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7|回复: 10
收起左侧

[转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3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相思
文/黄叶村




石阶前,
玉阶前,
沉醉佳人眼欲言,
相期并蒂莲。
忆当年,
惜当年,
未敢时时看月圆,
狂篇醉句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删除 评论标题:《评论:长相思》
  评论人:白山雪原 评论时间:2005-8-30 18:49:00

--------------------------------------------------------------------------------
叶村兄:长相思以这个词牌写的词大多意缠情绵,而末句头一个字就"狂"字开头,其意与整词相背.同时"眠"字与"狂篇醉句"也有逻辑上的矛盾.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白山雪原先生之评是否有理?叶村诚请各位有识之士鉴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下面引用由一袭雪衫2005/09/30 07:46pm 发表的内容:
删除?口气这么大?真应该割了他的舌头。
雪衫友误会了,白山雪原先生并不曰“删除”,此评原在文集里,我将整个窗口之文字全部复制粘贴过来,乃是操作上的错误,白山雪原先生评拙作“末句头一个字就"狂"字开头,其意与整词相背.同时"眠"字与"狂篇醉句"也有逻辑上的矛盾”, 叶村不解,便转贴到论坛里请高人指正,以便提高认知。雪衫友认为白山雪原先生所言有理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2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只敢欣赏,实不敢妄加评论。
沉醉佳人眼欲言
未敢时时看月圆
感上面两句,非常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谢过网底之蛙的鼓励,请发表意见,评判评判拙作末句是否一如白山雪原先生所言之弊病,叶村初学长短句,实在迷津之中。——真情流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这个贴子最后由网底之蛙在 2005/10/03 01:26pm 第 1 次编辑]

叶村兄,过谦了:)
之所以我一般评古体诗比较慎重,主要是因为对韵律的不通。加之对一些典故的出处知之甚少,故一般少作评点。实在是感自己有浅薄之处。未敢造次。
不评韵律,但诗意上可作个自我的理解。其实,我也很喜欢古体诗,但主要重在对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感觉这首诗,读起来浅显易懂,无刻意索句之处,琅琅上口,一气呵成。说实话,唐宋朋友的诗读了不少,倒感叶村这首诗,读后能记住,本身就有过人之处。
石阶前,
玉阶前,
沉醉佳人眼欲言,
相期并蒂莲。
忆当年,
惜当年,
未敢时时看月圆,
狂篇醉句眠。
“沉醉佳人眼欲言”及“未敢时时看月圆”,从意境上说,感觉是最首诗中最好的。尤其是是一个“欲”字,很生动也很帖切。而“眼欲言”,非“口欲言”,让人感到眼睛方为心灵之窗户,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如现佳人。“未敢时时看月圆”句,则写出了作者此后陷入了长相思的痛苦之中的切身之感。想看,却又不敢看的内心深层次的矛盾。相思是绵长的,也是宁静的,压抑的,但作者的内心则是痛苦、矛盾的,在煎熬,在冲突,可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故有“狂篇醉句眠”之句。而这种“狂”,则是在内心冲突中。
故认为,也非为不可用。写古体诗,受限制较多,但我们还是以律韵和格式为准呢,还是以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为准?
但总的感觉,“狂篇醉句眠”一句,在整首诗中,不是最好,对整首诗意境没有很大的提升。而“眠”,感觉还不是特别准确。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4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蛙舵你好。很感谢你的鼓励,使我觉得要对自己一惯的写作作风要来个重新审定。
记得在文集上有一位过客问我:“句”字作何解?我当时便答:作“吟”字解。故这末句之意为“狂乱而成篇,呢喃而成眠”,可惜这位过客未能再给与评注。
回顾写作初衷,作此末句时的确有所索求。但我很肯定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所言:“存在的都是可能的”一语,认为这样写也无不可。
但是,经蛙舵这么一分析,我顿时便动摇了心态。——我为何非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呢?但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句来,只好请教蛙舵了。——帮我改改这句,先行谢过以示诚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5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嘿嘿,叶村有过谦之处。说起古体诗造诣,我不及你。你至少能写,我恐怕更多时候连写也不敢。
  我只能站在读者的角度谈点看法,也算是相互间探讨和学习吧!说内心话,感觉也不错了,如有不足,也只是只是更好,没有最好。
  更好的见解,恐怕得逸尘兄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蛙舵太过客气了,太过谦逊了,黄叶村也是刚学诗词,这个逸尘先生是知道的。
不过正如你所言:更好的见解,恐怕得逸尘兄才行。 的确, 逸尘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如没有他,我至今还不知格律为何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0-7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很喜欢这首诗,有独特的创意,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22:26 , Processed in 0.0750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