一般市民,总以互赠 “樊记”腊汁肉引以为荣。当时,樊家备有用猪血涂抹内壁的木藤条篓作为包装,远近的食客买上一篓肉,用红纸贴于封口,以此馈赠亲友,使“樊记”腊汁肉走州过县,带向全国。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腊汁肉在炎热的夏季仍能贮存数月而不馊。20世纪50年代,在第一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陕西代表团就曾以“樊记”腊汁肉作为礼物赠送外国友人,备受欢迎。
  1982年,樊家第三代传人樊少华等为继承烹怔传统与祖业,在家母的指点下,在西安市老店新开,恢复了“义茂春”老字号招牌。经营中,除严格按照祖传技艺制作外,为方便顾客和适应当代人的饮食时尚,增加了卤味 (卤鸡、卤鸡蛋、卤豆腐干)、馄饨、酒水等。慕名前往品尝者络绎不绝。1989年,“樊记”腊汁肉荣获国家商业部金鼎奖。
  “樊记”腊汁肉选料精细,配料适宜,制作不同一般。它用的全是一级硬肋肉,并以丁香、草果、寇仁、良姜、八角、花椒等为作料。汤为陈腊汁汤,不加生水,着糖色,不放酱油。所以,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食后久觉味郁浓。




         “关中八大怪”之一的
     “面条像腰带”指的是什么面?



  这种像腰带一样的面条,指的是关中地区民间传统风味吃“奤奤面”。关于这种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清朝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康熙扮成商人巡视新疆、甘肃,路过陕西潼县鱼池村,住在一家姓房的家中,房家做了一顿家常便饭 “奤奤面”,康熙吃后赞不绝口,并询问做法,主人说了三句话:“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并介绍了原料、辅料和制作要领。康熙回到北京后,还想吃别有风味的“奤奤面”,就命御厨按房家传授的方法制作,但未能成功。康熙又下诏将房氏请进北京为他做面,这才一饱口福。此后,康熙还恩准鱼池村不纳粮,风味小吃“奤奤面”也名声大振。

  这种面是用上等白粉、鸡蛋、菠菜、红萝卜及调味品精制而成的,因为面条有一寸宽,一尺长,所以有 “面条像腰带”之说。



               富平太后饼因何得名?



  太后饼,具有外皮黄焦酥脆,内质层次分明,柔软可口,油香不腻的特点,久为群众喜爱。
  相传,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西汉汉文帝刘恒建都长安期间,他的外祖母灵文侯夫人在怀德县 (今富平县)定居。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常由长安城去怀德县省亲,随身携带御厨给灵文侯精心制作的美味可口的烤饼并把烤饼技术传给当地村民。从此,汉宫烤饼落户民间,故名 “太后饼”。2000年来,世代相传,为富平特产。

  太后饼,是以上等白面为主料,以猪板油、精盐、八角、花椒、桂皮、蜂蜜、菜籽油为辅料,经过制猪板油泥、和面、制饼坯,最后在木炭上烘烤而成。




        西安名小吃“海味葫芦头”里的
          “葫芦头”是什么意思?


  
  海味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浓郁味重,鲜香滑嫩,肥而不腻。
  相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来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吃 “杂糕”,发现腥味大、油腻多,问及店主才知道制作不得法。他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告知店主烹制肠肚的方法,并将他的一个药葫芦留给店主调味。店主按照孙思邈传授的方法,先后通过12道工序处理肠肚,然后从葫芦里倒出花椒、桂圆等调味品入汤烹制,使杂糕香气四溢,特别好吃。店主又特意将孙思邈留给他的葫芦高挂门首,就这样“杂糕”就易名为 “葫芦头”。从此小店顾客盈门,“葫芦头”千年流传。

  西安今天的“海味葫芦头”,是在唐代 “葫芦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调整了原料,加人海参、鱿鱼、鸡肉等。海味葫芦头必须经过处理肠肚、熬汤和泡馍三道制作工艺。肠肚的处理特别重要,要经过12次细致的处理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熬汤,是葫芦头又一重要技艺,先将骨头洗干净砸断,投入锅内添水烧开,撇去浮沫,见汤色发白时下肥母鸡一只,食盐适量,烧20分钟后,放入调料包,小火熬至汤浓。将切成“坡刀形”的肠肚五六片,配猪肉、海参、鲸鱼、熟鸡肉各两片和适量的粉丝,整齐排列在瓣好的模块上,用滚汤反复浇泡三四次,再加熟猪油、味精、调料水、青菜,最后浇适量汤即成。吃时配糖蒜、泡菜等小菜,也可以原碗葫芦头 (叫单走)就饦饦馍吃。位于西安市南大街粉巷内的名店“春发生”制作的葫芦头己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柔幽梦在 2005/11/30 09:53pm 第 3 次编辑]


         岐山臊子面为什么又叫“和气面”?


  陕西岐山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出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特别是关中西部一带农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请客待友,歧山臊子面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美食。歧山臊子面之所以又叫“和气面”,是和它独特的吃法有关,人们吃完自已碗里的面以后,要把剩下的酸汤再倒回锅里,也就是说大家的汤要 “混为一锅”,再用来调下一碗面。这真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所以就叫做“和气面”,团结和气的意思。
  歧山臊子面,是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工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子面和陈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作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作3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然后放臊子和漂菜。歧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汤要烫、油要多。


            腊汁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腊汁肉,为陕西传统风味名吃,即用白吉馍夹腊汁肉。我国加工腊汁肉的历史悠久,在 《周礼》一书提到的 “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腊汁肉。战国时代有“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秦灭韩后,制作技艺传到今西安,并世代流传下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制法,与今天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只是现在的用料、制作更为讲究。

  
                   渭南时辰包子因何得名?

  这是渭南地区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时辰包子,全用大油制馅,一般人二三两即可吃饱,大饭量的人恐怕五两也是难以下咽的。从前的饭馆,常是晚上蒸好包子,白天卖。由于物美价廉,店门一开,顷刻即光,供不应求。早来者兴高采烈,喜滋滋地狼吞虎咽;那些错过时辰、来晚的,看着人家吃,自己垂涎欲滴,第二天必定起个大早,务必赶上时辰,以还夙愿。久而久之,“时辰包子”的大名也就叫出来了。其特点是:皮面白细筋软,馅油滑不腻,鲜香味美。

  
                         乾州锅盔有什么特色?


  乾州锅盔,是乾县著名小吃,乾县古称乾州,故名。乾州锅盔大似锅盖,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硬实筋韧,酥香可口。乾县为陕甘大道,旧时官、商、军队往来频繁,都在这里歇息,因而这里的特产    锅盔,也就扬名在外了。乾州锅盔,厚约6厘米,没有吃过的人初见都以为不熟。其实乾县锅盔全部是用特制面粉制作,用麦草火慢慢烘熟的。由于制作时掺水量少。成品含水量低,故极耐储存,又便于携带,深为陕甘人民喜爱心,人称 “乾县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干面粉、酵面和碱水放入盆中加温水和成大块温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木杠反复施压,边压边折叠,直压至面色光润为止。再将面团按成品定量要求分成小块,仍用木杠边转边压,最后压成圆形饼坯。将饼鏊烧热,放人饼坯,用稳而小的火干烙,以便定形并使花纹上色。然后继续用小火烙烤。烙时要勤看、勤翻、勤转,经 “三翻六转”,待火色均匀,锅盔鼓起,皮黄内熟即成。


                        乾县豆腐脑是如何起源的?


  俗话说:“乾县三大宝:挂面、锅盔、豆腐脑。”“要吃豆腐脑,惟有乾州好。”陕西乾县的传统小吃豆腐脑,因其洁白如玉,柔软细嫩,犹如动物的脑髓而得名,豆腐脑的起源颇早。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以大豆为原料,“磨豆为乳脂,名曰豆腐”。这个发明很快传人民间,随即出现了豆腐的姊妹豆腐脑。到了唐代,乾州豆腐脑就已经成为当地的名食了。
  乾县豆腐脑,以大豆为主料,选料严格,要求逐粒挑选大豆;同时制作工艺细致,调料齐全,再加上当地水质好,成品色白软滑,味美可口。并且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和钙等营养素,易于消化,令人久食不厌。在吃法上,有凉吃、热吃之分,食用时除了浇卤汁和调料以外,还要放一勺红艳艳的辣子油,红白相间,让人垂涎欲滴。


                为什么说甑糕是最古老的小吃之一?


  甑糕,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黏甜。在西安以莲湖区穆斯林制作的甑糕最为美味。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现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时期发展为铜甑,以后又变为铁制。从此,铁甑这个炊具就世代沿袭,流传至今。这种铁甑形似圆筒,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 (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我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粉糍”演变而来的。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和现在的甑糕一脉相承。


           葫芦鸡因何被誉为“长安第一味”?

  葫芦鸡,是西安的传统名菜。其选料是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这种鸡饲养一年,净重1000克左右,肉质鲜嫩。制作时经过清煮、笼蒸、油炸三道工序,成品以皮酥肉嫩、香烂味醇而著称,被誉为“长安第一味”。

  说起葫芦鸡,还有一段故事。相传,葫芦鸡由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家中的厨师所创。一次,韦陟令家厨烹制酥嫩的鸡肉。头两个厨师由于烹制的鸡达不到韦陟的要求而被处罚,第三位厨师在吸取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鸡先用麻丝捆扎起来再进行烹制。这样做出来的鸡不仅香醇酥嫩,而且鸡十分完整,形似葫芦。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鸡叫做葫芦鸡,也有人认为“葫芦”是 “囫囵”二字的谐音。


        西安贾家灌汤包子为何被称为“西北一绝”?

  西安贾家灌汤包子,是清真著名风味小吃,由贾志敬创制。  贾家包子铺,于1986年农历正月初六开业,随后增加为三家, 贾家老大、老二、老三各一家。西安贾家灌汤包子之所以被称为“一绝”,在于它的皮、馅、蘸汁的独到及其高超的制作工艺。灌汤包子用烫面制皮,皮不吸汤。包子皮要薄而软,不能厚,不能硬,厚了不透亮,不中看也不好吃,硬了包子提不起来。包子馅的主料是选用牛羊肉的肋条肉,用羊骨头熬成的汤和调料汤打肉,直打到肉汤一体,肉香扑鼻,才加入蔬菜制馅。做好的灌汤包子呈花篮形,每个有10个以上的褶纹,不破皮,不流汁,现做现卖,吃时用筷子夹住上端提起来。蘸汁,也是精心调制的,食醋和酱油分别用八角、花椒、草果、丁香等多味调料进行加工,熬制。如此精工制作出来的包子,皮薄如纸,馅嫩含汤,不腻不,调料香浓,味道鲜美,是西安最知名的清真小吃,是到西安  的旅游者的必尝之物。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品尝后  称赞“贾三包子,西北一绝”。



                        ( 未完待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极璇玑在 2005/12/01 06:17pm 第 1 次编辑]

吃过西安的一十八道饺子和好多类煮法的面条。希望有机会吃紫柔做的饺子和面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在陕西时,就眺望西方,计划有一天去甘肃看看,希望那一天飞龙能座在经理
椅上!最起码得让我留下一个好的映象。  阿龙切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无极璇玑2005/12/01 06:16pm 发表的内容:
吃过西安的一十八道饺子和好多类煮法的面条。希望有机会吃紫柔做的饺子和面条。
这个愿望不难做到!无极有机会再来三秦一定要通知紫柔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紫柔的真诚足以感动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12/02 11:58am 发表的内容:
紫柔的真诚足以感动大家
飞龙这么说紫柔真的很感动了,555555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这么多的问号??真的很多都不知道,谢谢堂主的介绍,有机会你请我美美的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悠悠女儿心2005/12/02 09:27pm 发表的内容:
这么多的问号??真的很多都不知道,谢谢堂主的介绍,有机会你请我美美的吃吧?
这么馋啊?不行,得罚你!每次趁我不在的时候来三秦,也不通知我一下,
          害得我单相思,最近你怎么样啊?是不是也忙?
          等我这阵子忙完了再好好请你吃几回吧,好吗?
            下次来了记着通知我,要不我可生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紫柔幽梦2005/12/02 01:24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愿望不难做到!无极有机会再来三秦一定要通知紫柔哟~~~~~~~~
好啊,先谢过紫柔了~~~还得把偶徒弟飞龙带上,晕~~~这小子很会吃滴,可得多做几大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5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可惜我不爱吃饺子还是羊肉泡馍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家明2005/12/05 00:05am 发表的内容:
可惜我不爱吃饺子还是羊肉泡馍实在
好啊,有机会请你吃羊肉泡馍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这么多好吃的可惜一样都没吃过,有机会紫柔姐姐请客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微风拂晓2005/12/06 06:23pm 发表的内容:
这么多好吃的可惜一样都没吃过,有机会紫柔姐姐请客哟 !
看来妹妹是很少来陕西了,有机会的话姐姐一定请你,陕西的名吃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你们有时间来看看我的帖子好吗?我需要你们帮忙啊。先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8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紫柔请客,可别忘了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iristlee2005/12/17 09:43pm 发表的内容:
你们有时间来看看我的帖子好吗?我需要你们帮忙啊。先谢谢了。/
与你朋友统一讲普通话不就行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我去咸阳紫柔也不接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12/18 03:31pm 发表的内容:
我去咸阳紫柔也不接我
嗯???严重纳闷!!!飞龙什么时候又飞到咸阳了??
飞龙挺会封锁消息的啊,我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走遍陕西----陕西千问知多少…***

下面引用由iristlee2005/12/17 09:43pm 发表的内容:
你们有时间来看看我的帖子好吗?我需要你们帮忙啊。先谢谢了。/
你好朋友!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但是你的帖子在哪里呢?
帮你什么忙啊?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不会吝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2 22:36 , Processed in 0.0923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