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1|回复: 1
收起左侧

不小心落入神奇广告陷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5-6 10:0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10-24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闻晨报
      ■主持人的话
      如今一种自称韩国公司生产的“足贴”
      直销广告在电视上频频亮相,广告中宣称该产品具有吸取多余脂肪、毒素等功能,并配上颇具震撼性的画面:一金发碧眼女子使用了2个小时的“足贴”后体重就减轻了1公斤。如此“神乎其神”的产品打动了不少为减肥而苦恼的女士。等产品买回家亲身体验之后,才发现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神奇而已。你相信这些“神奇”广告的宣传吗?是否不小心落入过它们的“神奇”陷阱?
      ———黄月红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5-6 10:0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小心落入神奇广告陷阱

      再神也得符合常识
      □成飞28岁技术支持
      自从健身卡到期后,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小肚腩日渐隆起,真有点急。
      正巧这时候我看到了电视里一个瘦腹健身器的广告。第一眼,我蛮有兴趣。再往下看,就不对了,广告里言之凿凿地承诺用了他们这机器,几个月内就可以瘦多少斤,还弄了几个据说原先是大胖子的人来现身说法。这明显就不符合科学规律嘛。按照我过去锻炼的经验,纯粹靠锻炼减肥,肯定达不到广告里所说的效果。后来,我看到实物又上去捣鼓了半天,腿有点吃力,可腹部却一点感觉也没有。
      个人以为,这健身器你说它有锻炼身体的效果我承认,可你说它可减腹且功效神奇,我觉得就夸大其词了。最终还是买了台笨重的跑步机回去,也许两者在燃烧脂肪的功效上没什么区别,可人家跑步机有一说一,该有啥功效就说啥,我感觉上买得放心。
      看上什么,先搜索
      □Monica27岁公司职员
      我和妈妈无聊时都很喜欢看电视导购节目。妈妈到了年纪,身体发福,她期望找回年轻时的感觉,对减肥一直热情不减。而我,胃口好,体态偏胖人又不高,长年寻寻觅觅减肥、增高的良药。
      我和妈妈曾经同时相中一台健身器,当时这台健身器的电视广告铺天盖地。它能通过身体运动减少腹部赘肉。我们花了一千多元买下了这台健身器。东西送到家后,我和妈妈按照电视里教的姿势练习,几个月后,我的腹部确有缩小,但同时我的臀部变大了,而妈妈则发现练多了闪腰。一千多元的健身器,几个月后,就只能当晾衣架了。
      打这次教训以后,我们买电视导购的产品多了一步程序。我们养成了心动之后,购买之前,先上网搜索一下该产品的生产厂家、使用口碑如何。我最近看中了三样电视里推销的东西:收腹健身器、减肥手表和通过刺激脚底长高的仪器。我一样一样地输入它们的名称,一下子搜索出了好多反馈,只看到有很多人在百度贴吧上贴帖子说自己用了一点效果都没有,电视里说的20分钟见效,根本是夸大宣传。还有销售小姐自曝黑幕说好些东西均为一家厂商生产,虽然电视里都用外国人来演示,其实根本是家内地公司。看了这些反馈,我彻底放弃了购买的欲望。
      这些厂商就是抓住了我们的一时冲动的非理性购买心理。为了谨防再次落入这圈套,我现在养成了“买东西,先搜索”的习惯。
      隔壁班的男生竟是“脱发专家”
      □洁洁22岁学生
      大一的时候,我经历了一件事情,从此看到广告里所抬出的专家们,都不禁要给他们打上个问号。
      隔壁班级有一位外国留学生,我们常常一起上课,怎么看都还是个普通学生的样子。突然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治疗脱发的广告,其中有一位专家出来解释该产品的原理,自我介绍说是这种神奇药剂的发明者,然而这位专家我怎么看怎么像我们隔壁班级的那位留学生。他的确年纪比我们大很多,对于他的过去我们也不甚了解,但说他是个“脱发专家”还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广告播出之后,大家都好奇地跑去证实究竟是不是他。他不否认他就是那个“脱发专家”,他说是朋友请他帮忙,他才演了这个角色。这个占整部广告中心地位的专家原来是个演员,那这个产品功能的可信度还能高到哪里去。
      至此之后,我看到这种类似的广告、专家,立马转台。凡是碰到看了广告心动不已的朋友,我都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头脑冷静地好好思考一下,这则广告可否相信。
      不能一概否认,有些广告宣传还是实事求是的。但是那些吹得越是神奇的广告越是做得像真的一样,你就越是应该当心了。
      只怪求医心切
      □沙泉25岁公司职员
      前一段时间我从广告里知道有一种治疗近视的药,尽管价格不菲,但求治心切,我没多加考虑就照着广告上的地址汇了款,而且一下子邮购了四个疗程的药。之后,我每隔一个疗程都要去测一下视力,遗憾的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根据节目中所留下的电话号码,我联系到那位“专家”。“专家”称自己只是中间人,答应会如实向公司汇报,并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然而,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依然不见任何反馈和处理结果。唉,怨谁呢?只怪自己一时糊涂,被神奇广告所迷惑,以至跌入他们布下的“陷阱”。
      留言板
      长风街道今日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形式。失业子女与街道签署一份“居家养老协议书”,他们便具有子女兼助老服务员的双重身份,照顾自己的父母每月就可以领取街道发放的150-200元的助老服务费。此举推出引起了诸多争议。这是否与中国的传统美德有悖?是否会助长失业子女就业的惰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8 11:13 , Processed in 0.0697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