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8|回复: 8
收起左侧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仰望天空星辰密布
月亮还是那样的明那样的亮
乡下的月亮更圆更亮
确照不亮心里的牵挂
风柔柔的吹
那盏灯飘忽不定的有些昏暗
灶膛的火焰照得四壁通红
飘逸的她站在门前的山岗上
眺望远处通往外面世界的路
一朵朵的云彩飘了过来
遮住了月亮的清辉
四野便暗了许多
风吹得杂草枝条簌簌地响
虫儿的鸣唱也显凄凉
她四季面对的是大山
从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每当十五的月亮圆了的时候
心里的那份思念也慢慢的袭来
她飘着一头乌黑的长发
亭亭玉立的来到山丘上
默默的注视着远方
陷入深深的沉思
露珠湿了衣裳寒气侵骨
夜不知道有多深
时间过去了多久
牟然惊醒的她
惆怅失望地满脸怨恨地
掉下了一滴滴
晶莹透明的泪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语言流畅,写得也大气。但感觉缺少诗眼,就是提升整首诗灵魂的东西,使整诗意境趋于平淡。
    另外,感觉语言过实。诗歌讲究实,但建立在一定的虚上。就是诗歌的语言最好不要过于散文化。但我的感觉,诗歌,由实入虚易,由虚入实难。由实入虚,大概就是说画人难画鬼易。由虚入实难,就是用集中的意象所指去描写心中特定的事物,以及,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心中最深层次的感爱,而达到诗的无工而化。人常说: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感觉飞龙的诗情感真实朴素,语言也不错。用心写,能写得更好。
    多说几句,有点好为人师。但赞许和批评也是真实的,除非是评得不好,误人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网底之蛙  :谢谢你,你的点评,飞龙会认真思考的.我来这里就是需要大家直言真实的指出和批评,有很多问题自己是看不到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水平,很高兴的,接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飞龙:“八·一”这天看你的诗歌题目,我以为是军旅题材呢。看着看着,想起了《玉阶怨》。读些唐诗,对写作现代诗歌会有助益。诗词鉴赏类的可以参看金圣叹、闻一多、沈祖棻和叶嘉莹的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小轩窗 :谢谢你啊!有时间飞龙会看的.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飞龙谦虚,好学,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11 11:53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5-8-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这个贴子最后由开落无异在 2005/08/01 09:4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08/01 11:25am 发表的内容:
    语言流畅,写得也大气。但感觉缺少诗眼,就是提升整首诗灵魂的东西,使整诗意境趋于平淡。
        另外,感觉语言过实。诗歌讲究实,但建立在一定的虚上。就是诗歌的语言最好不要过于散文化。但我的感觉,诗歌,由 ...
    确实是行家。我倒也有点没弄明白咋回事。
    感觉你说的是朦胧诗。朦胧诗讲究的就是一个虚字。不过也有白话诗的,胡适就是白话诗人,贾岛的也不朦胧,舒婷倒是朦胧派代表。其实风格是自定的,什么样的性格喜欢什么样的诗。
    诗歌的语言要求凝练精致,这首是散了点。意境还是挺清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8-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下面引用由开落无异2005/08/01 09:36pm 发表的内容:
    确实是行家。我倒也有点没弄明白咋回事。
    感觉你说的是朦胧诗。朦胧诗讲究的就是一个虚字。不过也有白话诗的,胡适就是白话诗人,贾岛的也不朦胧,舒婷倒是朦胧派代表。其实风格是自定的,什么样的性格喜欢什么 ...
    虚实只是个度。反正现代诗谁都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专家们和批评家们到现在为止都没讨论清楚。我想,只能看,用心体会吧。诗歌一直在走一条路,一是格律化向散文化的发展,二就是高度浓缩和跳跃甚至错位的语言向散文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使新诗的发展与散文的发展差异性减小,又导致过份的散文化,甚至口水化。总之,前者让诗歌脱离大众,后者又让诗歌失去了美学的价值。所以,我个人认为,新诗在单一语言方面,尤其是在韵律和平仄上趋同于现代诗,那么意像的运用便成为了现代诗区别于散文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对了,白话诗只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白化文应当是在新文化运动后产生。和朦胧诗应当是两回事。
    胡乱说,其实我也没正式学过新诗,只是一些自己的体会罢了。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6-11 11:53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5-8-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山里的怨恨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08/02 11:56am 发表的内容:
    虚实只是个度。反正现代诗谁都很难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专家们和批评家们到现在为止都没讨论清楚。我想,只能看,用心体会吧。诗歌一直在走一条路,一是格律化向散文化的发展,二就是高度浓缩和跳跃甚至错位的语言 ...
    是这样,受教了。:)))
    多给我们指点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00:10 , Processed in 0.0790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