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9|回复: 8
收起左侧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高山流云在 2005/09/18 11:13pm 第 1 次编辑]

七律·中秋抒怀
序:台湾未归,明月难圆,时值中秋佳节,望月思远,盼日月高山,江河岱岳,同沐光辉。
婵娟盈步皎神州,
半是相思半是愁。
日月百年情碧海,
长城万里叹金瓯。
轻风半缕吹云雾,
美酒一杯邀斗牛。
无限乡思若秋月,
中秋望尽又中秋。
注:日月指日月潭,借指台湾.指台湾被日寇强占,在清朝从祖国分离已有一百多年.
  金瓯比喻国土,此句指叹金瓯已缺,盼台湾早日回归
  第六、第七句用了拗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1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好句,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古越隐士的中秋抒怀真的感到宝岛未归,月难圆.无限乡思若秋月.中秋望尽又一年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1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呱--
偶代表
坛中央,网务院,
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致以节日的问候.
快跑,有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2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下面引用由网底之蛙2005/09/19 04:45pm 发表的内容:
呱--
偶代表
坛中央,网务院,
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
挺幽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这首诗的首联作以下修改好不好,原句"婵娟盈步皎神州,半是相思半是愁。"
改为:"碧莲丹桂木兰舟,银汉迢迢夜色愁。"
改后如下:
七律·中秋抒怀
序:台湾未归,明月难圆,时值中秋佳节,望月思远,盼日月高山,江河岱岳,同沐光辉。
碧莲丹桂木兰舟,
银汉迢迢夜色愁。
日月百年情碧海,
长城万里叹金瓯。
轻风半缕吹云雾,
美酒一杯邀斗牛。
无限乡思若秋月,
中秋望尽又中秋。
注:日月指日月潭,借指台湾.指台湾被日寇强占,在清朝从祖国分离已有一百多年.
  金瓯比喻国土,此句指叹金瓯已缺,盼台湾早日回归
  清风半缕指上半年国民党、亲民党访问大陆,紧张的台海问题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们是在野党,不是执政党,所以用清风,而不用劲风,用半缕,而不用一缕,更不用一阵。仅吹动了遮在空中的云雾,而不是吹开。
  第六、第七句用了拗句。 
想先放在这里,听听你们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婵娟盈步皎神州,半是相思半是愁。"
感觉还是原句最好,情感抒发也更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同意你的观点,看来你的欣赏水平也不错。就此我作了以下分析,现转贴如下:
下面引用由竟日寻春2005/09/21 12:38pm 发表的内容:
意象翻来覆去,上下混合。相思/乡思、婵娟/明月等等。
清风半缕,过于精打细算。
“清风半缕,过于精打细算”的问题,在上面已作阐述,起因是自己没有加注,以至引起误解。现在在和竟斑谈意象混合的问题。意象翻来覆去,上下混合是作诗大忌,但这首诗的意象远不如竟斑所说的那样。“相思/乡思、婵娟/明月”这不假。但前一个婵娟是实指,第二个是比喻,是说相思如秋月,是虚指。虚实不能混淆,前后意思不同,他们之间不构成意象的混合,甲是甲,乙是乙,两个概念很清楚,不能因为诗中出现两个表示月亮的词语,就简单地认为是意象的混合,而要看它在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张智深的中秋月:“桂魄盈盈带露寒,凭栏海峡两相看。可怜一片中秋月,多少相思补得圆!” 同样有桂魄/明月,竟斑却不说意象混合,而说:“ 结句出新,难能!”张诗的确写得好,因为这两个表示月亮的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都不同,放在一起,不影响张诗的质量。同样,这首诗所表现的婵娟/明月与张诗一样:意思和意境都不同。不形成“翻来覆去”。当然,如首联用含蓄的方式表达,可能效果会更好。但这首诗我改了一下,似乎找不到当初写诗时所要表达的“月圆人不圆,家圆国不圆”的感情。
下面,从自己的思路试对这首诗作以下分析。
婵娟盈步皎神州,--首联为起,用拟人手法,人托明月寄相思,月感台湾未归而哀愁,物我共境。
半是相思半是愁。--时值中秋,思亲人,盼回归,“思,愁”为全诗定下基调。人月同思共愁,开展对话。
日月百年情碧海,--颔联为承:台湾离开祖国已百年,但思念回归的感情,像碧海一样深。
长城万里叹金瓯。--祖国到今天还在为金瓯已缺而感叹。写月亮认为我还在为此而哀愁。不知时局已变。
轻风半缕吹云雾,--我对一年回归一次的中秋月说,你不知道,上半年国民党,亲民党来访大陆,乌云已被吹动。
美酒一杯邀斗牛。--尽管是在野党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准备邀斗牛共庆,依稀看到了希望,这是转。
无限乡思若秋月,--尾联合,对月诉说,祖国的统一就象你中秋的圆月,按时而来,不会使人失望。
中秋望尽又中秋。--表达自己的感情,虽然暂时还无法看到中秋月圆人也圆,家圆国亦圆,但这一天终究会来到。总有一个中秋节“月圆人也圆,家圆国亦圆”。
因此,整首诗脉络清楚,意象并没有翻来复去,不构成混合。如把首联换成"碧莲丹桂木兰舟,银汉迢迢夜色愁。"反而缺少人月对话的意境和韵味。
欢迎争鸣,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2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满关东中秋诗会]---七律·中秋抒怀

美中不足首联对句颈联出句重了“半”字。佳作,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04:27 , Processed in 0.0812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