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3|回复: 17
收起左侧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柔幽梦在 2007/10/11 00:57 第 9 次编辑]





             古城西安-说钟楼


   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他的美丽在于循规蹈矩四四方方,每一条大街小巷端南正北有条不紊.就向千百年来这座城市里的居民一样,规规矩矩直来直去.没有什么创新没有那么多的狡诈.遵循着中庸之道保持着它灰色之调.四四方方城的中间就是四四方方的钟楼.他是西安的象征.就如北京的天安门,武汉的黄鹤楼.它端端正正座落在西安的中间,如一尊卧虎蹲狮,雄距长安.靠终南蹬渭水,气势磅礴,如一尊佛,保佑着长安千百年来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说钟楼就先说钟,钟是计时用的.最早的计时大概就是用圭表.他全部是利用了立杆见影的道理.日头照出来的影子直对北方的时间就是中午12点正.据说今天你到钟楼去看,当钟楼金顶的影子刚好在北大街路中间时就是中午12点正.虽然是这样说,毕竟不是太准确的.后来就有铜壶滴漏,准确率就已经很高了.高是高但这一般是皇家和研究机构用的,老百姓是享受不上的.老百掌握时间一般就是靠寺庙里的晨钟暮鼓,寺庙里有大型的钟鼓,依据铜壶滴漏按点敲打.老百姓清晨闻钟而起,入夜闻鼓而息,所谓晨钟暮鼓,西安的钟鼓楼也是这样来的.
  
  西安的钟楼始建于唐.青铜铸造技术到了唐代已经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最高的水平就是铸钟.而已景云年间的最好,故名“景云钟“.西安的钟楼就是唐代建的.在唐朝的时间,现在的西大街广济口有一个景云观里铸里一口大钟,圆一丈五高八尺,重六吨.为唐时最大的种.上面有十八只栩栩如生的凤凰,每当敲响报时的时间,整个长安城里就响彻清亮的凤凰叫声.这钟就成了皇家的宝物.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就在西大街的迎祥观临街处建了个大钟楼,悬景云钟于内.天天报时.这就是钟楼是来历.民间传言,那时的钟楼远比现在的还雄伟美丽.三道重沿全部是向上翘的,上面的瓦都是金黄的琉璃瓦.因为那是皇家的寺庙,可以用黄色,不向现在全部是青瓦.可惜原来的钟楼在安史之乱的时间毁于战火了.
  
  现在的西安钟楼是明朝建的.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徽洲后有一个叫朱升的谋士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这个建议下,就修了现在的西安城墙.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就害怕各地在出现真龙天子和自己争皇位.还是这个谋士建议在各地广建钟楼就可以压住龙气,就可以保江山万万年.随下令广建钟楼.全国现存的大部分钟楼都是那个时间建的,西安就在唐钟楼的遗址,西大街的迎祥观处再建了钟楼.由于长安自古帝王都,所以西安的钟楼建的最大最宏伟.
  
  传说明末李自成打进了西安,建了大顺朝号永昌,手下的谋士建议先烧了钟楼,大顺朝才能万万年.李自成不信,留下了钟楼.果然没有几天大顺朝就完了蛋.前几天论坛里有贴,说有消息,要迁都西安.有朋友笑曰,你看钟楼倒了没有,答钟楼咋能倒了.朋友笑着说钟楼没倒.那迁都就是扯蛋.有钟楼镇着,西安的王气就永远上不来.虽是笑话,也有一点意思.
  
  都说钟楼是600年前的东西,建于1384年就是朱元璋洪武17年.其实那都是扯蛋.现在的钟楼是明万历十年(1582年)建的.距现在不过420多年.关于钟楼搬到现址还有一个传说.说万历年间,关中发生了大地震.死了几万人,而且是余震不断.西安城里是人心惶惶.古人迷信都说这是地神发怒,妖魔做乱.纷纷奏请太守降妖逐魔.太守就叫来了迎祥观的老道高承之.
  
  高承之是那时西安城里的第一高人,张三丰的徒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告诉太守:据山海经记载,关中平原原来是一片浩瀚的大海,秦岭的高峰不过是海上的一些小岛.后来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海水向东南流去.这里就成了平原.有一条大神鱼不愿离开,就自己挖了一条沟把自己埋了起来.地裂山秃,神鱼挖的沟就成了地下河.前朝几代长安是帝王之都,有王气所压,神鱼不干皮干.现在紫气东移,长安已不是帝王之都了.没有了王气.神鱼一动就是一次大的地震.如想安宁只有挖出神鱼的通气口,用大铁链锁住挂上景云钟沉入河底,在把现在的钟楼移到上面压住就可以太平了.
  
  太守听了高承之的话,按他的寻找在现在钟楼的地方找到了神鱼的通气口,挖开一看有几块青石板.翻开看到有一井口.深不见底里面有哗哗的水声.果然就是地下河的口.不一时就见有一条神鱼露出了头来.高承之用法术镇住了神鱼,大家锁了铁链挂上了景云大钟就给沉进了河底.用铁封了井口.赶紧就拆了老钟楼往现在的这个地方挪.挪了钟楼就压住了神鱼,钟楼马上就盖好了.就剩上面的宝顶正在安,原来的宝顶是琉璃的.没有安好.神鱼又动了,这一动是大地乱摇.把宝顶摇下来就给打碎了.眼见马上就把钟楼给摇塌了.一场大的灾难就来了.大家全部没有了办法.就在这个时侯,灵光了一闪.观音菩萨显了灵.拿起了她的净瓶倒扣在了钟楼上,镇住了神鱼.西安从此就安宁了.
  
  我过去就在想,这么大的钟楼是怎么搬过来.难到真是象有的西安人说的那样.安了四个轱辘推过来的,有的人说是拆了在建的.我不太相信.又问过搞建筑的人.搞建筑的说,按现在的技术把他拆了在另外的地方在建,是不太可能的.用了里面几个木头椽子还是有一个可能的.古人没有现在技术发达.可宁要说是原来的搬了过来,连一块砖都没有变.我看就有一点吹牛了.所以我想这钟楼远没有记载的时间长也就是400多年吧.现在的了西安人就是这样,光想把自己的城市说的神神的,往自己的脸上贴一点金,就如那个清朝的大雁塔一样,宁要说是唐朝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其实这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钟楼的搬迁是因为明朝西安扩城的原因,与神鱼没有什么关系.可是这个传说在老西安人里基本都知道.景云钟其实没有被沉在河里,现在还在博物馆里面保存着.钟楼的金顶也不是观音菩萨的净瓶.他不过是木头上面包了铜皮而已.不过说来也奇怪.自从钟楼搬到现在的地方,关中就在也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了,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
  
  我是一个地道的西安人,小的时间住的地方离钟楼不远,爷爷经常领着我从钟楼下面过.记的在8几年的时间,钟楼对外卖票可以参观了.我就说想上去看看.我爷说:哦有松看的,就是个烂楼楼子么.原来鬼都不上去.我们小的时间天天在上班耍,夏天还在上边睡觉呢.说着就给我谝起了近代钟楼的故事.
  
  过去钟楼主要的功能还是报时.一个时辰一敲钟,就是两个小时一打.打钟的人就住在钟楼上,钟楼上没有表.敲钟就是个大概,白天看日头(太阳)晚上听下面打更的声音.下面打了更他就开始敲.过去的人时间意识差,不赶飞机不上火车,就是扩摸个大概.放在现在要是那么的敲,你在办个急事,恐怕就把你听到了迷子地里了.
  
  民国17年后西安城人也多了地方也大了.敲钟有的地方就听不见了.就改了打炮.用的是在太平军缴获的一个大土炮.民国20年杨虎城进了西安城,说是杨虎城好热闹.打炮的就多装火药.火药装的多,没有几天就把土炮给打炸了,没有了炮,就改了放雷管.简单方便.平常一回点六个.逢年过节点21个这种情况一直用了几十年,后来解放了,盖了报话大楼有了大钟表,放的声音还是录的钟楼敲钟的声.其实西安人的生活早以融入到那悠扬的钟声里了.
  
  在过去西安没有高楼的年代里.钟楼就是西安的制高点.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辛亥革命时,城东北是满城.八旗军就是死守钟楼,打的革命军是抬不起头来,坚持了很长时间.后来革命军从侧翼攻进了满城,放起了大火,清兵看大势已去,才下了钟楼往城西北败去.

                           
               风磨宝铜钟楼顶   


    看到美人鱼,人们会认出华沙;看到钟楼,人们会认出西安,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早把钟楼看做古城西安的标志了。
  你看她,多象一位翱翔于晴空中的飞天仙女,翘檐临风,是她飘舞的广袖;画柱雕梁,是她五彩多姿的霓衣云裳,那光芒四射的金顶,不就是她明媚秀丽的脸庞。
  关于这个集聚蕴涵着钟楼所有活力和灵性的金顶,还有着一个美丽多姿的传说哩。
  很久,很久以前,西安不叫西安叫长安。可这初建的长安却不安宁,从城中心的一块地方不断地涌出水来,不时地淹毁房屋,道路。吞没人畜,大有把长安城变成海底的势头。这时,正好观音菩萨路过这里,她不忍看到长安城被毁,便托梦给城里的百姓说:“有一条孽龙在地底下兴风作浪,要把长安变成海!大众只有齐心协力挖开海眼,囚住孽龙,并在上边建造一座钟楼把它镇住,长安城才能永保长安。”于是,城里的工匠百姓便挥动铣锄,顺着冒水处挖下去,挖下去,终于挖到了有十个井口大的海眼!从上边能听到下边海浪的咆哮声,据说这海眼直通滔滔的东海呢。但这并没有吓倒城中的勇士和铁匠,他们舞刀杖剑、带着钢环铁索垂入海眼,与孽龙拚搏,终于把孽龙用钢环铁索紧紧地捆缚在一根镇海铁柱上了!勇士和铁匠们大喜,正要攀绳而上,孽龙开口说话了:“凡人百姓,尔等乐得太早了些!今日我是被云头上的菩萨用净瓶罩软了筋骨,方被你们所败,锁在菩萨抛下的这根绣花针上,但菩萨终究是要回南海的,净瓶是她从不离手的心爱珍宝,她是决不会割舍的!到那时,哼!……”人们不理会孽龙的恐吓,上来后按菩萨梦中教的办法,用半尺厚的钢板封了海眼口,并动工在上面建起了一座十多丈高的钟楼。
  钟楼建起后,玻璃匠人献出了他们有生以来烧制的最大玻璃宝葫芦做钟楼的顶子。可是,当人们顺着斜桥把十人合抱不拢的大宝葫芦缓缓移上钟楼顶座,安放停当时,钟楼突然摇晃起来,玻璃顶被摔到地上,跌得粉碎!这还不算,钟楼越抖动越厉害,大有倒塌的危险!——孽龙的恐吓将变成现实,长安城又面临着被变成大海的危险!人们千方百计地加固钟楼,但都无济于事,这时,身在南海的观音菩萨被长安百姓坚持不懈、斗龙不止的精神所感动,驾云来到长安上空,在孽龙即将翻倒钟楼的霎那间,毫不犹豫地倒掷下她心爱的净瓶,那宝瓶准确地倒扣在钟楼的顶座上,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顶,钟楼顿时风雨不动稳如泰山了,孽龙从此被镇在钟楼底下不得作恶了!
  许多许多年过去了,钟楼金顶经风霜雨雪的磨炼、取日月星辰之精华,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了。清晨,她沐浴在彩霞之中,伴着催人黎明即起的晨钟,目送着从长安东、西市起程的驮满丝绸的驼队、马帮,出安远门、经路旁土墩上立着的“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记程石碑,西去阳关到安息。钟楼金顶在夜间还熠熠放光,如逢重大节庆的夜晚,它如同一盏金灿发亮的小太阳,光芒四射,照得方圆一里地内如同白昼。更可怪的是,如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年月,它就日日夜夜的发亮放光,仿佛它也高兴得与民同乐似的。遇到灾凶年月,它就黯然失色,象一只绿锈斑斑的古铜瓶。长安城乡里外的百姓们都把它看作家乡的珍宝,并且以有此宝为荣。年高智广的老寿星们说:“钟楼顶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之磨炼,吸日月星辰天地万物之精华,已变成一块风磨宝铜了!这风磨宝铜是世上罕见之物,无价的国宝!”从此西安城乡里外的百姓们更珍爱它了。
  这件宝物的事被一伙黄发碧眼的传教士知晓了,他们眼发红,计议着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里盗走中国的这件国宝,运到欧美去发横财做百万富翁。而善良的西安百姓却还被蒙在鼓里呢。
  这天夜晚,这伙洋教土趁夜蜂拥至钟楼,爬上钟楼的琉璃瓦顶,卸下了风磨铜宝顶!正在这时,悬挂在钟楼上的大铁钟突然“哨哨哨哨”地惊响起来,与此同时,摆在省图书馆地上的唐景云钟和鼓楼上的大鼓也惊响起来,稍后,小雁塔下的雁塔晨钟也响起来;紧接着,西安城里郊外所有寺庙,道观的钟,鼓楼上的钟、鼓都惊响起来!百姓们纷纷向钟楼下汇集,这时钟楼宝顶也突然大放光明,把那伙强盗的鬼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众人怒吼着: “抓盗贼呀!”“卸掉他们的贼腿!看他们还敢跑到咱中国来盗宝不?!”几十个会武艺的楞小伙子,登登登飞奔上钟楼,象老鹰抓小鸡似的把强盗们一个个押了下采。众口一声地喊“打打打!打死这伙贼!”眼看着就要把这伙贼教士打死了,突然—阵马蹄声,陕西巡抚骑着高头大马率着兵丁赶来了,灯笼火把、刀光闪闪,如临大敌!众人诉说洋和尚要盗国宝,要求严惩;而巡抚却要追查打了洋和尚的“凶手”。这下犯了众怒,千百人一个声地承认自己打了洋强盗,纷纷指责巡抚包庇纵容洋强盗盗国宝。巡抚见众怒难犯,只好假惺惺地说要严惩盗宝贼,便“押解”着那伙洋和尚溜了。
  保卫国宝获胜,百姓们兴高彩烈,纷纷打问那天晚上是谁敲钟示警的?应该厚赏这位爱国英雄。但打问来,打问去,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敲过钟、鼓,只是人们传说,在那天夜晚,影影绰绰看见一位唐装女子,象长着翅膀似的在钟楼上空和周围飘来飞去,一定是这位飞天仙女敲钟、击鼓示警的!有人说这位仙女是钟楼的守护神;有人说,这位就是观音菩萨,她也不愿自己的宝瓶被洋人盗走!这些说法传到了陕西巡抚耳朵里,他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那伙洋和尚敢于盗国宝,是事先用上千两银子买通了他的!
  此后,洋人们虽然对钟楼宝顶垂涎三尺,但未敢轻易下手。
  到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有人又企图劫走钟楼金顶,但当他刚要伸出魔爪时,金顶已被观音菩萨收走。
  以后的几十年,钟楼便一直没有顶,失去了往日的灵性和魅力,再加上年久失修、彩漆脱落、琉璃砖瓦破损,它衰老了,在风雨中飘摇。
  “一唱雄鸡天下白”,钟楼重新披上了彩衣,恢复了青春的容颜,而且真正的“观音菩萨”——人民,又把它扣在了楼顶的基座上了,如果不信,请你来古都西安游览验证!

                                   
                钟楼巨钟之谜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
  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钟楼迁到了今址之后, 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对于这件事,史书记载着当时人们的种种猜测。有人认为,那口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1年)铸成的钟“历世久远,神物有灵”不愿被人挪动;也有人后来说,钟置于室内恰如“戴瓮以呼”, 当时本应当移到室外。无论如何,这给钟楼的历史又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令人不解的是,如此重量的巨钟当时怎么搬到钟楼上的呢?西大街西段有个地名叫桥梓口,据说初建钟楼时,从那里搭建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事过两个世纪,钟楼迁移到今址时,又采用了什么办法呢?可惜历史没留下记载。


http://www.zxc011.cn/attachments/20071010_330ace456434ecad3e56KJ1hDSPodZjK.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很雄伟的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谢谢紫柔妹妹提供很多陕西的历史文化,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感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西安,俺细一定要去看看地.领略一下那里地人文地貌,风土人情挖~~~顺便把那里好吃的东西吃个够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找个机会我们一起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嘿嘿~~俺只和MM出去哈~~~和你,多米劲挖~~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去死  有异性没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08/30 04:49am 发表的内容:
去死  有异性没人性
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我看到这里的帖子更加想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08/30 04:53am 发表的内容:
我看到这里的帖子更加想家了
细挖,每逢佳节倍思亲地说,兄弟啊,保重自己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怎么保重啊?
你不会把甘肃迁到成都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08/30 04:57am 发表的内容:
怎么保重啊?
你不会把甘肃迁到成都来吧
靠!!!你还细小孩子挖????!!!!已经细大人鸟.要会自己照顾自己鸟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呵呵想家怎么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08/30 05:08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想家怎么办啊?
想家地时候,多想想党走会好多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0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靠 有鸟关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下面引用由£玉面飞龙¢2005/08/30 05:08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想家怎么办啊?

这么大个男人还象个小女人一样,没出息!别那么伤心了,这里就是你的家呀,三秦的陕哥陕妹都是一家人呢!!别忘了---你可是三秦的老大哟!!!你要是老这样,我们可是有想法的哦~~~~~~~~嘿嘿哈哈………

[ 本帖最后由 紫柔幽梦 于 2008-12-23 13: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3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古城西安----说钟楼

下面引用由紫柔幽梦2005/08/30 07:57pm 发表的内容:
这么大个男人还象个小女人一样,没出息!别那么伤心了,这里就是你的家呀,三秦的陕哥陕妹都是一家人呢!!别忘了---你可是三秦的老大哟!!!你要是老这样,我们可是有想法的哦~~~~~~~~嘿嘿哈哈………
奏细挖,还细紫柔说地好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0 06:26 , Processed in 0.0895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